来自克格勃的“孤儿”|甲骨文新书
作者:甲骨文
发布时间 2023-12-07 浏览量 988

甲骨文ioracode

转载任何甲骨文微信公众号ioracode所推送的文章,请事先与本公众号取得联系。




唐纳德·麦克林是一位明星外交官,英国体制内人士,以及西方世界一些最高机密的守护者。同时,他也是一个苏联间谍。因其早年丧父的家庭背景,苏联招募者给麦克林的第一个代号是“孤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他先是从巴黎和华盛顿,而后是从开罗和伦敦获取并输送了大量机密情报,协助苏联大大加快其核武器的研发速度。随着他一步步泄露情报,一次国际密码破解行动正迅速向他逼近。在即将被摘下面具之时,麦克林消失了。



代号“孤儿”:剑桥间谍之谜


[英]罗兰·菲利普斯(Roland Philipps)著

李桂春 译

2023年11月出版/99.00元

ISBN 978-7-5201-9347-4

反水投注网站 ·甲骨文


试读


节选自“序言”


1951年5月25日清晨,在坦茨菲尔德宁静的肯特村,唐纳德·麦克林(Donald Maclean)在家中醒来,当时天气转好,迎接他的是晚春明媚的阳光。这个星期五的早晨将是他在英国度过的最后一个早晨,今天也是他38岁的生日。和往常一样,他匆匆吃了个早饭,咸肉配鸡蛋,饭后喝了两杯茶。儿子弗格斯(Fergus)和小唐纳德(Donald,绰号“比尼”,Beany)的管家兼保姆走进这座舒适的维多利亚式别墅,看到唐纳德正快步上楼去和他的美国妻子梅琳达(Melinda)匆匆吻别。要知道,他们刚刚经历了痛苦的一年,而现在梅琳达已经怀孕八个月,即将迎来他们的第三个孩子。唐纳德走下楼,迅速地给梅琳达为他买的仙客来浇了水,然后钻进车里,动身前往奥克斯特德车站,之后乘坐通勤列车赶往伦敦维多利亚。到达伦敦后,唐纳德从车里下来,展示给人们的是身材颀长、穿着优雅细条纹衫、系着标志性蝴蝶结的外交官形象。他的满头金发略显斑白,这使他原本英俊的外表显得更加与众不同。唐纳德轻快地从车站离开,穿过鲜花盛开的圣詹姆斯公园,来到外交部。那个在他后面跟踪他的男人戴着软毡帽,穿着一件略显多余的雨衣,为了不跟丢麦克林,不得不一路小跑,表现得一点也不优雅,仿佛是被高个子的唐纳德戏弄了。麦克林10点之前就坐在了办公桌前,他现在担任外交部美洲司司长一职。像他这样如此年轻就身居要职的实属少见。这也是迄今为止他职业生涯中最成功的一次晋升,尽管其中经历了一次挫折。他即将走向职业生涯的巅峰,下一步他还有继续晋升的空间,可能会担任重要国家大使职务,甚至还可能成为英国外交部常务次官。朋友们都很认可他的工作成绩,已经开始称呼他“尊敬的唐纳德·麦克林爵士”。对外,他是一个有教养、说话言简意赅的政界要员,但他另外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苏联特工。英国国内情报机构军情五处已经开始注意他了。


麦克林的上司非常器重他,去年冬天把他带回来,并且给他安排现在这个非常有影响力的新职位。几个月前,他曾饱受偏执型酗酒之苦,差点影响英国外交的形象。当时,麦克林决定去威尔特郡住一阵子,他在威尔特郡的一个老朋友到车站接他时,着实被他的样子吓了一跳。这位老朋友决定先带麦克林到自己的花园里休息放松一下,打算等他醒酒之后再开车送他回家。麦克林在一棵山毛榉树下堆起来的垫子上躺着,突然震颤性谵妄发作,跳起来一直击打他头上方的树枝。不久之后,一位熟人看到了他,感觉他“就像在隧道里坐了一夜”。但是一年后的生日当天,麦克林在苏豪区(Soho)优雅地品尝着美味的午餐,这似乎是庆祝他的生日和康复的最好方式。


19世纪60年代中期,奢华的英国外交部大楼建成,完美体现了大英帝国的威严。实际上,当时的英国已经开始走向衰落,尽管政治家和外交家可能还没有透露出这样的信号。20世纪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意识形态斗争,主要体现在美国和苏联两大超级大国之间的冷战。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英国对这场斗争的贡献正式终结,当时唐纳德·麦克林在华盛顿特区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白厅大楼里最大的办公室是外交大臣办公室,赫伯特·莫里森(Herbert Morrison)前一天就在这间办公室签署了一项申请审讯麦克林的命令。虽然当时人们还不了解麦克林的背叛程度,但是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间谍之一,他的背叛行径即将终结。


这一天,要和麦克林共进午餐的正是去年帮助他度过危机的那个朋友。快到中午时,她开着吉普车进入富丽堂皇的外交部大楼院内。她注意到麦克林系着一个活泼的领结,看起来状态不错。这表明他精神很好,不再是去年夏天那种颓废的状态。他们在惠勒鱼餐厅吃了餐前牡蛎,喝了半瓶香槟,聊了些家人的情况。然后他们穿过喧嚣而明媚的苏豪区来到施密特餐厅,和这位老朋友的丈夫一起吃了一顿异常丰盛的德式午餐。在路上,他们还碰见了一位作家朋友。作家说麦克林看上去“冷静而亲切”,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这和几周前深夜,在摄政公园他家门外碰见的那次完全不一样,当时麦克林醉倒后昏睡在走廊里,晚餐结束后客人不得不从他身上跨过。


午餐后,麦克林坚持自己买单。他需要换点现金,于是他决定步行回办公室,而监视他的人就在不远处小跑跟着。他在蓓尔美尔街旅行者俱乐部兑现了一张10英镑的支票。下午3点,他回到办公室,参加了当天唯一的计划会议。这又是一次枯燥乏味的会议,他像往常一样高效地处理了会议的事情。他当天最后离开办公室的时间大约在下午5点45分,离开前,他告知身边的一位同事,第二天上午,也就是星期六,他不来上班。走出办公室后,他在铺有大理石和拱形柱廊的院子里遇到了他的上司罗杰·梅金斯爵士(Sir Roger Makins)。梅金斯对麦克林评价很高,二战后他们在华盛顿一起处理过绝密的原子弹问题,当时麦克林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他就把当时手头的工作交给了麦克林。当梅金斯得知麦克林的叛国行径时,他和外交部的所有其他高级官员一样感到非常震惊,但他认为麦克林暂时还无法离开英国,所以梅金斯以正常的态度友好相待。监视的人一直跟着麦克林到了维多利亚,看到他带着一个纸箱和几个小包裹上了6点10分的火车,但没有拿公文包。梅金斯是英国外交部最后一个见到他的政府官员。此后,再没有公职人员见到过唐纳德·麦克林。


同一天下午,在新邦德街的一座公寓里,盖伊·伯吉斯(Guy Burgess)正在准备外出旅行,他是麦克林在剑桥时认识的朋友,过去的几个星期里两人曾多次见面。他小心翼翼地打包了一套粗花呢套装,几件衬衫、几双鞋子和袜子,一件晚礼服、剃须刀、300英镑的现金和一册合集版简·奥斯汀(Jane Austen)小说(他后来说“我每次旅行都带着它”),然后把箱子放进了当天下午租来的奥斯汀A40的后备厢里。在国王绘画鉴定人、考陶德学院院长安东尼·布朗特(Anthony Blunt,他很快将被授予爵士头衔)的建议下,盖伊·伯吉斯已经订好了“法莱斯号”夜间班次的船票。布朗特、伯吉斯和麦克林都是剑桥间谍圈的成员,他们被苏联间谍负责人称为“剑桥五杰”。这些人在过去数十年开展的大规模间谍活动,使得英国政府成为有史以来唯一被全方位渗透的机构,而如今这一间谍圈即将瓦解。


梅琳达·麦克林后来回忆说,她花了一天的时间为丈夫烘焙生日蛋糕,并且准备了一顿“特别晚餐”,可麦克林回来时跟她说,罗杰·斯泰尔斯(Roger Styles)——一位她从来没有见过的朋友,要来家里和他们一起共用晚餐,而且两人晚餐后还得马上出门去办点事,甚至可能一夜不归,这让她感到十分失望。他上楼收拾行李时,夫妻二人争吵了起来。争吵的原因不仅仅是麦克林邀请了一位“不速之客”到家里过生日,打扰了他们一家人的聚会,还有一个原因是两个孩子都得了荨麻疹,卧病在床,而他却选择这个时候出差,不能陪着妻子和孩子们。更要命的是麦克林那非常难伺候的妹妹南希和她的新婚丈夫第二天要来家里,梅琳达还得为他们收拾房间。梅琳达希望麦克林不要走,可他坚持离开。争执声吵醒了7岁的儿子弗格斯,他问:“爸爸,你为什么要走?我能站在窗前看着你走吗?”麦克林答道:“回到床上去,小家伙;我又不会离开很久;我很快就回来。”


罗杰·斯泰尔斯身材魁梧,有一头深色的头发,他比原定的时间晚到了半个小时。麦克林把他介绍给梅琳达,梅琳达对他的印象是“很迷人,容易相处”。当晚的生日聚餐最后成了一顿闲聊的“普通”晚餐,没有人表现出任何异常。晚饭后,麦克林说他们得赶紧出发了,然后出去给炉子加了点燃料,斯泰尔斯和梅琳达聊了一会儿。他们确实得抓紧时间,因为他们要驱车行驶90英里到南安普敦,赶晚上11:45的船。最后他们按时赶到,把车停在码头后,他们上了船。“我们星期一回来取车!”他们冲岸上的一个水手喊道。


他们在船上待了很久,途中一直喝着啤酒,第二天上午,他们在圣马洛下船,把行李和一些“杂物”留在了他们共用的船舱里。几天前,虽然英国警方和护照管理局发布了通令,要求监视麦克林,但为了避免泄密,并没有通知大陆警方和港口。因此,两人可以悠闲地享用一顿早餐。不料这竟让他们错过了上午11:20开往巴黎的港口联运列车,最后他们只得上了一辆出租车来到43英里外的雷恩,在这里赶上了火车。


周六下午到周一上午是外交部的休息时间,和英国其他地方一样。所以,正如梅琳达后来所说的,直到周一上午10点她才给麦克林的单位打电话,说自己联系不上丈夫了。因为梅金斯当天准了麦克林的假,所以他并未在意,直到梅琳达再次打来电话,提到麦克林和罗杰·斯泰尔斯匆匆离开,大家才开始担心起来。但是大家都极力克制,表现出政界要员应有的镇定,实则他们已经惊慌失措。消息立刻传到了英国本土所有外交和领事机构,要他们注意这两个人,并且如果“消息确定”可直接向首相汇报。


唐纳德·麦克林人脉极广,才华横溢,他能做出这样的选择很让人捉摸不透。那一天,两人的叛逃在英国政体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破坏了英美之间精心构建的信任体系,损害了全世界对大英帝国的看法。在那之后,冷战也愈演愈烈。这一丑闻至今仍有人提及,而且到目前为止,这一故事的核心人物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个谜。



新书速递



代号“孤儿”:剑桥间谍之谜


[英]罗兰·菲利普斯(Roland Philipps)著

李桂春 译

2023年11月出版/99.00元

ISBN 978-7-5201-9347-4

反水投注网站 ·甲骨文




内容简介


唐纳德·麦克林是一位明星外交官,英国体制内人士,以及西方世界一些最高机密的守护者。同时,他也是一个苏联间谍。因其早年丧父的家庭背景,苏联招募者给麦克林的第一个代号是“孤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他先是从巴黎和华盛顿,而后是从开罗和伦敦获取并传递了大量机密情报,协助苏联大大加快其核武器的研发速度。随着他一步步泄露情报,一次国际密码破解行动正迅速向他逼近。在即将被摘下面具之时,麦克林消失了。


《代号“孤儿”》利用大量解密材料,首次展现了“剑桥五杰”间谍圈的核心成员之一唐纳德·麦克林的完整人生,并深入分析这位可能是20世纪最危险的苏联特工的性格特征,以及他给“冷战”时期世界格局带来的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

[英]罗兰·菲利普斯(Roland Philipps)

英国知名出版人,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为Hodder & Stoughton and Macmillan公司出版人。菲利普斯是罗杰·梅金斯的外孙,梅金斯是唐纳德·麦克林逃往苏联之前,英国外交部最后一个见过麦克林的人。正是因为与麦克林的长期联系,诞生了菲利普斯的首部作品《代号“孤儿”》。2021年,他出版了第二本书Victoire。



译者简介

李桂春,山东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语言与文化传播专业博士,美国诺威治大学访问学者。译有《非物质建筑与形式的诗意美》等,发表《英汉翻译中语用学理论应用的必要性与对策》等学术论文10篇。主持并完成省级研究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



本书目录


序言


第1章  思想纯粹

第2章  敢于质疑

第3章  孤儿

第4 章  诗人

第5章  光之城

第6章  左岸的浪漫

第7章  闪电战与巴巴罗萨行动

第8章  荷马

第9章  铁幕

第10章 远雷

第11章 全域通行证

第12章 尼罗河之乱

第13章 坍塌

第14章 和解

第15章 柯曾

第16章 终局

第17章 尘埃落定

第18章 走进荒野

第19章 弗雷泽同志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注释

索引

插图列表






用户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