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书单丨被看见的冷门绝学(I)——西夏文献研究
作者:社科文献
发布时间 2024-03-13 09:07 浏览量 142
西夏是中国中古时期的一个重要王朝,其主体民族是党项羌。西夏创制了记录党项羌语言的民族文字,后世称为西夏文。西夏时期用西夏文记载了当时的历史和文化,形成了丰富的西夏文文献。西夏文献是一份重要的传统文化遗产,只有通过这种文献才能深切地了解西夏党项民族、西夏王朝的历史文化,才能填补历史文化认识的空白,才能更全面地审视、研究西夏历史文化。
引言摘自《西夏文教程》
西夏灾害史
史金波 著
即将出版
ISBN:978-7-5228-2788-9
西夏是与宋、辽、金并立的王朝,因元代未修西夏史,有关西夏自然灾害的记载缺乏。本书利用历史文献和和近代出土的西夏文文献,就西夏灾害史做了比较系统的探讨。分四章论述,首先是西夏历史沿革与自然人文状况,包括历史与疆域沿革、自然环境和人文状况。二是西夏的灾情和特点,包括灾情综述、主要灾害及其时空分布和灾害的特点。三是灾害的危害与影响,包括生命财产损失、对西夏政治军事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并波及一些城市消亡。四是救灾防灾措施与应灾的经验教训,包括历代救灾防灾措施、西夏兴修水利与储粮备荒、救灾防灾体制及临灾措施、民间互助与临灾措施、防病治病、应灾的经验教训等。在结语中提出综合国力是防灾减灾的基础,西夏偏安一隅,综合国力偏弱,遇到自然灾害力不从心,因此维护全国的统一对防灾减灾非常必要。科学有效的救灾是根本,应加强实质性防灾抗灾措施。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各国应加强合作,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书中收入130多幅图版,以便于读者图文对照阅读。
西夏文《孙子兵法三注》研究
彭向前 著
2023年9月出版
ISBN:978-7-5201-0744-0
在本书中,作者对夏译《三注》的文字做了细致的释读和回译。在此基础上,向前通过与现存有关主要宋本进行详尽比较,发现《三注》是一部未见著录的古籍,且与现存各种宋代《孙子》注本歧异良多,表现为经文、注文位置不同,文字有异,有所缺漏和多出文字等。从而证明,西夏文《三注》属于《孙子》的一个未知版本,可以与竹简本、武经本和十一家注本相提并论而合称为“四大系统”。作者不仅最大限度地恢复了《孙子》“三家注本”的原貌,而且对于弄清楚唐宋时代《孙子》及其注本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也有重要助益。因此,本书是对《孙子》学的一项重要贡献,研究者不能不充分注意和加以利用。
西夏文《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对勘研究
孙颖新 著
2019年4月出版
ISBN:978-7-5201-4431-5
本书以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藏西夏文《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为研究对象,对该经的全部存世编号进行了系统梳理。本书以西夏仁宗仁孝时期的校译本为研究底本,同时参校惠宗秉常时期的初译本进行了全文对勘和释读,通过对同一部佛经新旧两种译本的综合对勘,明确了西夏文献中通假现象的存在并对其进行系统研究。西夏文通假现象的发现,深化了对西夏语文学的认识,一来可以纠正此前对西夏文献的误读,二来可以为日后正确解读西夏文献提供一条重要的可行之径。
异域寻珍
束锡红 府宪展 聂君 著
2019年1月出版
ISBN:978-7-5201-2646-5
随着敦煌、吐鲁番、黑水城文献文物的发现,对这些大宗新材料的研究方兴未艾。由于敦煌、黑水城材料出土之时就被外国探险队掠取,致使珍贵的中国古代文献典籍和文物漂泊异域。为了让国人看到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学术界和出版界携手,相继整理出版了流失海外的敦煌吐鲁番文献和西夏文献。本书所记载的就是作者远赴重洋,到英国国家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等地搜集、整理流失海外敦煌、西域、黑水城珍贵文献文物资料的全部过程。
西夏经济文书研究
史金波 著
2017年3月出版
ISBN:978-7-5201-0440-1
本书叙述了西夏的历史和汉文文献记载的一些经济状况;概述了出土文献中的有关西夏经济的资料:一是西夏法典《天盛律令》中有关西夏经济的条款,二是新发现的西夏文经济文书;对西夏文经济文书中的户籍文书、租税文书、粮物计帐、商贸文书、契约文书进行了分类研究;对西夏汉文文书进行了研究。书末附录了文书的图版和西夏文录文以及对译、意译汉文译文。
丛书
西夏文献文物研究丛书
《天盛律令》与《庆元条法事类》比较研究
刘双怡 李华瑞 著
2018年2月出版
ISBN:978-7-5201-0877-5
本书上编通过与《庆元条法事类》的比较讨论了《天盛律令》的修纂及其特点,同时从金元明清法典编纂的特点审视《天盛律令》编纂在中国古代后半期的地位。下编重点考察了《天盛律令》与宋代法规中行政法规的渊源及流变问题;比较研究西夏与宋中央及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及职掌问题;通过利用《天盛律令》及汉文文献、西夏碑刻、文书等史料的记载,较全面地勾勒出西夏官制体系的大致情况,在此基础上再与宋的官制体系进行比较研究。
武威地区西夏遗址调查与研究
黎大祥 张振华 黎树科 著
2016年6月出版
ISBN:978-7-5097-8540-9
武威在西夏兴亡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国内西夏遗址与文物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武威发现的西夏遗址、文物不仅数量较多,而且独具特色,是研究西夏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本书是在长期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又经过对百余处遗址的实地考察,并进行深入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本书按照遗址性质分类,对甘肃省武威市及周边县区西夏历史文化遗存的保存现状、出土西夏文物的基本情况以及这些遗址和文物的重要价值及意义做了进一步论述,获得了新的发现和认识。本书核实了已经确认的西夏遗址,确认了一些存疑的西夏遗址;同时也新发现了一些西夏遗址及实物,对武威地区境内的西夏遗址和出土文物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纠正了以往的一些认识误区。本书对武威市及其周边县区的西夏文化遗址进行了一次全面而系统的梳理与普查,对这一地区的西夏文物遗址进行了认真研究,系统地建立起了武威市及其周边地区西夏遗址档案,既有个案遗址介绍、文物研究,又有对同类遗址性质及其价值的探讨论述,为深入研究西夏历史文化和地方史提供了科学的资料,也为西夏故地其他地区西夏遗址调查与研究课题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西夏建筑研究
陈育宁 汤晓芳 雷润泽 著
2016年3月出版
ISBN:978-7-5097-8226-2
本书结合文献记载,将历年来在西夏故地发现的西夏建筑遗址遗迹,作为研究重点,运用古建筑类型学的方法进行梳理,参照古文献对西夏建筑的记载和西夏文献中建筑词汇、版画建筑图像及西夏石窟壁画建筑图像等,对始建年代与传承使用、功能效用、流传变异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从建筑结构布局、构筑特点、装饰艺术及前后变化的规律,探究它们的个性特征和地域时代特点。
西夏文《吉祥遍至口合本续》整理研究
孙昌盛 著
2015年12月出版
ISBN:978-7-5097-8411-2
《吉祥遍至口合本续》清晰全面地反映了藏传佛教道果法的修持方法,是研究西夏藏传佛教的重要材料。本书从语言文字学和文献学的角度,参考藏文本《真实相应大本续》,对西夏文《吉祥遍至口合本续》进行了全文解读研究。通过西夏文、藏文、汉文之间词义训解的方法,对西夏语译藏传佛教文献中独具特色的藏式意译词进行了译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术界对西夏文献中藏式意译词研究的相对不足。
西夏汉传密教文献研究
崔红芬 著
2015年12月出版
ISBN:978-7-5097-8097-8
本书较为系统地对黑水城等地出土的西夏文本和汉文本密教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考证,并把出土密教文献放在当时佛教发展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充分体现了西夏佛教发展的继承性与延续性。书中结合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的题记、发愿文等主要对观音、药师、无量寿和星曜等经典和信仰进行深入探讨,考证了汉传密教经典在西夏时期信众中的流行情况,对认识西夏佛教的发展特色、了解周边文化对西夏佛教的影响具有积极意义。
西夏姓名研究
佟建荣 著
2015年12月出版
ISBN:978-7-5097-7963-7
西夏姓名研究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名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本书主要对保留在汉文、西夏文史料中的西夏姓氏、人名进行了考证研究。包括汉文史料中同一西夏番姓不同译法、写法的考证,汉文番姓与西夏文番姓的勘同,西夏汉姓的考证,西夏文人名的分析以及西夏姓氏所包含若干问题的研究。本书可以为学界提供翔实可靠的西夏姓氏资料,为研究西夏社会历史文化、西北民族问题提供独特的视角。
西夏文《维摩诘经》整理研究
王培培 著
2015年11月出版
ISBN:978-7-5097-7321-5
西夏文《维摩诘经》于二十世纪相继出土于我国内蒙古黑水城和甘肃武威等地,文献原件现藏俄、中、英、法等国,均非足本。西夏文《维摩诘经》全文始终未获研究。本书最大限度地收集西夏文《维摩诘经》残件资料,拼配出初译本和校译本两个版本,并对校译本进行解读,通过初译本和校译本的对勘,找到西夏校经的原则。通过经文的解渎,我们可得知西夏文《维摩诘经》译自鸠摩罗什汉译本。另外,本书对佛经中的专门术语进行了考源。
武威出土西夏文献研究
梁继红 著
2015年12月出版
ISBN:978-7-5097-7840-1
本书搜集整理武威出土的所有西夏文和汉文文献,采用先整合,再分类研究的方法,弥补了学界对武威西夏文献所作的个体研究的不足。特别是在释录西夏文佛经时,克服了现存文献残页内容支离和片段的缺点,与汉文佛经文献互相补充,得到了更加完整的西夏文佛经内容;同时,通过整合、对比,还厘清了西夏文佛经的多种版本及刊印、流传情况。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医药文献整理与研究
梁松涛 著
2015年8月出版
ISBN:978-7-5097-7868-5
黑水城出土文献数量众多,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其中西夏文医药文献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对这方面的整理和研究还不够。本书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对西夏文医药文献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西夏文医学文献的翻译,对适宜医方进行系统的筛选及临床应用;第二,西夏医学与周边民族医学相互影响关系的探讨;第三,从医学社会史的角度对西夏文医药文献进行研究。
王静如文集(上、下)
王静如 著
2015年5月出版
ISBN:978-7-5097-5042-1
本书是为了纪念已故著名的语言学家、历史学家和民族学家王静如先生诞辰110周年。王先生一生在学术上涉猎广泛,造诣极高。他长期从事语言学、音韵学、历史学和民族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汉语音韵,秦汉史,古代与现代少数民族如西夏、契丹、女真、突厥、回鹘、吐蕃、达斡尔、土家、苗等民族的历史、语言和文字,以及古代生产工具史等领域的研究成效卓著。他的论著中多有独到的见解,具有开拓性的价值,特别是在西夏研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西夏文《经律异相》整理研究
杨志高 著
2014年12月出版
ISBN:978-7-5097-6793-1
本书是西夏文与汉文两种语言对勘的整理和研究之作。全书包括三部分:“导论”部分全面分析、探讨了《经律异相》西夏文版本的重要价值;“《经律异相》西夏文校读、译注”部分对原文图版西夏文字的错讹、脱衍等现象进行了校读;“附录”部分提供西夏字索引、汉字拼音索引的词句索引,便于查阅和对照。本书不仅与汉文整理本相得益彰,而且还可以进一步订正汉文本的错讹,加深其理解。它的研究必将给元代西夏文大藏经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考古发现西夏汉文非佛教文献整理与研究
孙继民 宋坤 陈瑞青 杜立晖 等著
2014年10月出版
ISBN:978-7-5097-6474-9
本书主要是对考古发现的全部西夏汉文非佛教文献(包括俄藏、英藏、中国藏、日本藏)进行了全面整理和研究,共分为整理编与研究编两大部分。其中整理编是对文献进行的文书学整理,主要是释录和校勘文字,包括定名、题解、录文、标点、校记和参考文献等;研究编则是对整理编部分文献进行历史学研究,主要涉及西夏榷场制度、封爵制度、军事制度、官职制度等相关问题。
西夏文教程
史金波 著
2013年9月出版
ISBN:978-7-5097-4911-1
本书属于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西夏文献文物研究”系列,除概括介绍西夏历史和西夏文文献外,主要论述了西夏文字构造、西夏语音、词汇、语法,并解读各种类型的西夏文文献。其中有大量的例字、例词和例句以及大量文献图版。本书是作者集50年西夏文学习、研究的积累,并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编纂成的国内外第一部西夏文教程,具有开创性、前沿性和实用性。
策划:张思莹
编辑:张思莹
审校:柳 杨
注:本书目按照出版时间排列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