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书讯】年度盘点 | 文学2023年度书单(上)

作者:人文万象

发布时间 2024-01-31 09:12   浏览量 747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当文字以媒介的方式,用来表达对客观世界和主观的认识时,其方式和手段,不单单是具有记录性质,而且还被赋予思想和情感,具有了艺术之美。这种文字便可以称谓文学。


文学不仅是诗意的主观表达,还是客观文化的呈现,它可以穿透时空展现人们的生活。在文学营造的世界里,我们感受艺术,提升自审美,促使我们在社会文化发展中认识自我。


本期万象君为读者整理了反水投注网站 2023年与大家相见的文学方向的21本图书,类别涵盖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学通论,让我们以书为鉴,与书为友,一起探寻文学的美好。


中国古典文学




汉赋篇名分歧考辨


彭春艳 著

2023年12月出版/128.00元

978-7-5228-2300-3

反水投注网站


《汉赋篇名分歧考辨》对203篇456例汉赋篇名分歧展开考辨,并总结异名为六类:据文命篇、简全差异、文体混融、换词命篇、字形差异、避讳。误名考辨为五类:乱、讹、倒、脱、衍。另附汉赋作者姓名分歧、赋著作权分歧、其他体裁作品归属汉赋考辨。


经考辨得出:一赋多名是汉赋流传过程中的常态,只认定一个篇名正确而其他均错误的观念及做法需修正。汉赋篇名分歧率高,分歧类型复杂。汉赋作者名下赋作篇名分歧程度一方面与汉赋作者赋作创作量及赋作存佚多少有关,另一方面与赋作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相关。分歧名产生与汉赋本身(汉代文献命名特点、汉赋篇名生成规律、汉赋作者身份)及流传过程(流传时代背景、流传参与者、流传概率)相关。


本成果试图为汉赋研究提供完整的、全面的、可靠的文本文献资料,利于推动汉赋、汉代文学研究,甚至对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均有意义。




六朝佛教灵验类小说研究


谷文彬 著

2023年10月出版/128.00元

978-7-5228-2364-5

反水投注网站


六朝以来,佛教为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人士所接受,其所承载的佛教文化亦对当时的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突出表现为在志怪小说中衍生出以“称道灵异”为主旨的佛教灵验类小说。然而,作为唐前小说的一个重要类型,佛教灵验类小说在以往中国小说史的研究中却相对薄弱。本书通过史学、宗教学与文学的相互渗透和沟通,从一个新的视角研究六朝佛教灵验类小说,紧紧围绕《观世音应验记三种》,从分析个案入手,具体论述这类小说生成的历史语境、文体特征、美学意蕴、成书过程,探讨此类小说与佛教信仰、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归纳了此类小说在小说史、宗教史、社会史上的意义及影响等议题。本书视野开阔,引证繁富,考订精到,对材料与观念多有开拓,对于深入开展唐前小说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诗经》学在元代的经学转向研究


曹继华 著

2023年5月出版/129.00元

978-7-5228-1308-0

反水投注网站


元代《诗经》学是观照和理解经学变革的一个切入点,而由于长期被“羽翼朱传”和“积衰”等标签所遮蔽,其价值尚未被学界深入挖掘。


本书关注元代《诗经》学著述“经史互证”“经传辨析”“诗序变改”等注释策略,概括出诸如训诂与义理相结合、易学与心学融入经学阐释、经学区域性特征凸显等元代《诗经》学的宏观实质,探寻其在经学与哲学实践层面的表达范式。


本书在学术考辨及观念转型的多维空间中,从共时性与历时性视角揭示自“经说”到“说经”、自“朱说”到“己说”的变化,探知元代逐步增强的“疑经改传”意识以及区域经学“同质异构”的倾向,进而理解元代《诗经》学经朱学激发之后的转进及意义。




东亚《诗经·豳风·九罭》文献汇纂


李雷东 编著

2023年12月出版/198.00元

978-7-5228-3007-0

反水投注网站


本书辑录中国、日本、韩国现存唐至清代《诗经》注释和研究著作近二百种,从中梳理出《诗经·豳风·九罭》篇的注释,分总说、句解、章旨、集评四部分分类汇解,并加按语,以便读者能据此书检索查找《诗经·豳风·九罭》篇由唐至清的注解和研究成果。该书既具有文献价值,又具有学术思想史价值。




六朝骈文文体研究


陈鹏 著

2023年1月出版/128.00元

978-7-5228-1021-8

反水投注网站


作为“一代之文学”,六朝骈文是六朝文人多层面文化生活的一种载体,具有不可忽视的功能和价值。六朝骈文形式上的创新因素,比其表现的内容更为独特,在文学史上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本书旨在从文体学的角度出发,广泛吸取古今中外文体学研究的成果,对六朝骈文进行历史描述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研究;力争在总体把握的宏观视野之下,细致考察六朝时期各种文体的具体骈化进程和艺术得失,兼及对文学批评和文化思想的整体考察,同时借鉴和吸收语言学、音韵学的研究成果,将对六朝骈文名家的探讨与对骈文文体特征的研究结合起来,以期为深入认识六朝骈文发展的内部规律及其文体功能提供新的视角。




风骨兴寄

唐宋散文十二讲


高璐 著

2023年11月出版/79.00元

978-7-5228-2406-2

反水投注网站


唐宋时期散文名家名作迭出,呈现出极为繁荣的创作局面。本书以“唐宋八大家”为主,通过对诸多唐宋著名散文作家作品进行讲解与赏析,介绍该时期散文发展脉络、作家的创作情况,以及各流派之间的继承关系和独特风格。本书撰写秉持求真与务实两大原则,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吸收现有研究成果,以时代和人物为线索,分为十二讲,每讲下设若干小节。各讲之间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形成了合理的结构体系,既具有贴合专业特点的优势,又能够满足当下社会大众了解古代文学知识的需求。




流浪的诗歌与山河

唐代西南流寓诗歌及其传播


丁红丽 著

2023年11月出版/98.00元

978-7-5228-2226-6

反水投注网站


“流寓”是人类历史上常见的生存状态,也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主要创作者,中国古代士人出于种种原因,常常不得不进行千里迢迢的流浪和迁移。当他们历经数月甚至数年的旅途艰辛,见识到迥异于家乡的风物景观和社会习俗时,其内心产生的震荡是巨大和深刻的。在自然环境、生存状态骤变的双重压力下,他们创造了大量的文化精品。同时,漫长的行旅体验与寓居异地的文化创作客观上促进了地域间的文化传播,加强了文化的跨地域融合。


本书聚焦于唐代西南地区的流寓现象,在梳理唐代西南地区地理交通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诗人们的行旅经历与诗歌创作情况,缕析了唐代流寓现象的形成原因、流寓者的生存状态、流寓诗歌的传播情况,以此探索了流寓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




苏轼文学作品的英译与传播


徐华 著

2023年12月出版/158.00元

978-7-5228-2332-4

反水投注网站


宋代文学家苏轼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人格魅力与文学艺术成就具有跨越时代的重要价值。本书以苏轼的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翔实的第一手中英文资料进行全面地搜集、整理、归纳与研究,从全新的视角探讨了19世纪以来苏轼的诗词文在海外的英译、研究及传播轨迹。运用文学、文献学、语言学、译介学、文化学、传播学等理论,力争多视角、跨学科地将历史、译本和传播紧密结合,探究海外汉学家英译苏轼文学作品的特色与得失,分析苏轼形象在海外的流变原因。本书兼顾中外,视野开阔,力求为学界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海外传播提供新思路,对实现中外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也提供了借鉴。




曾巩文学研究


于晓川 著

2023年9月出版/128.00元

978-7-5228-2395-9

反水投注网站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两章,梳理曾巩诗文集版本情况,对宋、元、明、清曾巩诗文集结集、流传过程及《曾南丰先生文粹》《南丰曾子固先生集》《元丰类稿》等版本情况进行辨析;下编四章,考察曾巩文学研究中较为重要的问题。第三章从曾巩较为重要的交游入手考察其文学思想的形成;第四章探讨“道”作为曾巩文学的核心范畴的具体表现;第五章对曾巩文章积学储才、师法经典的法度和典范之处进行分析;第六章重点关注曾巩诗歌,通过解读“穷人之辞”的命题与寺庙题材诗歌,探究其士人心态。




理学官方化与宋季诗文嬗变关系研究


邓莹辉 著

2022年12月出版/158.00元

978-7-5228-0934-2

反水投注网站


理学官方化是中国儒家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对宋季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甚至一定程度改变了文学发展的历史走向。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道德义理作为宋季诗文阐发的主要内容,“以诗证道”“借诗悟道”成为理学诗人的自觉追求;二是在接受朱子“文从道出”理论的前提下,修正早期理学家“文以载道”的工具论,强化“文本于道”的诗学观念,给予文一定的存在价值;三是反对雕章琢句,主张浑然天成、肆笔脱口的自然平淡风格。宋季理学借助所拥有的文学权力对传统诗文的改造,一方面进一步强化了宋诗重议论说理的特点,将其推向思想的新高度;另一方面也损害了诗本应具备的文学色彩和审美价值,成为“语录讲义之押韵者”。本书力图真实还原宋季诗文的历史现场,客观评价理学诗文的文学价值,探寻“理学兴而诗律坏”的内在原因,揭橥宋季诗文的文学史意义。




明代永乐时期历史事件与文学研究


党月瑶 著

2023年10月出版/128.00元

978-7-5228-2471-0

反水投注网站


明初历史事件频繁发生,永乐年间有靖难、北征和迁都三个核心事件,其间还有因太子朱高炽与皇子朱高煦权力斗争引发的政治风波。这些事件成为研究永乐时期历史事件与文学关系无法绕开的节点。本书从永乐时期靖难、北征和迁都三个历史事件出发,考察中央官员及相关人员的人生轨迹、文学创作与心态书写,在此基础上审视永乐时期历史事件对明初文坛格局与文学发展的影响。




冯梦龙文艺思想研究


韩亚楠 著

2023年1月出版/98.00元

978-7-5228-0862-8

反水投注网站


晚明著名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的文艺思想散见于其各种题材的作品中。本书对冯氏零散的文艺思想做了较为全面的搜集与整理,进而结合晚明时期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总结、探讨其文艺理论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冯氏文艺思想不仅指导其本身的文学创作,还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后人持续学习与研究。




重审中国古代文学传统

《红楼梦》中的互文性


[美]吴逸仙(I-Hsien Wu) 著

佟静 译

2023年5月出版/69.00元

978-7-5228-0126-1

反水投注网站


《红楼梦》作为一部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它立足于中国绵长深厚的文脉,在与前世文本的对话中创作、创新,同时折射出古代文学共享的的文化语境和话语体系。本书借助茱莉亚·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分析了这部文学经典与之前文学作品的关联,以及之前文学作品的象征符号是如何在这部书里重新分配的。




义理与考据之间

清代王文诰苏诗整理与注释研究


赵超 著

2023年2月出版/128.00元

978-7-5228-1498-8

反水投注网站


清代涌现出了多种高质量的苏诗注本,其中查慎行注、冯应榴注、王文诰注最负盛名。王文诰在前注基础上撰有《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主要包括《编年总案》四十五卷,《编年古今体诗》四十五卷,《帖子口号词》一卷,《两宋杂缀》一卷,《苏海识余》四卷,等等。孔凡礼先生点校的《苏轼诗集》即以王文诰的《编年古今体诗》为底本,已成为今人研究和学习苏诗的重要注本。本书主要围绕王文诰苏诗注展开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力图阐明王文诰在苏诗整理、编年、注释、评析等方面的成绩与特点,同时对王文诰注与冯应榴注、查慎行注之间复杂的关系进行深入剖析,并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




直隶女诗人著作辑录


韩荣荣 陶承昊 编著

2023年12月出版/298.00元

978-7-5228-2640-0

反水投注网站


本书所收为中国古代直隶地区女诗人的文献资料,“直隶”地区范围参考清代所称,主要包括今北京、天津及河北等地。本书以地域为目划分章节,按照直隶北部、东部、中部、南部排列,同一区域内以诗人生活时代先后为序。诗人籍贯以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及麦吉尔大学图书馆“明清妇女著作”数字档案与数据库为主要依据,著述以明代锺惺《名媛诗归》,清代恽珠《国朝闺秀正始集》《国朝闺秀正始续集》,徐世昌《晚晴簃诗汇》,今人所编《清代闺秀集丛刊》《清代诗文集珍本丛刊》等为主要参考。




古典戏曲与民俗镜像


彭恒礼 著

2023年3月出版/168.00元

978-7-5228-0655-6

反水投注网站


戏曲艺术的视听特点决定了戏曲的影像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戏曲剧本构成了另类形式的“民俗志”——“戏曲民俗志”。古典艺术中的“民俗镜像”集中体现在民间信俗、巫术与仪式、婚俗、节俗、民俗语言等方面,以民间信仰习俗最为典型。戏曲的这一特征回答了古代戏曲的演出形态为何主要集中于神庙演剧和祭祀戏剧。戏曲是活态的风俗画、百姓的艺术史、人民的精神史诗。

文学通论




穆木天晚年翻译手稿研究


孙晓博 著

2023年2月出版/168.00元

978-7-5228-0998-4

反水投注网站


穆木天晚年翻译手稿是穆木天留给后世的一笔丰厚遗产,是不可复现的弥足珍贵的文化遗存和翻译记忆,具有鲜明的文献史料价值、学术研究价值、艺术观赏价值。本书使不为学界所熟知的穆木天晚年翻译手稿第一次系统地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从手稿出发,重新梳理新中国外国文学学科(东方文学学科)构建史,阐发俄苏文学批评在中国的传播途径与影响方式,解析穆木天的生命轨迹、精神向度、书写品质,以及穆木天“翻译家”身份的构建与确认。





中国古代文论专题讲读


党月瑶 熊湘 著

2023年6月出版/128.00元

978-7-5228-1811-5

反水投注网站


本书锁定的中国古代文论专题讲解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其一为重要概念,如“文”“诗”“言”“象”“意”“脉”等;其二为重要话题,如“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发愤著书”等;其三则是重要文本,如曹丕《典论·论文》以及刘勰《文心雕龙》之《序志》《原道》《神思》等。


作者在吸收学界新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作品的话语构成和意脉流动为视角,将理论分析和文本细读有机结合,用一种超出以往概念提取与字词训释的新解读方式,层层递进地揭示上述重要概念、话题、文本生发的文化背景、论述内涵及其发展脉络,加强、更新或纠正学界以往对某些重要的中国古代文论思想的理解,值得一读。





异域新知与传统新探

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论集


陈水云 等著

2023年7月出版/168.00元

978-7-5228-1700-2

反水投注网站


本书聚焦学术史研究,主要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一是从地域角度,关注作为中国文化“他者”的欧美汉学界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所提供的新知识;二是从专题角度,考察以往少受关注的学术话题,特别是港台地区在清诗、清词、八股文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三是从研究者角度,对现当代部分学者的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进行再检讨,重新确定其历史地位与学术贡献。全书涉及历史、地域、文体、性别、民族、学者等内容,既是一部现代“学术片断史”,也是一部现代“知识生成史”。





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


王启涛 贡保扎西 主编

2023年3月出版/128.00元

978-7-5228-1137-6

反水投注网站


《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是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主办的论文集,囊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献学、文艺学、比较文学等学科,共收入论文23篇,主张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坚持科学性、建设性原则,鼓励学术创新。





诺贝尔文学获奖者的文本解读


张冬梅 著

2023年3月出版/89.00元

978-7-5228-1471-1

反水投注网站


《诺贝尔文学获奖者的文本解读》从百余位诺贝尔文学获奖者中选取十八位作家的重要文本进行细读分析,其中很多是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各个流派的重要代表作家,其作品也具有某种标签性的特征。本书注重建构诺奖获得者的主要人生经历、情感倾向与所选作品之间的联系,并注重讲述作家从本国、别国的文学遗产中继承了什么,学习了什么,从同时代的不同流派的作家中受到的影响,以及他们最重要的艺术追求与旨趣。本书依据经典译本的原貌,讲述文学的故事,突出文本中重要情节的连接,并直接引用文本中的精彩片段,力求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原著的故事内涵与艺术风格;同时以文化视角关注文本,针对不同文本予以不同的文化解读与文化对话,试图在历史与文化领域内阐述文本内涵。









推荐阅读


年度盘点丨语言文字学2023年度书单

年度盘点 | 哲学2023年度书单(上)

年度盘点 | 哲学2023年度书单(下)


策 划:佟   譞

编 辑:商露元

审 校:吴   超 杜文婕 王霄蛟  杨雪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