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期刊目录 |《欧亚经济》2024年第3期目录及内容提要

作者:社科期刊网

发布时间 2024-06-05 09:29   浏览量 181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插播一条重要通知

点击查看

学术期刊投稿系统网址变更!用户名和密码不变

点击封面,订购本刊

网站:oyjj-oys.ajcass.com


原名《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1996年创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主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世界经济类学术期刊。本刊积极反映俄罗斯、东欧、中亚等转型国家经济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跟踪和评析学术及经贸热点,努力把高层次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可操作性的应用研究有机结合,被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计量与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编制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贸易经济专业核心期刊。


目录




内容提要



贸易理论演进中的“萨缪尔森循环”与国家博弈


张宇燕  白洁


【内容提要】

自由贸易会增进各国福利,长久以来这一观点毋庸置疑,直到2004年萨缪尔森对此提出挑战。他认为在考虑到技术进步的情况下,自由贸易有时候会损害一国福利,即自由贸易有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景:尽管一国生产率的提升对该国有帮助,但同时会因降低了两国间的潜在贸易收益而持久地伤害另外一个国家。该文对此情景的存在性进行深入研究,并在对萨缪尔森模型进行批判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观点:第一,贸易国家之间有可能出现“自给自足—自由贸易—自给自足”的“萨缪尔森循环”。第二,自由贸易之后重回“自给自足”的状态无异于“经济脱钩”。第三,“经济脱钩”可进一步分为“自然脱钩”和“人为脱钩”。第四,为了防止“自然脱钩”而最终掉入“人为脱钩”的情景称之为“脱钩悖论”。第五,交易成本、投资和规模报酬等现实因素会加速或延缓“萨缪尔森循环”的出现,但未改变“萨缪尔森循环”和“脱钩悖论”的存在性。第六,在“萨缪尔森循环”中,国家会在经济实力层面和贸易权力层面展开激烈的双重博弈。技术赶超大国可在国际市场价格控制权、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权、由贸易权力衍生而来的货币权力等方面不断获得优势,甚至撼动既有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

【关键词】

贸易理论  “萨缪尔森循环”  “经济脱钩”  中美博弈

【作者简介】

张宇燕,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教授;白洁,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政治引领和经济优先

——哈乌经济改革及其异同比较(2016~2023年)


曾向红  何舒雯


【内容提要】

近年来,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实现了第一次政权交接。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两国深感向多样化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性,在经济领域纷纷推行自由化改革。然而,由于政权稳固性、商业阶层独立性以及总统自身形象的不同,哈乌经济改革在路线、力度和效果方面存在差异。哈精英集团内部存在一定的权力斗争,导致新任总统调整原来经济优先的路线,转而以政治改革引领经济发展。此外,新任总统“传统政治精英”的形象也使其经济改革更多遵循前任路线,尚无大的调整。相比而言,乌稳定的政治环境为经济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新任总统致力于打造的“年轻技术官僚”形象也使其赢得民众较为广泛的支持,从而得以大力推行经济优先的改革方案。乌国内经济情况迅速好转,有望走上较快的经济发展轨道。

【关键词】

哈萨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经济改革  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

曾向红,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何舒雯,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20级本科生。




欧盟中东欧成员国绿色转型的

困难和挑战


王效云


【内容提要】

当前,中东欧国家尚处于在经济上追赶欧盟发达成员国的过程中,与欧盟发达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差距依然显著。从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来看,由于工业在经济中的占比高,中东欧国家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显著高于欧盟其他成员国,其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高居欧盟前列,因此,中东欧国家是落实欧盟碳中和、碳减排目标的核心地区。在欧盟气候政策背景下,中东欧国家在执行“煤炭退出计划”、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以“绿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执行汽车和货车的排放标准方面都面临与欧盟其他成员国相比非对称的困难和挑战。尽管可以从欧盟公正转型机制中获得一定的资金和技术帮助,但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中东欧国家在绿色转型中面临的成本和收益不对等的局面。

【关键词】

中东欧  欧盟  绿色转型  碳中和  能源转型

【作者简介】

王效云,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国家的

服务贸易效率与潜力研究


喆儒  韦石榴


【内容提要】

该文测算了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17个国家、11类服务业的相对贸易优势指数、双边贸易综合互补指数和贸易密度指数,从多维距离角度采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探究双边服务贸易的效率与潜力以及影响服务贸易非效率的相关因素,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中国与中东欧双边服务贸易额呈持续上升态势,但占中国服务贸易总额比重很小;中国在服务贸易方面长期存在逆差,服务贸易伙伴国比较集中且与多数国家在多数年份具有较强的互补性。第二,双边服务贸易以传统服务行业为主,新兴服务行业所占比重小,但贸易联系密切的均是存在贸易互补性的新兴服务行业。第三,贸易双方的经济体量、贸易伙伴国人口数量、一定范围内的地理距离与制度距离、服务业增加值的GDP 占比、经济自由程度以及是否属于欧盟成员国等因素对服务贸易额的增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而中国人口数量及与其他国家文化隔阂则会起相反作用。第四,中国与中东欧17国的服务贸易效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中国与大多数中东欧国家的贸易存在低贸易效率与高提升空间共存的现象。

【关键词】

贸易效率  贸易潜力  服务贸易  “一带一路”  中东欧

【作者简介】

喆儒,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韦石榴,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俄医疗健康产业合作现状与前景分析


宋佳多


【内容提要】

实现全民健康覆盖是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通过的《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设定的具体目标之一。在该目标框架内,各国加速发展医疗健康产业,推进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的进程。医疗健康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组件之一,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在医疗健康产业领域的国际合作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俄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在医药制药、医疗器械出口、医疗技术合作等方面表现出强劲的合作势头,推动两国生物经济与医疗健康产业稳步发展。但该领域合作也面临风险和挑战,中俄应通过加强市场投入,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推动医疗人才联合培养等途径突破合作困境,更好地推动医疗健康产业真正便利为民,服务于民,惠及民生。

【关键词】

俄罗斯  中国  医疗健康产业  “健康丝绸之路”

【作者简介】

宋佳多,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日本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

农业开发及对中国的启示


徐振伟


【内容提要】

日本为保障本国的农产品供应,利用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相邻的地理位置优势在该地区开展农业开发活动。日本企业在俄远东的农业经营与开发采取投资和贸易两种方式。为减少投资风险,日本企业倾向于采取与俄罗斯当地企业合作的模式,并着眼于加工和流通等产业链中端环节,规避了直接土地交易和土地租赁。但出于各种原因,日本企业在远东农业领域的投资并未取得显著成效。考虑到俄罗斯国内的各种风险因素,日本在俄远东的农业开发适宜以贸易为主、投资为辅的方式,这一点同样适合于中国企业。

【关键词】

俄罗斯  远东地区  日本  农业开发

【作者简介】

徐振伟,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



编辑:雨璇

审核:振华


▼点击阅读原文,订购学术期刊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