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期间,原有的交通干线和商业网络被破坏,地区交通网络、市场格局乃至货币体系遭到极大破坏。而许多区域性工业替代生产中心的兴起,以及政府支持下的走私与货物抢运,又缓解了非沦陷区的战时商品匮乏困境。
温州,作为特殊环境下东南地区维持通航时间最长的口岸,其进出口贸易额与关税收入都达到了创纪录的高峰,成为战时“区域繁荣”的典型案例。
过去十几年,冯筱才老师通过对史料的挖掘整理和在温州地区的实地走访,关注温州地区的“战时繁荣”现象以及温州地区商业文化在这一时期的转变,基于此写成《“战时繁荣”:1937~1945年温州的经济贸易及其统制》一书,考察了战时温州商业贸易的嬗变与政府统制经济的政策实践。
11月24日,鸣沙嘉年华系列活动邀请冯筱才老师和历史学者沙青青,继续探索书中未尽的议题,探讨战时经济和战争的复杂性。
活动详情
主题:
被遗忘的抗战东南生命线——战时温州的“繁荣”与统制
嘉宾:冯筱才 沙青青
主持人:程衍樑
时间:11月24日(周五)19:00-21:00
地点: 上海书城·五角场店
(上海市淞沪路77号万达广场C区B1)
线下报名方式:
长按扫码进入小程序,选择对应席位报名
线上直播预约:
关注“社科文献”B站号
嘉宾介绍
冯筱才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中国近代政治社会史、政治经济史、区域史等。著有《在商言商:政治变局中的江浙商人》《北伐前后的商民运动(1924—1930)》《政商中国:虞洽卿与他的时代》等。
沙青青 历史学者,主要从事近现代中国史及日本史的研究。著有《昭和风平成雨:当代日本的过去与现在》)、《暴走军国:近代日本的战争记忆》等。
程衍樑 资深媒体人,播客主播。
图书信息
《“战时繁荣”:1937—1945年温州的经济贸易及其统制》
冯筱才 著
反水投注网站 ·鸣沙
2023年8月出版
1937—1945年的温州,曾被称作中国东南沿海的“唯一口岸”、重庆国民政府经济“生命线”的起点。当地商业贸易在八一三事变后突然出现前所未有的兴盛景象,政治与社会也产生了一连串的变化。本书以“战时繁荣”为线索,通过考察战时温州商业贸易的嬗变与政府统制经济的政策实践,探讨战争的复杂性,及其给地方社会乃至民众观念带来的深远影响。
★ 十余年浙南研究的新成果
★ 以温州为例,探索抗战时期经济演变的具体面貌和深远影响
★ 考察战时社会的复杂面相,讨论军事以外的战争问题
转载自:鸣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