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书”评选是受中宣部出版局委托,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大型图书推荐活动。评选自创办以来一直秉持着“为读者发现好书,为好书寻找读者”的理念,致力于发掘各类好书,是权威的国家图书推荐榜和引领出版界、导航全民阅读的风向标。
自评选启动以来,社科文献亦有多本图书入选“中国好书”月榜榜单。这些经过读者、专家和中宣部出版局重重筛选的好书,有助于大众了解中国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帮助我们在阅读中厘清自身,放眼世界。那么,快来看看这些好书你是否读过吧~
◆◇◆◇◆
2023年3月好书
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1937~1946)
(全二册)
闻黎明 著
2023年1月出版/定价298.00元
ISBN 978-7-5201-9805-9
西南联合大学是七七事变后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一所战时高等学府,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在短短八年半中,这所高等学府的师生和中国人民一起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岁月,谱写了光辉篇章。本书围绕“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的主题,梳理了西南联大师生从南渡至抗战胜利后复员的经历,其间涉及该校师生在抗战时期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又以该校师生对抗战和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贡献为重点。
2021年1月-2月好书
日本对中国的认知演变:从甲午战争到九一八事变
王美平 著
2021年1月出版/定价168.00元
ISBN 978-7-5201-7025-3
本书运用实证主义与比较史学的方法,参考国际政治学、认知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以中国近代国民国家构建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客体参照系,以大量的日文原始资料为基础进行纵向流程性与横向专题性相结合的研究,主要探讨日本对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必要性、转型道路、转型动力及转型效果等问题的认识,展示了该时期日本对华观的基本内容、发展脉络与重要特征,揭示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深层动因与思想根源,阐释了日本对华观及其行动选择之间的互动关系。
2020年6月好书
癌症患者的疾痛故事:基于一所肿瘤医院的现象学研究
涂炯 著
2020年5月出版/定价85.00元
ISBN 978-7-5201-6526-6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癌症已被归为一种慢性疾病,患癌的经历则是个体长期经历的慢性病历程。本书基于作者过去五年在一所肿瘤医院的田野调查,探究癌症患者的疾痛体验,看癌症的出现给个体带来的影响,以及患者对此的理解与应对。书中展现患者从发现疾病、找寻病因、经历治疗、追寻意义、康复的整个历程。本书希望通过对癌症患者切身体验的细致呈现,不仅能为医学社会学的研究增加新的内容,也能启发更多癌症患者应对疾病,并对改进医疗服务有所助益。
2019年12月好书
半熟人社会: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深描
陈柏峰 著
2019年2月出版/定价79.00元
ISBN 978-7-5201-4172-7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讲,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人们被束缚在土地上,地方性的限制所导致的“熟悉”因此成为乡土社会的重要特征。“熟人社会”也因此成为人们描述中国乡村社会性质的经典理论模型。然而,当前中国乡村社会性质已经发生了显著变迁,亟须多维度揭示、深描、解释这种变迁,并从理论上进行提炼、概括。为此,本书以“从熟人社会到半熟人社会”这一判断为总纲,从村庄生活的视角出发,以区域比较为基本策略,综合运用社会学、人类学的方法,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结构—文化—价值”的分析框架,并从风土民俗、阶层分化、人际关系、价值观念、乡村治理五个方面分20个专题深入探讨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的变迁,作为跨学科的研究成果,本书非常适合法学学者、社会学学者、乡村研究者、社会科学爱好者阅读。
2018年12月好书
庄子哲学新解
郭勇健 著
2018年11月出版/定价88.00元
ISBN 978-7-5201-3660-0
本书是对《庄子》内七篇的哲学解读。使用现象学的一些观点对庄子思想加以重构,使之现代化,进而被纳入当代学术的语境中,为建构中国现代哲学与美学提供本土的资源。主要取向是,促使庄子思想中的身体哲学之因素,从潜在状态过渡到显在状态,改变对庄子的传统认识和固定认识(“心学”)。因此,本书是对庄子诠释的身学范式的一种开拓。按照本书的观点,现代美学就是一种身体哲学,在身体哲学的意义上,庄子的哲学与美学便合而为一了。
2018年5月好书
世界历史六千年
张禹 著
2018年4月出版/定价69.00元
ISBN 978-7-5201-0543-9
本书皆在一个普通中国人的角度看待世界历史的发展,描述公元前3300年至20世纪初的世界历史,从中国历史出发,横向涵盖同时期的世界各文明的历史发展脉络和中国这个东方文明的交叉。让普通读者能在了解中国历史的同时,还可以较为清晰地了解同时段的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
当今的中国已全方位融入世界,全面清晰地了解世界的过去,从国人的角度客观公正地看待延续至今的中华文明,以及人类其他文明,树立中国人自己的全球史观,对于中华民族更好地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10月好书
中国何以落后挨打:问责康雍乾
王戎笙 著
2017年9月出版/定价89.00元
ISBN 978-7-5201-1296-3
清代康雍乾时期,推行了许多积极的政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但从此时开始的清代皇帝及其大臣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对世界早已形成的近代国际环境、外交方式懵然无知,以致中国卷入国际社会时,举措适当,应对失策,成为近代中国落后西方的始端。作者通过横向比较康雍乾时期的中国与西方,详细叙述中国在近代落后西方的原因。
2016年10月好书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全2册)
王建朗 黄克武 主编
2016年9月出版/定价268.00元
ISBN 978-7-5097-8451-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量过去深藏不露的档案文献史料的开放和全球化进程,以及国际学术潮流的衍变,海内外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亦在不断发展、深化、创新,成果迭出。在此基础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凭借其在学界的巨大号召力与资源,组织两岸学者共同编写中国近代史,书稿以专题形式进行组织,本书为晚清卷,分上下两册,上册为通史,下册为专题史,涉及时段为1840-1911年。在注重学界过往比较重视的政治、经济、外交史研究的同时,也注重体现近年来学术研究的新视角与新趋向,在思想、文化、社会史研究等方面,留有充分的写作与讨论空间。
2016年8月好书
钱币史话
王永生 著
2016年7月出版/定价25.00元
ISBN 978-7-5097-9051-9
《钱币史话》是钱币研究专家王永生写的“中国货币史话”三部系列著作之一,书稿完整、系统地讲述了我国自殷商中期最早产生的青铜铸币——铜贝,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发行的人民币,4000多年间钱币发展演变的历史。全书以中国传统钱币学实证研究为基础,贯之以西方货币学理论,注意钱币学与货币史的有机结合,既有对钱币实物本身的考证,更注重从历史发展的大脉络中,结合财税、赋役、薪酬等制度的变革,考察,分析钱币演变的规律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是一部具有较强创新意义的货币史著作。同时,该作品以史话体的结构体例和语言风格进行叙述,又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中国“钱钞”史,适合大众读者阅读。
2016年6月好书
医疗的背后:那些关于生命、健康和医疗的真相
张克镇 著
2016年6月出版/定价35.00元
ISBN 978-7-5097-8833-2
本书以作者从医30多年的亲身经历和所学所感写成。前半部分以大量的统计数据、真实的临床案例展示了误诊、医源性疾病等现代医学还无法解决的困境,过度依赖医疗仪器所造成的荒唐的医疗行为,以及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诸多医疗误区。后半部分站在历史、哲学、社会学、逻辑学等多个角度,简要呈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医学模式,讲述了很多历史上有名的科学实验和医学案例,来探求当下的医疗困境和误区形成的原因,推行绿色、生态的健康理念和医疗模式。
2015年8月好书
童书非童书:给陪伴孩子看书的父母
黄迺毓 李坤珊 王碧华 著
2015年8月出版/定价35.00元
ISBN 978-7-5097-7669-8
这是一本介绍儿童阅读规律以及亲子共读技巧的书。全书以问答的形式对父母在亲子共读中遇到的难题进行一一解答,让父母更加了解自己孩子在各个年龄段的阅读特点、出现问题的原因,并给出了科学的解决方法。父母可以经由这本书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并且知道如何利用童书提高孩子的智商、情商、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完善孩子的人格。“童书非童书”,让童书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让亲子共读走出误区,不再盲目。
识别下图二维码
购买社科文献好书~
策划:张思莹
编辑:丁曼泽
审校:柳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