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独异性社会丨译著联合书单,2024年2月推荐
作者:索恩thornbird
发布时间 2024-02-28 10:26 浏览量 1314
“译著联合书单”的前身为“我是编辑我推荐”,自2018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介国内的优秀译著类新书。书单由社科文献出版社旗下品牌“索•恩”发起,力邀国内众多知名出版机构和品牌参与,定期整理发布,向读者推荐有料、有趣、有颜值的翻译作品。此外,我们也欢迎更多阅读类自媒体加入到这项工作当中,期待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将译著联合书单建设成为一个连接译者、编辑、媒体和读者的知识共享平台,更好地享受阅读带来的愉悦。
当今时代,普通的、规范的东西
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独异性社会:现代的结构转型(精装版)
[德]安德雷亚斯·莱克维茨 ∣著 巩婕 ∣译
索•恩丨反水投注网站
2024年1月
索·恩编辑燕羽推荐
公号ID:thornbird2018
威廉·布莱克:永恒日出的想象世界
[美] 利奥·达姆罗施 ∣著 程文∣译
反水投注网站
2024年3月
[加拿大] 雷勤风 ∣ 著 许晖林∣译
从 1890 年代到 1930 年代,中国人对“可笑”的思考和谈论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本书将关于“笑”的文化表达分成五种:笑话、游戏、诟骂、滑稽和幽默,展现了这一时代日常生活中的喜剧特质,呈现了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为我们所忽视的面向,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喜剧文化对当下汉语表达的持久影响。
北京大学出版社媒体运营包丽娟推荐
公号ID:pku-press
批判理论与当代资本主义危机
[德]海科·菲尔德纳、[意]法比奥·维吉 ∣著 许娇娜 黄漫 ∣译
这个时代是一个危机时代,我们正经历着资本主义的历史性崩溃,这种历史断裂的新颖性与深刻性不容低估。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再次打破了资本主义无限增长的幻象,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再生产体制已经抵达其内在固有的历史极限,资本价值增殖动力下降在种种方面呈现出症状,这些都表明资本主义正在走向穷途末路。
这是一部思考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学术力作。两位作者运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批判和拉康的力比多经济批判,对2008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性质、原因和后果进行了阐释与分析,对作为现代社会无意识矩阵的价值形式加以批判。本书结合马克思和拉康互补的双重视角,阐明资本主义矩阵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模式,不仅解构了资本无限增殖的神话,还彻底批驳了资本主义作为社会再生产模式的逻辑性、合理性以及表面的一致性,使其构成性的扭曲与历史局限性更加鲜明地呈现出来,从而指导人们认识当下危机并采取行动。本书是东方出版中心“批判美学与当代艺术批评丛书”之一,由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求是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杰、国际著名美学家阿列西·艾尔雅维奇主编。
张萌∣著 史可鉴 ∣译
一艘艘木筏顺流而下,将长江中上游的木材运送到下游城镇。林农、地主、伐木工、船工、牙行、钱庄、榷关,以及商帮与行会,组成了一个跨区域的庞大市场……通过木材的贸易与再生,森林仿佛“流动”起来,满足了整个清代中国的房屋、桥梁、舟车建造等需求。
本书讲述了这个庞大的市场如何运作,揭示了清代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奥秘。国家与市场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利用如何适应?清代森林的市场经济蕴藏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光启书局编辑推荐
公号ID:luminairebooks
如何批评艺术
[美]特里·巴雷特 ∣著 徐文涛 邓峻∣译
[德]迈克尔·富尔 ∣著 王丹丹∣译
K-Pop是一种文化,更是一项产业。从偶像塑造到音乐制作,从市场营销到文化政策,每一个因素都在K-Pop的崛起中发挥它的作用。在K-Pop的舞台上,政治和经济不曾缺席,全球化和民族化相互交融又彼此对抗。K-Pop背后的故事,可以比它本身更精彩。
[美] 约翰·里特∣著 胡燕娟∣译
[德国]格奥尔格·齐美尔∣著 张丹∣编译
[英]琳达·科利∣著 侯奕茜∣ 译
焚身以火:第四次中东战争与莱昂纳德·科恩的救赎
[以]马蒂·弗里德曼∣著 高冀蒙 | 译
乔治·钱纳利(1774—1852):一位印度和中国沿海的艺术家
[英]孔佩特∣著 刘艺 | 译
钱纳利的职业生涯被作者置于当时的大历史背景下进行研究,那是东印度公司叱咤风云、中国沿海与世界贸易欣欣向荣的时代。平房、轿子、动物、疍家人、舢板、街头熙攘的摊贩……这些元素所构成的社会被钱纳利深深喜爱,并被其描绘得引人入胜。孔佩特旁征博引,再现了钱纳利这位创作颇丰、极富天才而又饱含争议的艺术家颠沛流离的一生。
[英]罗伯特·毕可思 ∣著 郑植 苏喜枝 | 译
本书完整地阐述了太古集团的历史脉络、家族嫡系、商业策略、突破困境的历程及领导人们在各个历史时期对社会和人生的所思所想,是一部贴近近现代生活的历史实录,对于当前的读者了解近现代商业规律和当前经济发展前景有着很强的实用价值。
乔治·杜比∣主编 吕一民 沈坚 黄艳红 等 | 译
这本书并非传统以政治、经济、军事为主的通史,而是一部文明史,一部文明形成史,在政治、经济之外,关注社会、人口等方面的结构和变化。作者认为,王朝更替或者战争胜败只是表面的动荡,“推动历史发展的深层动力当在别的地方,亦即在生产力的开发,以及权力和财富世世代代在人们之间进行分配时采用的方式之中。”
红酒帝国:市场、殖民地与英帝国兴衰三百年
[美]詹妮弗·里根·列斐伏尔∣著 陈婕 | 译
本书通过梳理英属殖民地葡萄酒酿造史,以及殖民地与英国之间源远流长的贸易关系,讲述英国三百多年的殖民扩张史,展现两次世界大战前后英国与其殖民地在力量对比、地位关系上的变化,以及英国消费市场由精英垄断转向平民化、大众化的历程。
拯救弗洛伊德
[美]安德鲁·纳戈尔斯基 ∣著 陈功 | 译
[美]卡梅隆·林·麦克唐纳∣著 杨可 | 译
本书校正了对于有酬家庭雇工的典型理解,阐明了当代女性对母职和雇佣策略的理解,揭示出家庭与社区、居家与工作、爱与金钱之间不断变化的边界。其英文版出版十年来好评如潮,被誉为“工作和家庭生活领域的学者的必读之作”,而中文版的出版更将为相关研究提供极具价值的研究范本和理论启发。
圣殿骑士的日常生活
[英]海伦·尼科尔森∣著 欧阳瑾 | 译
[美]玛丽·路易斯·罗伯茨∣著 熊依旆 | 译
本书讨论了士兵在战场上的听觉、嗅觉、味觉和第六感,勾勒出了一个影像资料无法涵盖的战地场景,通过叙说士兵“肮脏的身体”,士兵的战壕足病情,士兵受伤时的感受、态度和阐述受伤的方式,以及士兵对待尸体的态度揭示了战争的反人性本质。
[日] 香川知晶∣著 吴震 杨西寒 | 译
治疗无望时,是否有权选择安乐死?患有先天重疾的婴儿是否应该生下来?如何正确看待代孕?你愿意捐献器官吗?……随着医疗技术进步而出现的对生命伦理的拷问,是与我们的生命息息、无法回避的拷问。作者在书中针对十四个生命伦理难题,介绍了一系列引人入胜的经典案例,这些案例或悲情、或无奈、或绝望,而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又引发了我们对于生命、生老病死的深入思考。中国生命伦理学泰斗邱仁宗教授审校作序、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王一方教授作序推荐,共赴一场发人深思的生命伦理探索之旅。
[美]潘戈∣著 童群霖 邓欢娜 | 译
在作者潘戈看来,孟德斯鸠的写作中不仅有对自由的推崇和对封建专制的否定,其中也同样分享着他的反对者对启蒙精神泛滥的担忧和对启示工具性价值的体认;然而,孟德斯鸠的理性理论构建在根本上是反启示的,他认为对启示的解构是建设以理性为核心的自由主义现代性的关键步骤。
[英]海伦·鲍桑葵∣著 吴安新 等 | 译
本书为社会活动家海伦·鲍桑葵为其夫伯纳德·鲍桑葵撰写的小传,较为详细地记录了鲍桑葵的一生轨迹及其思想发展。伯纳德·鲍桑葵是20世纪英国观念论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形而上学、逻辑学、政治哲学、美学、社会政策等诸多领域撰写了大量作品。然而由于分析哲学的崛起,伯纳德·鲍桑葵以及这一运动很大程度上已被遗忘。本书对于我们理解鲍桑葵、英国观念论乃至20世纪初英国哲学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语言教学材料研发(第二版)
[英] 布莱恩·汤姆林森∣主编 陶友兰 崔燕 王珍珍 杨星君 | 译
本书立足全球视野,从教材评估与改编、教材研发的原则与程序、针对目标群体的教材研发、特定类型教材的研发、教材研发与教师培训等五个方面,探讨了英语及其他语种教学材料研发领域中的重要议题,既有对当前研究热点的思考,又有对该领域未来发展的展望。同时,主编还对每一方面的议题进行总结,提出批判性见解以及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本书可作为外语教师培训课程和应用语言学研究生课程的教材,同时也可为广大语言教师、应用语言学领域的研究者、相关出版机构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对话录
[英]大卫·休谟∣著 张连富 | 译
《对话录》是大卫·休谟的一部宗教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79年。该书的主题是驳斥当时流行的两个宗教假设,即宇宙设计论和正统的天启论。这两个假设试图把宗教真理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休谟通过对它们的驳斥而动摇了整个宗教的理性根基。该书采取了对话体的方法,共设置了三个角色,分别是设计论者克里安提斯、天启论者第美亚和代表休谟本人思想的斐罗。整个对话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设计论的驳斥,第二部分是对天启论的驳斥,第三部分是斐罗对自己的宗教怀疑主义的深情告白。对话体的方式一方面让作者可以“放肆”而深入地探讨当时危险的主题和观点,另一方面可以让不同的立场在相互驳难之中充分显示自身。虽然整部著作都在贬抑理性,但它却散发着浓厚的理性气息。
李洋∣主编
宣言由众多著名导演、影评人、电影理论家撰写,几乎记录了一部用文字和观念谱写的电影史,同时也展现了这些电影人的呐喊和激情、焦灼与困惑、爱恨与理想,是一本影迷不可错过的书。
[英] 保罗·阿德勒∣著 刘仲良 | 译
本书提出的资本主义通往社会主义的道路不但具有理论的可行性,而且有着实践例证的支持,是具有可操作性的现实路径,也将是未来西方国家的大势所趋。
[日]林俊雄∣著 朱振宏 | 译
《游牧国家的诞生》共分为六章,林俊雄教授结合中西文献史料和19世纪以来欧亚草原所发现的骑马游牧民遗留下的墓葬遗址出土文物等最新的考古学资料,完整地探讨了骑马游牧是如何诞生、建立国家的,以及骑马游牧民在丝绸之路上对东西方文化交流所起的作用与影响。本书内容深入浅出而不失学术性,适合作为认识欧亚草原游牧民族历史发展的入门级读物。全书结构清晰,语言平实,同时附有不少图片及表格,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图书内容。
基督教史
[英]迪尔梅德·麦卡洛克∣著 朱伟斌 | 译
本书作者行文的足迹遍及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3世纪的印度、7世纪的大马士革以及20世纪的旧金山、韩国。他是“游历”最广的基督教历史学家之一,他所传达的地域感与他所传达的思想力量一样引人注目。他以不同于前人的方式介绍了基督教历史的发展。这是第一部真正的基督教全球史。
生活中的意义
[美]苏珊•沃尔夫∣著 陆鹏杰 | 译
什么样的生活才值得一过?什么东西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本书为当代著名女性哲学家苏珊•沃尔夫的代表作,作者以分析哲学的方法,对“人生意义”的内涵做了抽丝剥茧的阐释,为我们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提供了非常有用的视角。作者结合大量生动的案例来介绍自己的哲学观点,极具感染力又很务实,说理清晰、深刻。全书深入浅出,译文精准流畅,能让大众读者充分领略哲学思考的乐趣。本书曾被列为普林斯顿大学新生指定读物,为近20年英语世界关于“人生意义”这个话题引用率最高的哲学书。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