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刘云生 | 传统不动产建筑符号生产与功能识别

作者:社科文献

发布时间 2024-12-30 11:00   浏览量 246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本文系刘云生教授主编《中国不动产法研究》第30辑(反水投注网站 2024年11月)的编者手记。作者认为,传统不动产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复杂且能动的符号世界。无论是规模宏大的宫殿群落,抑或平民的山水小筑,不动产建筑不仅是物理性的空间填充,还是精神性的意志延伸,更是制度性的法权书写,而不动产建筑符号的这种法权功能值得细加揣摩。

传统不动产建筑符号生产与功能识别



传统不动产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复杂且能动的符号世界。无论是规模宏大的宫殿群落,抑或平民的山水小筑,不动产建筑不仅是物理性的空间填充,还是精神性的意志延伸,当然,更是制度性的法权书写。
今天汉语中的所谓“制度”,窃以为应当肇源于西周时期的不动产建筑的礼法实践,原初义项应该是指建筑的形制、规模、尺度、样式及特定工艺、程式、规则,后来简称“制度”。再后来被商鞅等人借鉴引申,成为法律政令、礼俗规范的代名词。
不动产建筑元素中的方位、尺寸、色彩乃至名称从来都不是技术中立前提下的因地制宜或任意选择,而是标识身份和等级的社会化产物,是法律礼俗约束生成的法权符号系统。
高上对应低下,大多对应小少,繁华对应简素,这是古代不动产建筑维系礼制的差序化互动格局,也是建筑符号的核心意蕴所在。
这些建筑符号适足印证韦伯科层化组织理论的绝佳图景。比如,一家之中,祖先牌位必居厅堂之中,是整个建筑的核心区域,中心化、神圣性是其主要特征。此点与库朗热论证古罗马祭祀权衍生的圣垣、壁炉等具有高度一致性。所以《礼记·曲礼》中一再强调,“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凡家造,祭器为先,牺赋为次,养器为后”。
厅堂之后,一般就是一家之主的男性尊亲及其正式配偶的居室,是为正堂,又称“高堂”。其次才是厢房,传统四合院中的东厢房都略高于西厢房,一般至少要高两寸,呈现的是东尊西卑、长幼有序的秩序理念。所以,不用想就知道,东边住的是长子长媳,西边住的是弟弟弟媳。
多进四合院中,还有后罩房,其檐高、进深、台基高度、装饰等都低于正房和厢房,但高于仆役丫鬟居住的耳房和倒座房。
至于专名的设定,屋檐屋脊的构造,甚至不动产建筑部件的雕造修饰,都成为界分等级、标识身份的建筑符号。按照《宋史·舆服志》和《明会典》,皇家为“宫”,执政亲王为“府”,其余官员为“宅”,庶民为“家”。即便姓王,只要官阶爵位不到,任何百姓就不得也不敢在门额标注“王府”字样。其他如不准歇山转角、重檐重拱及藻井;不得雕刻古帝后、圣贤人物、日月、龙凤、麒麟、犀、象等形象;连脊兽的数量和形象法律法规都有明确的规范和禁忌,最终形成了重檐庑殿—庑殿—歇山—攒尖—悬山—硬山顶的序列性建筑符号群,体现了“物为人设”的科层化治理理念。
如果不动产符号生产仅仅是为了标识身份和特权,这些符号可能也就是统治者的自我修饰和私心满足,一如始皇帝对阿房宫的自信与自大,陈涉对高堂大殿的沉醉与痴迷,还有明武宗对豹房的贪婪与狂诞。
这种个体性策略不仅融入不了主流话语,还会被排斥、屏蔽、贬斥,甚至被一把大火烧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大变革之际,无论是传说中的火烧阿房宫,还是董卓火烧洛阳,甚或最晚近的火烧圆明园,炽热的火焰不单纯是毁灭宫殿楼宇,更是在大火中发泄对身份特权的愤怒与仇恨。
但绝大多数不动产建筑群落经过战火的淬炼,得以幸存并传承。除去成本、工艺、文化等原因,不动产建筑群落还蕴含着身份之外的其他合理秩序追求应当是最重要的原因。
比如,名号的专一垄断和不动产符号体系在礼法层面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同态性。这种专一和垄断在维护至高无上权力的同时,还有两个最重要的功能:一是建构国家形象;二是以礼法禁条防范僭越,推行俭德。第一点毋庸多言。关于第二点,不动产建筑符号系统催生了强大的排他性力量,任何僭越行为都可能引发危机,甚至招来杀身大祸。和珅的二十大罪中,有一项就是“僭越”。具体罪行有二:一是后罩楼外形建造呈“凹”字形,这种负阴抱阳的造型属于皇家专用独享,紫禁城午门又称“五凤楼”,平面就是“凹”字形;二是金丝楠木材质本已逾制,形制还模仿宁寿宫制度,园林点缀大多抄袭圆明园蓬岛、瑶台。
换言之,皇家不动产建筑符号系统书写了独占性、排他性的最高意志和唯一权力,但客观上也催生了新的秩序规则。比如,故宫建筑群固然有标识特权身份的“封建”痼疾,但也不乏国家形象建构的合理动机,更承载了科学的文化内核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垄断性、排他性权力符号为什么还能催生合理的秩序规则?梁思成先生《中国建筑史》有论,坛社宗庙,城阙朝市,此为国家形象建构所必需,故礼法尊崇,虽或繁缛华丽,亦必依法依礼而建;但涉及帝王所居处之宫馆台榭,第宅园林,则力倡简素,不得骄奢,否则即为非礼非法。
这种简约之风并非来自帝王的自警自省,而是来自古老的德政理念和礼法制度的熏陶约束。远在《周易》时代,“节”卦《彖传》就明确提出了“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的德政理念,《周礼》中的宫室之制都有法定的标准尺度。
这种理念和制度进一步催生了不动产符号系统的另外三大功能。
第一,防范奢靡之风。按照易经的哲学思维,人有七情六欲,倘若不加节制,纵欲肆情,必然带来自然性或社会性灾难。按照唐代的《营缮令》,无论官员或百姓,无论是公家衙门,还是私家住宅,都不得起造楼阁。揆诸其立法原意无非有二:一是防止引发攀比之风,楼与天齐,雕梁画栋,奢靡无度;二是防范相邻权人之间可能产生的隐私权侵害纠纷。为了争风水,你高一尺,他增十寸,最后酿成缠斗缠诉。
要防范奢靡之风,首先得由帝王倡议示范。司马光敏锐意识到,皇宫大院的制度偏好和策略选择就是风俗之源;而王公大臣的所作所为,也会引发群体性效仿,此即所谓上有好者,下必甚焉。
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修筑了瑰丽无比的玉清昭应宫,仅仅十多年就遭遇神秘大火,一焚几尽。章献太后意图重建,遭到范雍坚决反对。范雍的观点很明确:这道观竭天下之力而为,既不代表国家形象,也不代表万民利益,一把大火烧光,这是“天戒”而非“人意”,绝对不能再逆天而行。
第二,防范穷竭民力。宋徽宗大观年间,淮南转运使张根上书,谓所部二十州,一岁财赋仅三十万缗,而皇帝一高兴赐予近臣邸宅,动辄过百万。蔡京、高俅、王黼、童贯、梁师成、汪伯彦、朱勔、李邦彦诸臣,更是逢迎上意,修造延福宫和艮岳,穷奢极欲,加以贪官横暴,终至于民乱频发,外敌侵入,一代盛世,涣然瓦解。
第三,防范破坏生态。李约瑟极力称赞赵宋时期的11世纪为中国最伟大的世纪,但发达的经济背后,就是大兴土木,毁林造房。比如建隆二年(961),赵普喜获赐第,前后几次大扩大建。为了获得优质木材,不惜冒禁购置秦、陇大木,巨筏连属,运送京师。其他官员趁机搭便车,冒称赵普家专用木材,大肆砍伐贩运。秦陇森林,为之一空。
不动产建筑符号系统繁复多样,法权功能更值得细加揣摩。值《中国不动产法研究》第30辑付梓之际,撰此小文,聊揭先章。

刘云生

倚莲半岛·排云轩

2024年6月2日


图书信息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24年第2辑/总第30辑):城市更新法律问题

刘云生 主编

欧家路 吴昭军 副主编

反水投注网站

2024年11月出版 / 定价128.00元

ISBN 978-7-5228-4442-8





本书目录


·主题聚焦:城市更新法律问题·
论城市更新中老旧小区拆建启动程序的实践困境与立法完善 王者也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中的业主决议规则研究 魏夏珍
冲突与平衡: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权利证成与规范选择 徐文 李思奇
建设工程合同的体系定位与制度审视 周清林
结建防空地下室的权利归属 薛玉飞
实际施工人代位权之规范解释 刘薇 欧阳国

·不动产担保融资·
担保合同无效时担保人责任规则释论 梁远高 宋丽萍
《民法典》不动产抵押权效力及于法定孳息规则释论 曹明哲
不动产抵押权随主债权转让的法律规则研究
——基于《民法典》第547条展开 卢家燕

·学术争鸣·
“两权”分离视角下权益性国有土地临时使用制度的立法完善 韩英夫
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立中的农民集体决定 温容泽
耕地种植用途管控的法理阐释、实践困境与制度构造 李冰强 杨越
强制管理视域下管理人引入的探索与进路 刘智铭

·不动产实务·
违法建房售房行为的司法处置现状、问题与规制路径 王艺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司法认定中“未经处理”的二元构造 张轩铭
论补充责任条款在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中的适用与完善
——《民法典》第1198条释评 袁兵喜 周玲萱

·编者手记·
传统不动产建筑符号生产与功能识别
主要文章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稿约

( 上下滑动浏览 )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主页


(识别图中二维码获取投约稿、数字阅读信息↑↑)


编辑:zsy

审校:lxj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