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天鹅之舞》译后记 │ 普鲁斯特的透镜

索·恩新书《天鹅之舞:普鲁斯特的公爵夫人与世纪末的巴黎》2021年6月与读者见面,恰赶上纪念马塞尔·普鲁斯特诞辰150周年(2021年7月10日)。这本60万字的大部头翻译历时一年,编辑出版又经历了一年多,今天再来写这篇文字,可说是真正的译“后”记了。然而对一部投注了一年的时间、精力和情感的书籍,怎可用一个“爱”字了结?又毕竟此书与普鲁斯特有关,他曾用长长的七卷本200多万字告诉我们:写作,是我们追忆、寻找和重现逝去时光的唯一途径。

来源:索恩thornbird 发布时间:2021-08-20

【资讯】直播预告 | 关于《凡身之造:中国女性健身叙事》,我想问____________

随着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进入健身领域。虽然健身运动对女性个体生活和自我成长的影响没有教育、就业、婚姻、家庭、生育这些重大事件那么直接、显著,但是围绕女性健身的话题却涉及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凡身之造:中国女性健身叙事》讲述了十二位中国女性的健身故事,描绘了女性真实、鲜活的健身图景。

来源:社会学之思 发布时间:2021-08-20

【书讯】书讯 | 郭常英 岳鹏星《中国近代慈善义演研究 》

中国近代慈善义演在近代中国社会境遇中发生,并伴随时代更迭不断发展,演出形式日益丰富,构成一道亮丽的都市景象。本书立足慈善义演本体,探讨其嬗变轨迹与历程,透视背后的不同力量,挖掘其主要表现类型、分析演化特点与社会功用,使人们理解近代中国慈善公益事业的转型及其意义,并丰富近代中国社会的复杂面相。

来源:鸣沙 发布时间:2021-08-20

【书讯】书单 | 阿富汗研究书单

最近,阿富汗局势引发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无论是对于国际关系的研究从业人员又或是关注阿富汗问题的朋友们,进一步深入了解阿富汗这个国家的前世今生,有助于对更好地把握阿富汗当下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局势。今天,我们整理了一份和阿富汗有关的书单,希望能够给各位朋友提供参考。

来源:社科文献 发布时间:2021-08-19

【资讯】甲骨文 | 京东7月销售榜TOP30

工作日的夜晚只能节制性阅读。一天一章,不然容易失控一下读到天亮。我隐隐预感这本会成为我本年度最佳。就跟去年看卡波特的冷血一样,太喜欢了!太好看了!在紧张到透不过气的现实描述下,密布浪漫幽默的细节注脚,最喜欢正文中间谍和告密者的和谐对谈场景以及叛逃成功三十年后的庆祝派对—也许是因为现实过于苦涩,才会让我对这些超现实的梦幻细节特殊留意吧!

来源:甲骨文 发布时间:2021-08-19

【书讯】索·恩新书 │ 《生而为王》(全13册)之《亚历山大大帝》

亚历山大大帝,马其顿王国国王,称亚历山大三世。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之子。在短短13年内,他就巩固了马其顿王国作为希腊地区诸城邦的盟主地位,击溃强横的波斯帝国,还将埃及在内的非洲东北部和中东地区都纳入统治的麾下。亚历山大大帝的兵锋还一路向东,占据了今天的中亚各国、阿富汗和巴基斯坦。

来源:索恩thornbird 发布时间:2021-08-19

【书讯】邱庆山 | 《词义球结构的理论与实践》出版

什么是词义,如何表征词义?这是词义学的基点问题。词义球结构理论和认知组合性词义观有助于解决句法-语义界面问题,尝试性回答了词义学基点问题。深度全面理解词义需把握三个结构:由对象、属性、属性值三要素构成的隐性认知结构;由对象义、属性义、属性值义三要素构成的隐性语义结构;由对象词、属性词、属性值词三要素构成的显性句法结构。词义球结构理论和认知组合性词义观创新了词义结构和句法结构理论,阐释了词义的句法性质,认为词义、句法、认知和信息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四者同构,词义是最精密的语法。

来源:人文万象 发布时间:2021-08-19

【书摘】李伯重 | 《商旅安否:清代重庆的商业制度》 序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国际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界中,处于主流地位的理论是费正清的“冲击—回应”理论。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这个理论受到了美国年轻研究者的挑战。当时美国的侵越战争正日渐扩大和升级,在从事亚洲研究包括中国问题研究在内的年轻学者中引起极大的反响。以詹姆斯·佩克(James Peck)为代表的一批哈佛研究生,开始批评以费正清为代表的“哈佛学派”。他们对美国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范式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从而使美国的中国近现代史领域出现了很多新的研究趋势。之后,魏斐德(Frederick Wakeman)、史景迁(Jonathan Spence)、孔飞力(Philip Kuhn)、柏金斯(Dwight Perkins)、裴宜理(Elisabeth Perry)、周锡瑞(Joseph Esherick)、罗威廉(William Rowe)、黄宗智(Philip Huang)、柯文(Paul Cohen)、白馥兰(Francisca Bray)等当时较为年轻的学者以及比他们更年长一些的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牟复礼(Frederick Mote)等学者,分别在不同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对“冲击—回应”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批评,提出必须摆脱这种理论背后的西方中心论,对西方到来之前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和实事求是的研究。这种新的中国史研究所要回答的中心问题,就是魏斐德所总结的:“19世纪中叶以前,中国内部真的没有出现自发的转变吗?1839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真的是停滞不前的吗?”

来源:鸣沙 发布时间:2021-08-19

每日好书

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华商与华工

高伟浓

¥ 75.2¥ 188

去读书 >

欢迎添加

先晓君微信

欢迎关注

先晓公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