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微观的“小历史”:她乡之叹
1993年11月19日,一场大火吞噬了深圳一间专门为欧洲著名玩具品牌进行产品加工的港资工厂。80多名工人在这场大火中丧生,另有50多人被严重烧伤,20多人受轻伤。惨剧震惊了国际社会,也“给中国社会笃信资本和市场的现代性梦想留下了永恒的伤疤”。
来源:《阅读的逻辑》 发布时间:2020-05-13
瑞典的宗教与民俗
瑞典居民大多数信奉基督教路德宗。基督教路德宗在长时期里是瑞典的国教。国王信奉国教,法律规定非信奉国教的公民不得担任首相。教会分为13个主教区、2365个堂区。瑞典教会在国家享有特权,国王是教会的最高首脑,有权就宗教会议推荐的三人候选名单指定大主教和主教;国家征收教会税,由教会用于民事支出。
来源:《瑞典(第二版)》 发布时间:2020-05-13
永乐帝(引言)——那些关于明成祖朱棣的历史谜案
公元1402年(中国明代建文四年)盛夏。酷暑下的明朝首都南京正陷入一场空前混乱之中。受封于抗蒙前线基地北京的燕王,统率数万大军,攻下南京,武力夺取皇位。他发动靖难之役,悍然举兵反叛,攻打侄儿建文帝朱允炆(1377~1402?年),历时四年战事,成为明朝第三代皇帝。
来源:《永乐帝》 发布时间:2020-05-13
薪水先生(微小说)
都柏林机场到达厅的休息室里,内森双手插着口袋,站在一棵银色圣诞树旁边等待着。新候机楼明晃晃、亮堂堂的,设有很多自动扶梯。我在机场的盥洗室里刚刚刷完牙。手提箱有点丑,我一边拎着,一边打趣自己。内森见到我,就问:哪来的,这么可笑的手提箱!
来源:《世界文学(双月刊) 总第388期 2020年第1期》 发布时间:2020-05-07
中国电影艺术的转型与电影思潮的流变
回眸百年,自1905年第一部中国电影诞生以来,以戏剧叙事为本体的电影创作原则成为主流,且绵延不绝。直到80年代初,中国电影几乎集体式转身,纷纷搁置故事,注重写意,甚至直接追求以电影表达思想。那个致力于编演讽喻故事的传统断裂了,电影回归创作者主体心灵,以缭乱的时空承载丰富的思维世界。于是,中国电影艺术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而当中国电影的影戏体系发生深刻裂变的时候,中国电影艺术的现代转型就开始了。
来源:《中国电影艺术的现代转型》 发布时间:2020-05-07
象棋史话—— 先秦两汉时期象棋活动的萌芽
夏商时期,弈向复杂和深奥的艺术境界发展,逐渐分化出博戏、五子棋、连珠棋等多种无兵种棋艺。《山海经·中山经》:“休舆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曰帝台之棋。五色而文,其状如鹑卵。”春秋战国时期,人类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和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催生了精神层面的娱乐需求,出现了博弈、百戏、游猎等影响后世的体育活动。
来源:《象棋史话》 发布时间:2020-05-07
海明威的觉醒:当海水把陆地搅得天翻地覆
海明威可不光是去看的。1935年9月4日,他驾驶着自己新买的舱式游艇“皮拉尔”号,从基韦斯特向东北航行75英里,前往上礁岛加入救援行动。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几次飓风之一,行前,他决心尽一切努力帮助幸存者,在“皮拉尔”号上装载了足够的食物、水和各种供给物,希望能为那些无家可归者一解燃眉之急。
来源:《作家、水手、士兵、间谍:欧内斯特·海明威的秘密历险记,1935-1961》 发布时间:2020-05-07
【书评】编辑荐书:写给《思变与应变:甲午战后清政府的实政改革(1895—1899)》
既往学界有关戊戌变法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的改革方案和主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海荣所著新书《思变与应变:甲午战后清政府的实政改革(1895—1899)》着重考察了1895~1899年清朝统治阶层受甲午战败的强烈刺激而开展的如何自救的热烈讨论,并在编练新军、修筑铁路、开掘矿藏、创办银行、推广邮政、改革教育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实质行动,即所谓“实政改革”。本期编辑荐书邀请责编陈肖寒介绍新书主题并谈一谈他的书稿编校感受。
来源:鸣沙 发布时间:2020-05-07

欢迎添加
先晓君微信

欢迎关注
先晓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