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推荐|中俄人文交流、合作、互鉴

作者:社科数托邦

发布时间 2024-05-21 10:53   浏览量 154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2024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5月16日,两国元首在北京举行正式会谈,并共同出席“中俄文化年”开幕式暨庆祝中俄建交75周年专场音乐会。


在“中俄文化年”开幕之际,国别区域与全球治理数据平台精选库内资源,带您了解俄罗斯文化政策,以及中俄人文交流、合作、互鉴的情况。


俄罗斯文化政策


《2022年俄罗斯文化政策和文化项目的实施》

作者:刘博玲

出版时间:2023年7月出版

所属图书:《俄罗斯发展报告(2023)》


2022年俄罗斯政府颁布了新的法令,以增加外部世界对俄罗斯文化的客观认知以及国内各民族对本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在实践层面,国家加大了对文化领域的预算支持,推进多项重大文化项目的落实,提升了民众文化生活的参与度。


未来几年俄罗斯政府将继续推进国家项目“文化”的实施与完成,从政策、预算方面对文化领域各项目的实施提供充足保障。俄罗斯联邦文化部部长指出,从2023年开始,国家文化发展方案的结构将包括国家项目“文化”中的三个联邦项目和非国家文化项目中的四个联邦项目。例如,在2022~2024年,为实施国家项目“文化”的联邦项目——文化环境、艺术家和数字文化——提供了超过1290亿卢布的资金。这些资金将用于农村文化馆的建设和大修、儿童剧院的大修和现代化提升、建立模型图书馆、对市政博物馆进行改造等。


《与西方对抗背景下的俄罗斯文化政策新调整》

作者:刘博玲

出版时间:2022年8月出版

所属图书:《俄罗斯发展报告(2022)》


2021年俄罗斯当局多次在公开场合指出西方在文化思想领域对俄罗斯的侵蚀,并将这些行为认定为对俄国家安全的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为应对面临的新威胁,包括“文化的西化”以及外来的道德价值观对俄民众的影响,俄罗斯政府对国家的主要文化政策法律文件和规划进行了调整。通过分析对文化政策文件调整的内容,可以发现当局对俄罗斯传统精神和道德价值观的重视。俄当局将俄罗斯文明价值观与规范、传统、习俗和行为模式的代代相传作为文化领域的国家目标,文件政策的调整内容增加了反对外部影响的条款,突出了文化主权的概念


《俄罗斯文化政策进程及2020年国家项目“文化”的实施情况》

作者:刘博玲

出版时间:2021年7月出版

所属图书:《俄罗斯发展报告(2021)》


当前俄罗斯的文化政策主要由纲领性法律法规《国家文化政策纲要》和《2030年前国家文化政策战略》确立。


其中,《国家文化政策纲要》明确指出,国家文化政策旨在确保文化和人文的优先发展,将文化作为国家经济繁荣、国家主权和文明身份的基础。国家文化政策被认为是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纲要对制定国家文化政策的理由、国家文化政策的目标、国家文化政策的原则和国家文化政策的战略任务都进行了明文阐释和规定。


《2030年前国家文化政策战略》正式将文化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确定文化是“提升生活质量和社会和谐关系的最重要因素,是保持统一文化空间和俄联邦领土完整的保证”。


中俄人文交流、合作、互鉴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人文交流合作案例研究》

作者:马丽蓉 蒋蓝辉

出版时间:2020年7月出版

所属图书:《新丝路学刊(总第9期)》


国际环境的诸多制约和变化会对中俄两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产生影响。如何在风云诡谲的国际环境中保障中俄两国的永久和平与长久合作,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基于现实主义逻辑的“权力外交”只会导致无休止的冲突,基于自由主义逻辑的“制度外交”看似可以用组织和制度解决问题,但其内核还是利益交换和霸权维持,只有基于建构主义逻辑的价值沟通和共有认知才能完成这项战略任务。而建立共有认知、实现价值沟通的最有效、最持久的方式就是人文交流。中俄人文交流的深入推进,可使中俄实现真正的长久和平与合作。新时代中俄关系中的人文交流更成为大国人文交流的典范,对世界各国有借鉴和参考价值。与“民主和平论”“商业和平论”相比,中俄人文交流背后所蕴藏的深刻道理有助于达成世界永久和平,这也是中俄人文交流对于世界的重要意义之一。


《中国对俄罗斯公共外交》

作者:乔蕊

出版时间:2018年4月出版

所属图书:《公共外交研究(第一辑)》


中俄人文交流机制的前身是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其于2000年12月在总理定期会晤机制框架内成立,统筹规划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的合作。随着合作的深入和拓展,原有名称已经不能涵盖两国人文合作的全部内容,2006年,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该委员会更名为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两国的人文交流也从最初的四个领域拓展到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旅游、媒体、电影、档案、青年九大领域,形成了包括俄罗斯中小学生来华冬令营、中国中学生赴俄罗斯夏令营、中俄大学生艺术联欢节、中俄大学校长论坛等在内的一系列机制化项目,同时,每年的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会议也会确定当年的人文合作重点。


《俄罗斯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形象》

作者:魏梦莹

出版时间:2018年4月出版

所属图书:《公共外交研究(第一辑)》


近年来,俄罗斯文学界正逐渐融入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这既包括汉学家介绍中国文化经典的功劳,也是俄罗斯当代作家关注中国发展、探索未来出路的结果。中国古代先哲的智慧正渐渐融入俄罗斯广阔的市场空间,从充满中国风的电影《中国老太》,到俄罗斯流行的针灸治疗,再到充满禅宗思想的俄罗斯哲理小说,俄罗斯人民正渐渐通过中国传播出的新型价值观重新审视中国。中国的道教与儒教都追寻天人合一的境界,这里所讲的既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这种思想的传播有利于促进中俄两国乃至世界人民间的相互宽容、相互借鉴,有利于“一带一路”的建设工作,即不仅以经济实力证明中国的强国地位,还要借助中国古代经典价值观的输出重新塑造文化大国形象,从而打造中俄两国平等合作与交流的平台


策划:俞孟令

审校:刘姝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