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书评】静止的文明唱不出快乐的歌 | 评《第五太阳纪》

作者:甲骨文

发布时间 2024-03-07 11:09   浏览量 1261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收到本书,第一印象是去找《中国天文考古学》《古代天文历法讲座》等几本书想一起凑个小主题阅读。翻页后才知道,它不是讲墨西哥文明中的天文历法,笔者被书名《第五太阳纪:阿兹特克人新史》误导了。


作者其人


作者卡米拉·汤森,1995年毕业于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2006年起就职于母校,是位杰出历史学教授。她专注于阿兹特克人的纳瓦语,教授的课程是以美洲早期文明为主,作品也多以原住民与新移民为中心。这里有她的TED演讲:The Aztecs: We Should Change Our Minds About the World's Villain.

她的这本书在Amazon的阿兹特克历史小类中排名第一。获得861位评价者4.6的高分。另外这部作品在2020年获得坎迪尔历史奖。
以下是她的作品集(名字源于谷歌翻译):
《征服后的土著生活:墨西哥殖民地的德拉克鲁兹家族文件》 (2021)
《第五太阳纪:阿兹特克人新史》 (2019)
《美洲原住民年鉴:墨西哥殖民地的纳瓦人如何让他们的历史永存》 (2016)
《今年:特拉斯卡拉-普埃布拉山谷的十七世纪纳瓦特尔年鉴》(斯坦福大学,2010)
《美洲印第安人历史:纪录片读本》(Wiley-Blackwell,2009)
《马林钦的选择:征服墨西哥的印第安妇女》(新墨西哥州,2006 年)
《风中奇缘和波瓦坦困境》(Hill & Wang,2004)
《两个城市的故事:共和党早期北美和南美的种族和经济文化》(德克萨斯州,2000)

这些书的封面:

本书能获奖的原因之一就是从阿兹特克人,这些中美洲墨西哥地区的原住民的角度(从13世纪到17世纪)去叙述他们自己的故事,而尽量少用后来入侵者西班牙人的材料。于是,我们听见了这个远古文明传来的低音鼓声。
没有地图的书让读者浑身难受。上图是特斯科科湖(Lake Texcoco),中间的特诺奇蒂特兰(Tenochititlan)就是墨西加人的发源地,原来是岛中的一个村庄,后来建成为邦国的首都。

城中的布局:
(阿兹特克的首都)
科尔特斯两次的入侵,进出城市的战斗大都发生在堤坝、堤道之上。在征服战争后,墨西哥城就在此重建。本书所有的内容都绕不开这个小岛。
殖民者排干了湖水。到了2017年,它只剩下城东的几小块盐碱地。
本书中也多次提及病毒对于原住民的多次伤害,以及导致的人口锐减。但也提及,当地西班牙殖民者奉着国王的命令对城市索取更甚的同时,延伸至更为广泛的乡村范围。这时增加的繁重赋税和劳役,是普通百姓在原先国王治下所没有承受过的重担。毕竟在阿兹特克王朝时期,松散的三邦国官僚系统的管理深入和细致程度是比不上此时远在大洋彼岸的费利佩所统治的世界。西班牙人带来基督教一夫一妻制更为平等的性别关系、传播能力更为广泛的语言和文字的同时,也把更为有效的税收制度和更大的人头税基数范围加在原住民后代身上。
文明从来都是双刃剑,带来一些人性光辉的同时,建立的强大经济基础是铺垫在更为广泛的普通民众所能感知的痛楚之上,尤其是殖民地的原住民,他们的向上反映的渠道更为狭窄和卑微。
本书的优点是采用原住民流传的神话,这些英雄被人们口口传颂,以及用纳瓦语写成的一百年多年的编年史。在西班牙殖民体系建立后,原住民后代使用西班牙语转述的、他们自己民族的西班牙语的记录(参见附录)。独有的视角展现了西方殖民者所欠缺或掩盖的历史真实,但作者没有把阿兹特克文明与其他文明进行比较,甚至与之前本土的奥尔梅克(公元前1500年开始,P43)、玛雅文明(黄金时代在公元250年左右)也少有提及。
看完本书花费的时间较长,因为其文明中没有跃出历史长河的闪亮人物。笔者想发掘阿兹特克文明的特点以及其灭亡带来的思考,而不是仅仅着眼于科尔特斯为冲淡其暴力行为而特意渲染的、阿兹特克人的血腥祭祀,以掩盖其在标榜的先进文明替代原始文明的进程中,所犯下的累累暴行。这不是一本单单角度独特、但流传后会流于媚俗的阿兹特克人的历史书。


第五太阳纪阿兹特克人新史


[美]卡米拉·汤森(Camilla Townsend)著

冯璇 译

2024年1月出版/89.00元

ISBN 978-7-5228-2380-5

反水投注网站 ·甲骨文



文明的杀手

贾雷德·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是绕不开的参考书,阿兹特克文明的经历正好沐浴了他书名中提及的西班牙殖民者的枪炮、天花病菌,以及两种文明所持武器装备的对比。他书中的插图10是由现代西班牙骑士展示的16世纪打败印加人的骑术,以及图11是当时西班牙士兵的钢刀是可以直观让读者感受殖民时期西班牙战士的武力以及装备的优势。他认为天花的杀伤力比可见的西班牙人的残忍对于原住民的高死亡率更负有责任。血型为B或O的人要比A血型的人对天花更有抵抗力,而在美洲原住民中人体的化学组成要比欧亚大陆简单的多。
他更多的列举是比科尔特斯入侵阿兹特克(1519年)更晚些的,弗朗西斯科·皮萨罗擒获印加帝国皇帝阿塔瓦尔帕(1532年)的过程。美洲比其他大陆要晚几千年进入农业社会,天然的动植物品种上相比较有致命的缺陷。最重要的是没有马,这种用于长途运输以及战争的驯化动物。只有狗,仅能做应急的食物。当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等病毒在与动物的频繁接触时,发生突变跳跃到人身上,这时久经病菌考验的欧亚大陆的民族更有应变的组织能力,个体拥有更多的变异抵抗力。而这些在阿兹特克等美洲文明中无法看到的,因此在第一波武力抵抗后,更因病毒的侵入而造成看似繁荣但虚胖的帝国人口受到死神镰刀的收割,阿兹特克帝国死亡近一半人口。而印加帝国在皮萨罗入侵前5年就被从巴拿马、哥伦比亚地区传入的天花消灭了很大部分的人口,连皇帝与继承人都相继死亡而陷入内乱。整个美洲人口在1492年哥伦比亚发现新大陆后,在一两个世纪内损失了95%的人口。
阿兹特克人处于农业文明的温水之中,如同后期清帝国面对的境地,不知危机已经从西边的海上蔓延而至。

静止的文明

与商朝文明类似,在阿兹特克文明之前的玛雅文明已经有成熟的文字,大约在公元292年。内容专门用于记录国王的重大事件以及战争和天象的记录。到了墨西加人建立帝国后,用了类似的象形文字,但没有玛雅人表音类元素的文字。主要用途也是祭祀时记录预言,官员进贡物品以及土地划分边界(P22)。民间多姿多彩的纳瓦语多是口头表演和传颂,被入侵后、在遗忘本民族特征前,二代以及之后的原住民后裔都用西班牙语通过表音的方式转录为文字,配以栩栩如生的图像。
书中介绍的墨西加人的历法有两种平行的计算方式(P53)。一种是太阳历,十八个月,每月二十天,最后加上五个恐怖的“空白”或“无名”的日子,共计三百六十五天。另一种是礼仪性日历,总分十三个月,每月二十天,共计两百六十天。两种周期在第五十二个太阳历结束时回到同一个起点,这五十二年就是一“捆”。14世纪中期,占领了一个无人认领的岛屿,有了一位 “特拉托阿尼” ——国王,于是 “特诺奇蒂特兰” 这岛就成了这群墨西加人崛起的地方,现代人称他们为阿兹特克人。(P62)
阿诺德·汤因比列出了十一个独立的文明,包括了中美洲文明,安第斯文明,他们与其他文明没有亲缘关系。本书中提及阿兹特克人相信宇宙曾发生过四次内爆,因为一位普通人——纳纳瓦特钦的勇气,把自己献给火中的神灵,才驱散黑暗、换来第五个太阳的照耀(P21)。汤因比《历史研究》书中列举了多个文明或宗教的世界观,下面是阿兹特克人眼中的世界。中间是现在的大地,红色标识的是四个逝去的世界,每个世界都有一位指导历史的神来代表:
《历史研究》插图本,彩图4
与其他遇到灭顶之灾的文明或宗教相似,阿兹特克人陷入对金字塔的崇拜,但没有智者出现,说出超越世俗的预言,以避免因世俗国王欲望膨胀而引来的灾祸。汤因比列举了以色列王国和犹太王国灭亡时,众多先知出现,警告世俗的国王。犹太人流亡巴比伦时,创造“会堂”这种新组织形式取代旧式的仪式。公元70年,耶路撒冷圣殿被罗马人摧毁,反而促使约翰兰·本·撒该改革犹太教。佛陀在原来混乱的时代,大彻大悟,把自己的精神体悟传给了自己的信徒(《历史研究》P505)。而本书中阿兹特克祭祀们在国王蒙特祖玛被西班牙人劫去后,所预言的大胜没有实现,造成更多观望的城邦倒向了西班牙人(P188)。
阿兹特克人物质文明达到农业社会顶峰的同时,并没有产生超越的精神,以审视世俗的行为。他们对于敌人或罪犯的刑罚,不曾改变过的进行血祭的行为牢牢把他们的欲望束缚在肉体之内,无法自拔,可类比的是古罗马康茂德死于血腥斗兽场的角斗士;尼禄摈弃师傅塞内加的教诲,天怒人怨下被愈发骄横的禁卫军所逼迫而自杀。
庆幸的是,在商文明中普遍存在的人牲行为,在周公手中终结和掩盖。中华文明诞生了《周易》文本以及孔子创建的儒家思想,让后世子孙走出不同于西方文明希腊-罗马模式。这里没有超越之神,但保留了人性中至善的求道方法。创造出农业文明人类最高点时,面对正在如雏鹰高飞的西方工业文明,明军在壬辰战争所展示的武力(大规模火绳枪和骑兵的运用),让我们渡过了16世纪潜在的危机。西班牙人占领美洲后,扩张到菲律宾,但鞭长莫及,无力再去叩开此时明朝的疆土。

跳出文明的循环

阿兹特克神话中的普通人纳纳瓦特钦,比聪明的智者特库西斯特卡特更有勇气跃入火焰,获得太阳的光辉,于是有了第五太阳纪的世界,后者成为了月亮(P47);口述历史中,怯懦的盾花(名字是充满勇气的奇马尔索奇特)迸发出被踩入泥地的奴隶所残存的怨气,献祭了自己,鼓舞起自己族人的不屈之心(P37),于是下几代族人逐步站稳脚跟,开创了新的帝国。但这里有个疑问,为什么不是更有智慧、或更有力量以至于更有选择权的学者或勇士去献祭自己的生命?
他们的文明缺乏像苏格拉底饮下毒芹(恕笔者一再引用),文天祥过伶仃洋、去大都慷慨赴死这样能引发后世价值观的思考的事迹,其中蕴含着可以作为文明榜样的无穷力量。于是乎当最初南下流浪的墨西加族人,在经过七百年前玛雅文明的被废弃的城市和特奥蒂瓦坎金字塔时,他们的祈愿仅仅是再建筑起类似的更高、更多的金字塔,而不去思考消失在密林中玛雅文明衰败的根本原因。
没有思索宇宙、人性,并探究深入到至善的“上帝”、“涅槃”或“道”,仅仅满足于后世在“特诺奇蒂特兰”城中金字塔顶上的大神庙供奉了雨神(农业上的风调雨顺)和战神(利益争夺的不断胜利),无数鲜血的献祭与其说是为了明天太阳的照常升起,不如说是祈祷王室江山的地位永固。这些死于黑曜石上的生命全然没有憎恨与愤怒?
纪录片《阿兹特克:消失的金字塔》
贾雷德·戴蒙德《枪炮》一书的第四章中提及在他十多岁时,遇到一位彬彬有礼的黑脚族印第安人,竟然在酒后失态咒骂把白人主人“从瑞士带来的船”。戴蒙德以为几个世纪前新移民对原住民的大屠杀仅为历史书上的内容,没有想到仇恨会延续至今。他的著作可以解释美洲文明的迟缓,但无法冲淡现代原住民后裔依然敏感的挫败感。
黄仁宇阅遍浩如烟海的《明实录》,写成薄薄一本《万历十五年》,仅把视线停留在1587年这悬空于中华帝制辉煌最高点、无比平凡的一年。法国史学家皮埃尔·古贝尔耗费十年时间以计算教区登记的洗礼和死亡人数,浓缩为其著作《路易十四和两千万法国人》中的第一句话:“1966年,出生时预期寿命接近或超过70岁。而在1661年,人的寿命能超过25岁吗?这些惊人的数字表明,当时,正如坟墓是村庄的中心,死亡也是生命的中心。”(《记忆之场》P60)我们还有多少新的史学观念能颠覆固有的、标签式的认知习惯,让史学发展出新意来?
法国皮埃尔·诺拉在“年鉴学派”“心性史”之外,用两个词汇(场所”Lieu”和记忆 “mémoire”)创造出“记忆之场”的新流派。他认为一部史书、一处遗迹或一座纪念碑都是一个容纳各类口述史、经典史学研究的空间。各类民族史都将在被压抑的浩瀚历史长河中,被后世所重拾、重塑,以此改变当代人的一贯认知。对于美洲原住民后裔来说,其所处社会的边缘化,让他们有冲动去史料中检索并重焕自身民族的起源,恢复当下族群记忆与历史中辉煌帝国的崇高地位之间的联系,用传说与编年体史诗中不屈的英雄的名字,鼓舞自己的群体去争取身边其他民族的承认与认同。而我们所处的年代,正是这“记忆的暴政”所持续的时代(《记忆之场》P75)。对于本书来说,作者颠覆西语传统史料的目的达到了。
当基督教堂耸立于化为废墟的金字塔之旁时,从金字塔建筑上拆下的基石,构建了新的荣耀。我们知道这是一种宗教征服新大陆的力量宣誓。
纪录片《阿兹特克:消失的金字塔》
转向当代。为1889年世界博览会,并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古斯塔夫·埃菲尔提出一个工业化的铁塔,选址构建于战神广场,把各种中世纪的地标建筑都踩于脚下。两年多后,巍峨的铁塔犹如玛雅人、阿兹特克人面前的金字塔,无尽地展现出现代钢铁工业的力量。更多的争议只是让它系上繁华绚丽的话题裙带,让它名声更为远播。如同让旧约中没有建成的巴别塔成真,埃菲尔的塔尖化为一种新的法兰西民族及国家的图腾,它成为工业文明下法国的地标。希特勒在占领巴黎后,无法登上塔顶,因为所有电梯都被彻底破坏。在他第三帝国失败的前夕,下令炸毁所有的巴黎地标建筑,他没有成功。埃菲尔铁塔与凡尔赛宫、凯旋门等古迹一起,印入法国人心中。就算毁灭,只要国家一息尚存也会重建。
埃菲尔铁塔
人类热衷于创建高楼,过去农业文明时期是宗教般的雄性崇拜,过渡到工业文明时代,就是国家科技力量的展示。美洲原住民的血祭行为换为西方文明对殖民地黄金、白银的攫取只是更为隐蔽的、掩盖在上帝名义下对财富的世俗贪念,却没有本质区别。现实世界因二元理念引发的“不在餐桌旁,即为菜单上”的国家关系,在核子时代需要再次提升精英们的哲学理念才能避免这第五太阳纪的覆灭,这关系到全人类。
因此,如果视本书仅为美洲原住民少数裔发声的目的,这太过局促。把诺拉的“记忆之场”仅视作一种颠覆现代人的史学理念与写作方法,那就太过可惜。把他的“场域”扩张到整个文明历程,包含过去的四个或因冰川期或因大洪水而造成文明退化的太阳纪、现在甚至未来的所有人类的认知,我们审视着历史的池塘水底,那里有着死去的文明印迹、逝去的人类思想。它们成为池塘中固态的石头,但可以透过被强力阳光扭曲的水波光影而为人所见,我们这些站在岸上的人,是否能有恒定的心去认清这水底蔓草、水面折射率的变换,伸手拨开水面上的迷雾,找到这被阿兹特克人所认为的地球最后一个太阳纪——第五太阳纪中的,包含你我以及子孙后代、贯穿寰宇存在着的“记忆之场”里蕴含的所有真知?
试着去回答作者在第68以及315页中的疑问,那位名叫伊兰奎伊特,又叫“老裙妇”的女性,究竟与第一位国王——阿卡马皮奇特利是什么关系,夫妻?父女?

以《周易》的文本去解开心头疑问。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上六,比之无首,凶。《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六四,外比之,贞吉。《象》曰:外比于贤,以从上也。

直译:
地上有水,比卦。前辈们建立了万国之邦,亲近诸侯。
比卦:吉祥。有原始巫术,广阔长久地占筮,没有咎害。野蛮的方国来临,拖最后的最凶悍。
^上六,亲近地聚集却没有领袖,凶险。这样会造成没有目的性的。
上六的聚集地“特诺奇蒂特兰”却没有领袖,这样的族群没有方向性,是有凶险的。(持续七个月)
*六四,外部人员亲近与我,占卜吉祥。外来人归服与贤能,是为了让他顺从。
六四外部族群的姑娘亲近于我们的贤人领袖——阿卡马皮奇特利,是为了让他听从库尔瓦首领的命令。(持续七个月)

解释:
盾花一族是属于最后一批离开北美西南部的(不宁方来,后夫凶),因战乱、干旱而宁愿穿越广阔沙漠,去寻找南方肥沃土地的族群(P35)。漂泊的族人不停投靠先来的占据沃土的各个族群(建万国,亲诸侯),出卖自己的武力和技能。1299年,盾花面对被俘后的羞辱,她甘愿自焚以唤醒族人反抗库尔瓦人的勇气。于是他们墨西加的勇士们不再畏惧,势不可挡。
他们终于在无人岛“特诺奇蒂特兰”找到一块根据地(地上有水,比),但没有族长主持祭祀仪式(比之无首,凶),不知道发展方向(“比之无首”,无所终也)。他们选出了年轻又聪明的领袖,阿卡马皮奇特利。他化敌为友,娶了附近更为强大库尔瓦族长的女儿伊兰奎伊特(外比之,贞吉),虽然他们知道这是库尔瓦族长想通过联姻影响墨西加人(外比于贤,以从上也)。但他们还是很高兴,因为墨西加人不再飘泊,有望宗庙兴起,种族得以延续(吉。原筮,元永贞,无咎)。

小轩窗,正梳妆。(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公元1075年)
也许她活得比丈夫更久,幸有对他的思念一直慰藉着她,以至于“老裙妇”在纳瓦语编年史中占据了更多的篇幅和争议。
嘿,这道是无晴却有晴的第五太阳纪。




关于《第五太阳纪:阿兹特克人新史》一书

更多信息请点击
沉默的阿兹特克人|甲骨文新书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