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读】点赞之交:城市居民新型网络社交对线下社交网的影响
本文以2014年八城市“社会网络与职业经历问卷调查”(JSNET2014)数据为基础,分析城市居民网络社交对其线下社交的影响。将线下社交网络分为春节拜年网、餐饮聚会网、日常支持网、社会参与网,并依据是否维系着相对长期稳定的线下社交,将其进一步划为两类:前三者为常规社交网,把社会参与网看作非常规社交网。与强弱关系理论展开对话,发现:在春节拜年网、餐饮聚会网、日常支持网三类常规关系网中,新型网络社交能够带来关系“泛化”;对其具有显著的促进交往的作用;而对于社会参与网,新型网络社交带来的影响相对有限。
来源:《社会发展研究(季刊) 第六卷 2019年 第4期》 ¥ 1.91 发布时间:2021-05-03
【鲜读】魔鬼的晚餐
自古就不乏慧眼识珠之人,将辛辣食物所代表的文化与恶作剧、魔鬼、恶人以及不法之徒之类的联系起来。如果魔鬼也会每晚回到他地狱的家中坐下享用晚餐,那么摆在他面前的毫无疑问会是一盘生辣椒。辣椒不仅适合魔鬼暴躁的脾气和离经叛道的性格,而且拿来投喂给被打入地狱的囚徒也再合适不过。辣椒的灼热犹如熊熊燃烧的地狱之火,将他们置于永久的折磨之中。由此看来,被打入地狱的人们与其在炼狱中苦求一滴水,还不如祈祷天降一点儿牛奶或者酸奶什么的。 在世界诸多文化中,邪恶的象征都与辣椒如影随形。英语国家的厨师很早就喜欢把加了辣椒的食物起诸如魔鬼蛋、魔鬼火腿,以及之后发展出来的魔鬼鲱鱼之类的名字。与“魔鬼”有关的食物在欧洲大陆的一些语言中也有对应,如au diable,al diablo,al diavolo,等等。几乎与塔巴斯科辣椒酱同时诞生的安德伍德魔鬼火腿酱(Underwood Deviled Ham Spread),品牌标志就是一个手握干草叉的红色小恶魔,尽管如今印在瓶身上的是一个友好咧嘴微笑的小魔鬼,而不是标识更新之前那个长指甲如钉耙般锋利,尾巴在身后晃动的红色魔鬼。“Deviling”(魔鬼)一词甚至是一类菜肴的专属术语,其用法最早可以追溯至18世纪末。“魔鬼”菜的特质,用《牛津食物大全》(Oxford Companion to Food)一书中的解说就是“尝起来有如地狱魔鬼和炼狱之焰”。法国大厨亚历克西·索耶尔(Alexis Soyer)19世纪50年代发明的“魔鬼”食谱,就是由红辣椒粉、黑胡椒、辣根、芥末等集合而成,还加了些苹果醋,也就是说,任何能让味蕾嘶嘶灼烧的调味品都被拿来加入这道菜中。在意大利烹饪术语中,魔鬼菜(al diavolo)既能指辣椒、胡椒等辛香料和醋,也常用来指代在明火或热碳上烧烤的肉质食物——或许在他们看来,滋滋烧烤的肉类会让人想起可怕的地狱之火。
来源:《魔鬼的晚餐:改变世界的辣椒和辣椒文化》 ¥ 1.69 发布时间:2021-05-03
【鲜读】北极民族视角:中世纪的故事与现代的游客
《北极史前史:人类在高纬度地区的定居》是首部讲述在200万年漫长岁月里人类如何在北极定居的考古学著作。本书图文并茂,语言通俗,信息丰富,观点独到,结合重大考古发现以及考古学科学分析成果,追溯了史前人类逐渐适应寒冷环境和技术发展的历史,生动描述了过去几千年中北极地区人类的迁徙过程与生存方式,集中展示了人类与北极环境的互动,对于研究人类对寒冷地带的开发和利用,同时从人类学角度研究人类的生存智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来源:《北方民族志景观:北极民族视角》 ¥ 14.08 发布时间:2021-04-28
莆田通史丨从新石器时代到民国
莆田市位于福建沿海中部,北连省会城市福州,南接历史名城泉州,西依戴云山,东南濒临台湾海峡。陆域面积约411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
来源:《莆田通史》 发布时间:2021-04-21

欢迎添加
先晓君微信

欢迎关注
先晓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