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特别策划 | MBTI能概括你吗?(内含福利)

作者:社会学之思

发布时间 2024-04-28 09:56   浏览量 74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MBTI是以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划分的8种心理类型为基础的一种人格心理类型理论模型。

近年来,MBTI忽然火遍全网,演变为年轻人时髦的社交术语,还产生了许多梗图等衍生二创。


在第206次社群陪跑活动中,

小思发起了一次调查,

向大家询问:

你的MBTI能够准确描述你吗?

你如何看待MBTI的流行?

最终收获253份问卷。


经过小思对问卷的整理后发现,

27.6%(70人)直言MBTI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准确描述自己;

13%(33人)认为该模型不准确。

大家对MBTI理论模型的看法各不相同。

下面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如果你还有想说的话,

欢迎在留言区进行评论分享~

我们将于4月30日

对评论区的小伙伴进行抽奖,

届时将送出近期新书一本哦!


MBTI能准确描述你吗?

  • 我觉得MBTI可以提供一个大致的框架,但每个人的个性都是复杂而独特的,不可能完全被一个标签所定义。

  • emm我觉得这个只适合表述一个阶段的属性。原先我是e人,但是现在很i。

  • 描述的还可以,挺准确的,但是我觉得还是有点像星座,把很多人归为几类,但是它有问卷作为依据其实很不错。

  • 不能完全描述,但是大部分能中。是人身上都有的一些特质。

  • 我是enfj,还挺准的,乐观外向,很能察觉到身边人的情绪。

  • 我的MBTI有70%的准确描述我。MBTI能够比较迅速地了解一个人是否外向、是否感性、是否按计划行事等等,能够缩短靠人际接触了解其基本个性的时间。MBTI可以被视作第一印象,但是具体的人格魅力还是应该依靠个人接触才能进一步感知,因而要辩证的看待。

  • 我感觉一定程度还是准确的,能流行可能是因为人与人交往一开始看出出来性格,这个就像标签一样,我感觉这是一个新兴名片,但是也不能够用这个来拘泥住自己。

  • 我的MBTI大概能描绘我,但是不全,我认为这种描绘只能尽可能接近,但永远无法完全描述。

  • 一定程度上可以描述,一些还是挺精准的,同一类型之间会有共鸣,就是有些题目选项不太科学。

  • 不能啊!我觉得我挺e啊。

  • MBTI作为一种性格分类工具,在帮助人们自我了解和改善人际关系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科学性和准确性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在使用MBTI时,我们应保持批判性思维,不应将其作为唯一的判断标准,而应结合其他更科学的心理学工具和方法,全面地理解和评估个体差异。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性格类型只是个体复杂性的一部分,不应该限制或定义一个人的全部。

  • 我是infp,感觉很适合我。

  • 差不多我是infj。巴纳姆效应是有的,自身科学性也是有的。

  • 在外我是e人,在家我是i人。

  • 我是enfp个人还是认为比较准确的。在互联网的宣传下,一种类型学的划分。

  • 不能,百试不灵,可能我就是多变的云彩,所以MBTI做着玩玩就行了。

  • 我觉得不能,这就像一种新的星座概念,虽然认为有准的部分,但是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标签化严重没意思了。

  • 能够描述一部分,我认为MBTI是一种标签,能够很方便快速的简单了解一个不熟悉的人,它能够快速破冰进入下一阶段,我认为也就到此为止了,因为认识一个人需要长时间的相处以及深入交流。

  • 我觉得我的测试结果与我不是很相似,而且这类心理测试的结果一般来说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以普遍来适应特殊,很多描述性话语是可以通用的,我并不觉得他可以解释什么。对于他的留行,可能更多还是大家对心理学了解较少,对于心理学还存在克里斯玛型权威心理,心理学普及之路任重而道远。

  • 最开始被误判为infp,现在已确定是intj。流行起来主要就是因为高度符号化,甚至有专属的卡通形象,但大部分人已经混淆了16p和MBTI的概念,二分法的结果通常是流动的,而八维才是稳定的。

  • MBTI能够大致将人的性格和社会能力进行划分,总体而言是比较准确的,但也有特例。正确判断的主要因素有对MBTI内容的正确了解,譬如i和e并不只是单纯的表示内向和外向。社会的同质化和社交的单一化使得这种对自身进行标签划分成为趋势,这能让人快速理解自己,给自身进行社会划分,能够更好地产生融入社会方格的想法,但是这也会使得社会交往变得单一。

  • 还可以。类似于星座作为一种打开交流的话题,每个人都可以无限制的聊这方面。可以作为聊天辅助或者自我剖析的额外角度,16个人格分类装不下15亿人的世界。

  • 相对来说比什么星座血型靠谱多了,但是依旧存在主观建构的成分。

  • 简单MBTI测试的二元分法没有很准,但可以成为一个认识自己的参考指标。但是,很容易陷入标签化的误区,将自己与MBTI绑定,严格规定自己如何行动。

  • 快速了解自己和朋友的一种方式,新颖有趣。

  • 不能。MBTI和星座既有相同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其都是倾向于人为的划分一个人的性格特征,较为简单粗暴,有时候对人进行简单的划分,更有利于管理,从个人的角度看,其主动或被动归为一类属,会或多或少增加其归属感;而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星座先天性较大,是与生俱来的属性,MBTI的后天性较大,其类属在一定程度上会随着环境等因素而改变,这也意味着MBTI的灵活度更大,这也是其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MBTI是流行,你的看法是?


比起一种判断,感觉现在更像一种社交符号。

MBTI的流行,我认为,是因为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来理解自己和他人。年轻人喜欢追求新鲜事物,MBTI作为一种新的社交术语,自然会引起他们的关注。而且,通过MBTI,人们可以更轻松地找到与自己性格相似的人,从而建立起更深入的交流和联系。当然,我们也要看到MBTI的局限性。它只是一种理论模型,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全部。我们不能仅仅依赖MBTI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和能力,更不应该用它来限制自己的发展。总的来说,MBTI的流行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需要警惕的地方。我们应该保持开放和理性的态度,既欣赏它的独特之处,也不忘其局限性。

流行的原因大概是人们需要标签给自己赋能吧。

我是intj,其实大部分人都只是图一乐,因为他们完全不在意MBTI的核心理论,只想玩梗而已,现在已经完全沦为21世纪的星座学,其实完全没有发挥出MBTI的作用。

更多的还是符合人对于自身的一个迷茫,有点像揽镜自照,于我个人而言还是较为准确的。

这种流行是人们对于认同感的一种追求,多数无害,极端了则有害。

对于我自身来说,我的MBTI可以很好的反应我当下的一个状态,也能体现我自己的一个矛盾心理,因为我一直在理性和感性这两个值直接横跳。MBTI的流行与当今快节奏的生活脱不了关系,不可否认,在液态社会中,人们的安全感是在不断丧失的,他们会愈发的觉得自己是孤独的,所以想要寻找和自己频率相同的人,MBTI作为一种划分不同人群的测试标准便流行了起来。

流行的原因可能是性格越来越成为交友的参考选项。

通过标签使年轻人快捷找到同类人,获得共鸣的一种方式。

以前的人流行算命,后来是占星什么的,所以每个时代都会有自己的方法去解释一些东西。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对于自身理解的渴望。

利于传播比较但是增加了刻板印象、标签化。

另一种标签方式吧,找到归属感而已。

自我实现的预言~

想要在不确定中追求确定感。

大众需要标签来自我认同;正常的社会标签属性。

人们需要归属感,需要能和人链接的方式,没有人想成为一座孤岛。

MBTI的流行迎合了当下年轻人认识自我的需求,同时也成为人们交往交流的“社交货币”。

满足了自我窥探的欲望,是自我探索的需求。

MBTI的流行我认为是符合了年轻人自我发展的需要,MBTI可以帮助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确定发展方向。

MBTI 的流行和现代社会人们对个体心理的关注和重视有很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是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后,对自我精神和心理层面的探索和觉察以及重视,是个体意识觉醒的方面。


如果你还有想要分享的内容,

记得到文末进行留言评论哦~


扫码加入社群

享受粉丝专享购书福利↓↓↓


策划:wjy

编辑:wjy

审校:myx

封面:Photo by Mathieu Stern on Unsplash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