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书单 | 社科文献经典再版图书推荐(II)
作者:社科文献
发布时间 2024-01-23 10:27 浏览量 218
在时间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书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经受住岁月的洗礼,成为经典,它们或许是曾经绝版的学术专著,或许是吸引许多读者的畅销书。这些书的内容具有超越时空的相对稳定性,无论是曾经还是现在,对社会和读者都有着丰富的价值和吸引力。之前文献君已经盘点过了【专业学术类】经典再版图书(点击红字查看书单),今天文献君将继续盘点【大众学术类】再版图书,一起来看一看那些具有生命力的再版好书吧!
01
甲骨文
再版书
NO.1
左右滑动查看历年封面
希腊人
[英]H.D.F.基托(H. D. F. Kitto) 著
兰莹 译
· 内容简介 ·
古希腊文明是世界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篇,但由于年代久远,对于现代读者而言,它或许已显得过于陌生。古典学家H.D.F.基托用英式散文般幽默活泼、带有机锋的文笔,将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前的希腊史浓缩在这一本小书里。古希腊历经民族与文化融合、城邦政治的实践与版图扩张,找到了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最终孕育了我们熟悉的多样化的古典希腊,但是其内在缺陷也为后来的战火与衰落埋下了伏笔。
基托在这本书里并不满足于复述历史记载和描绘文物,而是旁征博引,选取他认为最能概括希腊人特点的方面重点介绍。在基托笔下,荷马、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品达、苏格拉底等人仿佛共同演绎了一出历史剧,而希腊人也作为一个整体形象鲜活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NO.2
左右滑动查看历年封面
二十世纪之旅:人生与时代的回忆
[美]威廉·夏伊勒(William L. Shirer) 著
汪小英 邱霜霜 戚凯 卢欣渝 译
· 内容简介 ·
威廉·夏伊勒是美国著名记者、新闻分析员和世界现代史学家,他的一生基本贯穿了整个二十世纪,而这个世纪又是世界和整个人类文明发生巨变的时期。他生于1904年,去世于1993年,其间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第三帝国的兴亡、美国文学的兴起、几次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民权运动、交通与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化、越南战争、美苏冷战、古巴导弹危机、肯尼迪遇刺和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职,以及苏联崛起和解体等等,他的长寿也让这部历史长卷成为名副其实的“二十世纪之旅”。
NO.3
左右滑动查看历年封面
民族国家间的和平与战争
[法]雷蒙·阿隆(Raymond Aron) 著
王甦 周玉婷 译
· 内容简介 ·
《民族国家间的和平与战争》系法国著名学者雷蒙·阿隆代表作,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名著之一。
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理论、社会学、历史和人类行为学。作者从承认国家间的部分自然状态开始,详尽论述了国际关系的一系列分析工具。在第一部分,阿隆基于权力和体系提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框架。在搭建自己的理论框架后,阿隆转向对社会学和历史的分析。在第二部分,阿隆对影响外交政策的形形色色的因素进行研究,并指出其社会学原因可以是物质的或有形的,也可能是道义的或社会的。在第三部分,阿隆详尽分析自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早期的历史,提供了关于这一时期的权威性调查,深入体察了技术革命和外交全球化。在对理论、社会学、历史这三个范畴进行透彻思考的基础上,阿隆于第四部分对人类行为学进行分析,探索了有关治国方略的两个持久问题,阐明了一种不同于马基雅维利人性“幽暗”观点,也不同于理想主义者乐观态度的国际关系理论。
NO.4
左右滑动查看历年封面
布达佩斯之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百天
[匈牙利]翁格瓦利·克里斯蒂安(Krisztián Ungváry) 著
陆大鹏 刘晓晖 译
· 内容简介 ·
布达佩斯围城战是二战中最漫长、最血腥的城市攻防战之一。从1944年11月3日苏联红军的坦克第一次出现在匈牙利首都,到1945年2月13日苏军攻下布达城堡山,共有8万苏联红军、3.8万德军和匈军、3.8万匈牙利平民丧生。如今,城市的废墟和建筑上的弹痕犹在,历史造成的思想包袱却使得匈牙利人不愿重新审视这出悲剧。
历史学家翁格瓦利为这场影响深远但近乎被遗忘的战役撰写了一部无与伦比的军事史。他搜寻被束之高阁的档案,挖掘被历史埋藏的史料,寻访战争的亲历者与幸存者,试图还原真相,书写二战历史研究缺失的篇章。但这不仅仅是一部军事史,《布达佩斯之围》从政治、社会乃至人性的角度再现了这出恐怖的大戏。“多瑙河之珠”的毁灭本是可以避免的。突围是徒劳的,投降换不来解放,近100万布达佩斯居民眼睁睁地看着双方军队的残杀和家园的毁灭,却无力干预……
02
索·恩
再版书
NO.1
左右滑动查看历年封面
简朴的哲学:为什么少就是多?
[美]埃默里斯·韦斯特科特(Emrys Westacott) 著
叶品岑 译
· 内容简介 ·
为什么有这么多哲学家把简朴的生活等同于美好的生活?为什么简朴总是会和智慧沾边?书中,哲学教授埃默里斯.韦斯科特要告诉我们,为什麽两千年来,这麽多以智慧著称的哲学家以及名人要鼓吹节俭与简约生活,并视之为美好人生的关键。作者也会探讨为什麽大多数人还是我行我素,把哲学家的智慧抛在脑后;只是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正面临环境危机,也许我们应该倾听这些主张反璞归真、节俭度日的论点。
NO.2
左右滑动查看历年封面
独异性社会:现代的结构转型
[德]安德雷亚斯·莱克维茨(Andreas Reckwitz) 著
巩婕 译
· 内容简介 ·
独异才是王牌,不凡方获推崇,普遍标准之物没有吸引力。过着平凡日子的普通人被看作千篇一律的面孔。万事万物的新准则,就是品位不凡、人生精彩的“真”主体,还有那些无可替代的货品、文化活动、社团和城市。晚现代是独异性的狂欢。
03
鸣沙
再版书
NO.1
左右滑动查看历年封面
种瓜得豆:清末民初的阅读文化与接受政治
张仲民 著
· 内容简介 ·
本书希望从“接受政治”的角度,考察近代中国一些来自西方(包括日本)的所谓合法性知识是如何被生产出来以及如何传播的。如启蒙、新的性道德与生育理念,一些与西方现代性密切联系的关键概念像黑格尔、古腾堡、世界语等,它们是如何被“舍旧谋新”的各种传媒和知识精英在引介中具体化、在地化乃至符号化的;又是如何被清末民初的知识人阅读和使用的;这些富有新义或现代性含义的知识与符号又是怎样成为时人新的崇拜,被传递到不同空间中不那么精英的受众那里的;这些受众又如何对此加以接受转化,最终又产生了何样的派生意义与社会效果。
NO.2
左右滑动查看历年封面
治学的门径与取法
桑兵 著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一本谈历史学治学方法的著作。作者在总结前贤治学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个人治学所悟,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些实用有效的运用材料、研究问题的基本门径和办法。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有关近代中国研究的史料与史学的通论及专论;其二,关于各种类型史料的认识及其应用的分说;其三,关于各个具体研究领域、方面的史料与取法的探讨。可为初入史学之门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NO.3
左右滑动查看历年封面
荣禄与晚清政局
马忠文 著
· 内容简介 ·
从同治初年追随醇王奕譞创办神机营,到甲午后主导编练新军,创建武卫军,荣禄一直被视为满洲权贵中谙熟西法的统兵大员,他本人也以谋略家自许,直到庚子之役彻底粉碎了他的梦想。荣禄为人圆融,善于揣摩慈禧心思,事事秉承懿旨以固宠;又善于调处各方矛盾,到处搞“皆大欢喜”;生活奢靡,贪贿成性,身上仍有不少满洲世家的习气。透过荣禄的表现,大体可以看出清末官场的景象。
NO.4
左右滑动查看历年封面
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
章清 著
· 内容简介 ·
本书围绕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进行解析,试图说明其成长并非无关宏旨,须紧扣“近代”这一线索去把握。“思想界”及其他“~界”“~~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浮现,乃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写照,既意味着近代中国形成国家与社会新型的对应关系,也映射出告别科举时代的读书人对新的角色与身份的探求。正因为此,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也有特定的内涵,主要涉及与之关联的两极——一是新型传播媒介,一是走出科举时代的读书人。聚焦“思想界”,是期望探讨这两个要素的交互作用对近代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据此可以看出,清季民国时期由新型传播媒介营造的思想环境有哪些特征,形成了怎样的“思想版图”;而读书人与此的互动,又如何导致其写作方式、生活形态发生重大变化。
04
九色鹿
再版书
NO.1
左右滑动查看历年封面
契丹王朝政治军事制度研究
杨若薇 著
· 内容简介 ·
本书探讨契丹王朝(907~1125)独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制度。作者对斡鲁朵及其州县的管治、中央政权机构的特征及功能、五京建置、禁卫军制度,以及“糺军”等史界争议的问题,做出了全新的诠释,从而为深入观察及认识由游牧民族契丹人建立的辽政权的统治体系提供了历史的新视角及研究的新途径。本书的附录,在补充考证契丹官名“详稳”、辽代科举、五京留守及辽帝游幸五京情况之外,还探讨了汉语“儿”音在辽金元时期的嬗变,从语言学的角度管窥了契丹统治时期北方地区多民族语言接触给汉语语音带来的演变,进而为《辽史》部分史料的来源提供了新的论据。
作者梳爬史料,稽考碑刻,钩沉拾遗,辨元人编纂《辽史》之误,纠后人解读史文之谬,对契丹王朝历史研究诸多悬案,提出了与以往学界不同的观点及相关的史料依据。
05
思想会
再版书
NO.1
左右滑动查看历年封面
富国陷阱:发达国家为何踢开梯子?
[英]张夏准(Ha-Joon Chang) 著
蔡佳 译
· 内容简介 ·
本书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了发达国家是如何真正变富的,考察了发展中国家所承受的来自发达国家的巨大压力。本书是韩裔英国教授张夏准博士的代表作,论据充分,资料翔实,对于中国改革30年后思考发展战略有重要参考价值。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实际上处于一个十分微妙的关系,发展中国家往往不切实际地幻想得到发达国家的真诚帮助,而发达国家则处处遏止发展中国家登上发达的台阶。
NO.2
左右滑动查看历年封面
富国的伪善:自由贸易的迷思与资本主义秘史
[英]张夏准(Ha-Joon Chang) 著
严荣 译
· 内容简介 ·
《富国的伪善》使用大量翔实、生动的案例深入探讨了自由贸易、外资管制、国有企业、知识产权、财政审慎等与经济发展相关的问题,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颇具震撼力的事实:那些富裕国家和国际机构极力推荐的所谓正统做法通常不利于经济发展,它们极力游说发展中国家取消的关税、补贴、外资管制等保护主义措施却是它们变富的有力工具。作为“过来人”的发达国家凭借其政治经济优势,不断向发展中国家鼓吹自由主义的发展战略,其目的不过是想“踢开梯子”,阻止发展中国家沿着它们走过的道路发展。
NO.3
左右滑动查看历年封面
富人的逻辑:如何创造财富,如何保有财富(第2版)
[德]雷纳·齐特尔曼(Rainer Zitelmann) 著
祝得彬 李凤芹 译
· 内容简介 ·
这是一本由德国地产市场的成功投资人雷纳·齐特尔曼博士基于欧美学者几百项研究成果撰写的、面向普通公众的著作。本书作者以简单易懂的语言,总结介绍了一系列最新的重要研究发现,以回答如何成为有钱人,怎样一直做个有钱人。通过对近期研究发现的梳理,齐特尔曼博士提醒投资者,需要避开哪些陷阱、哪些顾问,如何将风险降至最低,并通过明智的投资增加财富,从而最大程度地享有财务自由。
NO.4
左右滑动查看历年封面
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
[美]詹姆斯·C.斯科特(James C. Scott) 著
王晓毅 译
胡搏 校对
· 内容简介 ·
美国著名学者斯科特的经典著作,饱受读者和学界欢迎和好评的译著,曾在中国社会科学界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力。在这部著作中,斯科特以其独特的人类学视角和方法揭示了国家在面对自然和社会时所表现出来的自上而下重新设计的逻辑,所阐发的见解发人深思,它对那些忽视项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忽视地方传统的国家发展规划进行了清晰而独到的分析,对各个国家的社会改革都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NO.5
左右滑动查看历年封面
经济情操论:亚当·斯密、孔多塞与启蒙运动
[英]艾玛·罗斯柴尔德(Emma Rothschild) 著
赵劲松 别曼 译
· 内容简介 ·
在对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20年代充满智慧的重构中,艾玛·罗斯柴尔德重新阐释了伟大的、革命性的政治经济学家们的观点,向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真正的经济和政治思想。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仍然有重要影响。作为经济史、政治思想史的一个基准,她的书揭示了自由放任经济思想的根源以及这一思想和一个喧嚣世界中的政治保守主义之间的联系。
NO.6
左右滑动查看历年封面
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
[美]何伟亚(James L. Hevia) 著
邓常春 译
刘明 校对
· 内容简介 ·
《怀柔远人》的主题是清代礼宾与1793年马嘎尔尼英国使团,书中分别考察了清朝与英国对遣使事件的叙述,以便强调双方不同的实际操作模式与观念框架。在批判性地评介了其他有关清代外交关系的观点之后,第2章提供了一个对清帝国及其统治状况的全景式的考察,第5章也谈到这个问题,并特别关注宾礼。第3章讨论18世纪大英帝国国内文化背景,展示在知识贵族中普遍流行的“外交、贸易及对中国的了解”。第4章重新检讨马嘎尔尼勋爵对觐见过程前前后后的叙述。第6章和第7章透过清朝的礼仪和统治观念来审视清朝有关这次觐见的记载。第8章把双方的叙述列在一起,合而观之。第9章,在对这次清英相遇做出一些总结之后,回顾了中西关系史中对马嘎尔尼使团的研讨。
NO.7
左右滑动查看历年封面
神圣的欢爱:性、神话与女性肉体的政治学
[美]理安·艾斯勒(Riane Eisler) 著
黄觉 黄棣光 译
· 内容简介 ·
本书集中讨论伙伴关系和统治关系两种模式下的性行为。作者雄辩地指出,男女关系只有完成从传统统治关系向伙伴关系的复归,才能恢复性行为美好、高贵、纯洁和快乐的本真特征;在伙伴关系下,性行为不再低贱、肮脏和痛苦,爱情、性爱、生育将成为人类幸福的最重要部分。本书探求的是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它从文化和生物进化的大视角看待性及其神圣性,破除我们的性史中那些令人迷惑不解的神话,重新认识迄今仍为宗教教条或科学术语所掩盖的真相。
06
方寸
再版书
NO.1
左右滑动查看历年封面
简素:日本文化的根本
[日]冈田武彦 著
钱明 译
· 内容简介 ·
“简素”是日本人的基本世界观,是日本文化的底色。它是一种表现形式上的抑制,注重留白和余韵,是“文极反素”,是华丽的极致。
“崇物”是日本人崇拜万物的民族性的体现。即无论生物与非生物,都拥有生命的灵性,是大自然的恩惠,对其应怀感激与崇敬之心。
“简素”与“崇物”贯穿于日本民族的精神之中,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在“简素”的 思维方式与“崇物”的心理定式上达到精妙的统一。基于二者升华而获得的侘寂、幽玄、物哀 之美,今日已作为独特的文化风景在世界上受到推崇。
策划:张思莹
编辑:张思莹
审校:柳 杨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