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期刊目录丨《历史研究》2024年第3期目录与摘要

作者:社科期刊网

发布时间 2024-04-19 09:10   浏览量 182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点击封面 订购本刊
投稿网址:lsyj.ajcass.org

《历史研究》为中国历史研究院院刊,创刊于1954年,是党中央决定创办的全国性史学刊物。毛泽东同志亲自确定“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郭沫若同志出任首届编委会召集人。创刊70年来,《历史研究》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百强报刊”等荣誉和称号,为推动中国史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是史学界的一面旗帜。


目    录



·笔     谈·

建构中国自主的历史学知识体系


建构中国自主的历史学知识体系的思考

瞿林东(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建构中国自主的辛亥革命史知识体系的启示

  敏(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


建构中国自主的世界古代史知识体系的路径

  洋(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专题研究·

先秦时期编年体史书的起源

程平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汉唐时期北方游牧政权的演进

  军(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国史系教授)

晚清山西土地清丈与鱼鳞册攒造

胡英泽(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

从上海临时市政府看北伐时期中共建政

张仰亮(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暨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教授)

罗退尔一世的继承安排及其对加洛林帝国解体的影响

李云飞(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教授)



·讨论与评议·


铜山丘湾立石“社”祀问题再探

  发(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研究员、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内容摘要



·笔     谈·

编者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迫切需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和丰厚的史学遗产,建构中国自主的历史学知识体系,既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又是新时代中国史学必须担负的学术使命。本刊编辑部邀请3位学者,围绕建构中国自主的历史学知识体系的资源、路径和方法,从不同领域展开讨论,以期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学“三大体系”、建设历史研究的中国学派有所裨益。



·专题研究·

先秦时期编年体史书的起源

程平山


 要:夏、商、西周时期,断代编年体史书以古本《竹书纪年》夏纪、商纪、周纪为代表,纪年形式以王纪年,记时形式为年而不载日月,记录对象以本国为中心;秦国《秦记》延续了这些特征。春秋战国时期,以晋、鲁、魏国为代表的编年体史书出现新变化:记时形式为年、时、月、日相系;记录对象广及诸国;多种类别的编年体史书出现,如古本《竹书纪年》由一系列断代史组成通史,《左传》则合记事、记言于一体。先秦时期编年体史料的记录与编年体史书的编纂体现了丰富的史学思想,集中表现在正统观、宗法意识、实录直书等方面。

汉唐时期北方游牧政权的演进

 


摘  要:公元1世纪下半叶匈奴政权解体后,游牧政权称首领为“单于”的传统逐渐消失,至北魏时期形成称“可汗”的新传统;匈奴政权的两级领主制未被后来的游牧政权所继承;匈奴建立的“邑落”基层行政组织至突厥时已荡然无存;匈奴三分疆土的做法也未被之后的游牧政权所继承。北方草原并不存在所谓“匈奴传统”,认为匈奴之后的游牧政权存在“游牧国家政治传统”(以单于制、领主制、三分疆土等为代表)的看法不能成立。

晚清山西土地清丈与鱼鳞册攒造

胡英泽


 要:为解决鱼册失修与灾害带来的田赋混乱问题,晚清山西各地相继开展土地清丈与鱼鳞册攒造活动,尤以解州等地成效显著,成为晚清土地清丈的典范。这次清丈重建鱼鳞册制度,形成地方政府直接掌握的土地登记与钱粮征收册籍体系,里甲体系也得到重塑。从各地清丈章程与现存鱼鳞册实物看,清丈系履亩实丈,鱼鳞册登记的土地数字具有实际意义。同时,山西各地的清丈关联密切,其开展离不开以阎敬铭与张之洞为中心形成的土地清丈官员网络圈。随着官员调任升迁,山西清丈经验得到重视,影响有一定扩大。

从上海临时市政府看北伐时期中共建政

张仰亮


摘  要:上海临时市政府是在北伐局势演进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民主联合政权。在中共党人组织下,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较为广泛地参与到政权建设中,上海临时市政府也因此被称为“劳工市政府”。面对反帝反封建的多重任务和复杂多变的革命阵营关系,上海临时市政府在政权建设过程中,除发挥工人阶级先锋队作用外,还注重将党的建设作为政权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将联合战线作为凝聚革命力量的重要途径,将武装斗争作为夺取和巩固政权的重要方法,从而为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权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罗退尔一世的继承安排及其对加洛林帝国解体的影响

李云飞


摘  要:加洛林帝国皇帝罗退尔一世临终前,将中法兰克王国分给三个儿子继承。他在位时对不同儿子的安排表明,其既未打算让长子独自继承领土,也未表现出遵从诸子分割继承传统的迹象,而是刻意在不同继承模式间保持开放性。他最终选择诸子分割继承,短期内有利于王族团结与王国和平,但长远来看开启了分王国再分割的先例,使得皇帝空有虚名,帝国丧失维持一体的权威,同时埋下了罗塔林吉亚即洛林问题的根由,加速了帝国解体。


·讨论与评议·


铜山丘湾立石“社”祀问题再探  

 


摘  要:学界普遍认为江苏铜山丘湾葬地所见立石为“社主”,故认为该遗址为“社”祀遗址。但从考古及文献证据考量,丘湾立石为“社石”之说殊为可疑。商代已有石质社主之说尚无文献确证,甲骨卜辞所见商代社祀与丘湾葬地亦有别,商代、西周尚未发现其他社祀遗迹,证据表明丘湾葬地与商周社祀存在不小差异。从亚欧大陆众多立石现象看,将其理解为原始石崇拜的纪念性标识是较为谨慎的做法。

《历史研究》在线投稿系统已于2021年9月15日启用,网址为:http://lsyj.ajcass.org/Admin/。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关注中国社科院学术期刊官方微店,订阅《历史研究》《历史评论》和《中国历史研究院集刊》。


编辑:拾 壹
校审:青 螾



来源:微信公众号“历史研究杂志社”

编辑:小乐

审核:振华




▼点击阅读原文,订购学术期刊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