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新书 | 《妇女·儿童·家庭·社区: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课程案例集》

作者:社会学之思

发布时间 2024-07-16 09:19   浏览量 89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内容简介

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自2013年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以来,一直在努力打造具有鲜明性别视角和服务文本的特色课程体系。本书包括妇女篇、儿童篇、家庭篇、社区篇,收录教学案例13个,涉及“妇女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儿童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家庭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妇女发展政策”“高级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评估”“社区治理与发展”等课程领域。本书是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相关课程团队开展课程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可为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活动的授课者、研究者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微信截图_20240716092342.png

点击链接跳转至电子书购买页面

https://xianxiao.ssap.com.cn/bibliography/1883658.html


妇女·儿童·家庭·社区: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课程案例集


刘利群 主编

李敏 执行主编

ISBN 978-7-5228-2535-9

2024年6月出版


编者简介

刘利群,博士,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二级教授,全国妇联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执委,第十三届常委。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主持人,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担任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女子高等院校联盟理事长。兼任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李敏,博士,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社会工作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级社工师,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高校优秀专业课主讲教师,兼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秘书长、家庭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


内容摘要

前言


社会工作是立足科学知识、回应不同人群需要并寻求社会积极改变的制度安排。社会工作专业是将社会工作理念、知识、方法综合运用于社区、妇联等领域,以培养解决社会问题专门人才的重要学科专业领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家庭和社区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他特别强调妇女儿童的主体作用,指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妇女是重要力量,儿童是未来生力军”;特别强调家庭的基点作用,指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此外,他还特别强调社区工作的重要性,指出“社区很重要,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很多工作都要靠社区去完成”。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挥学院智库作用助力做好妇女、儿童、家庭、社区领域的各项工作,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工作优秀案例,编辑出版了《妇女·儿童·家庭·社区: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课程案例集》。该案例集包括妇女篇、儿童篇、家庭篇、社区篇四个部分,内容涉及“妇女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儿童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家庭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妇女发展政策”“高级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评估”“社区治理与发展”等课程领域。其中,“妇女篇”聚焦家政女工、女大学生以及空巢老年女性等不同妇女群体的发展需要,选取了以专业价值为指导、提升女性发展能力、服务妇女精神健康、支持女性老年生活的案例。“儿童篇”根据儿童的成长特点和现实需求,选取了以科学理论为基础,充分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开展的儿童照护、儿童网络素养提升、困境儿童帮扶等案例。“家庭篇”围绕促进家庭关系和谐与发展,选取了家庭教育、反家暴服务、临终关怀等的案例。“社区篇”立足“五社联动”的背景,选取混合型老旧社区、农村集中安置社区、农转居等不同社区开展社区活力激发、社区参与提升、社区教育等活动的案例。


本书是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相关课程团队开展课程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可为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活动的授课者、研究者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编者
2024年6月14日


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妇女篇
家政女工赋能服务
——以“绿色家政工助力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项目为例
ABC理论在中度抑郁患者干预中的运用 
农村空巢老年女性的社会支持个案服务 

儿童篇
困境儿童个案服务
——以公共危机背景下的困境儿童干预为例
完善社会政策,促进妇女全面发展
——以《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例
学龄期儿童网络素养提升服务
——以H市某小学亲子小组为例 

家庭篇
“亲子共成长”家庭教育促进项目评估 
反对家庭暴力,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为例
临终关怀个案服务
——以癌症末期患者的临终关怀服务为例 
社区篇
激发社区活力:混合型老旧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探索
——以北京H社会工作机构干预式社区实验为例 
成都市农村集中安置Z村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探索
——增权视角下的社区参与水平提升
农转居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探索
——以北京X机构的社区教育服务项目为例 
社区工作介入随迁老人归属感提升的实务探索
——以北京市S社区“随居而安”项目为例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