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甲骨文 | 当当10月销量榜TOP30
作者:甲骨文
发布时间 2023-11-30 09:24 浏览量 469
甲骨文ioracode
转载任何甲骨文微信公众号ioracode所推送的文章,请事先与本公众号取得联系。
01
阿拉伯的劳伦斯
战争、谎言、帝国愚行与现代中东的形成
[美]斯科特·安德森(Scott Anderson) 著
陆大鹏 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9.0
主标题阿拉伯的劳伦斯——讲了英国人T.E.劳伦斯以及其他三个情报人员在一战中东战场上的故事;副标题战争、谎言、帝国愚行与现代中东的形成——这部分对我来说印象更深刻,作者把英法两个殖民主义的帝国丑态暴露得淋漓尽致,此外还有官僚主义,许多珍贵的机会因此被错过、生命被牺牲。作者是会写故事的,一些片段能引起我的兴趣,让我放不下书本去做别的事;翻译也很好,读着非常流畅。
——摸鱼卷
02
撒马尔罕的金桃
唐代舶来品研究
[美]薛爱华(Edward Hetzel Schafer) 著
吴玉贵 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8
这本书应该和忧郁的热带一样,都是我今年阅读文字体验感极好的书籍了。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各类诗歌,生活都是精致的,它的雍容华贵,大气庄严,这本书描写很全面。真心觉得唐朝时期的一些地名,物名很有韵味。金桃,其色如黄,其形如卵,传说中的桃子(我怀疑是不是现在的黄桃,哈哈哈。唐朝人很爱生活诶,在香料上,种类繁多,沉香,麝香,龙诞香,木香等等。对书中写的“清风饭”很感兴趣,水晶饭、龙睛粉、龙脑末、牛酪浆制成(但这些材料我不知道是什么…)。佛教的悲田和敬田也很有趣。
——月下呢
03
空王冠
玫瑰战争与都铎王朝的崛起
[英]丹·琼斯(Dan Jones) 著
陆大鹏 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5
一段英格兰历史上礼崩乐坏、寡廉鲜耻的时期,幼主无力或国王无能导致王权虚空,贵族派系为争夺王冠厮杀不休。今日友明日敌,肉体消灭愈来愈频繁地成为掐灭靠血统传承的荣誉与财富的手段。从描摹历史场景逐渐深入剖析复杂的政治格局、人物关系,徐徐铺陈,张弛有度。从侧面打脸夸耀大不列颠律政传统多么伟大的论调,英格兰的律法宪政传统固然对王权有限制和修正作用,但对于软弱的王权也是致命的,导致权臣独大,派系争斗,篡位频繁。
——doudou
04
金雀花王朝
缔造英格兰的武士国王与王后们
[英]丹·琼斯(Dan Jones) 著
陆大鹏 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6
国王凭借血缘关系登基,国王靠宠臣治理,国王想尽办法敛财,国王和贵族的关系时好时坏,国王为新的领地或关系而在同等诸侯间通婚,国王为荣誉和领土发动战争,国王受到爱戴或被咒骂,国王为子孙安排封地和婚姻,新的姻亲关系产生新的继承权问题,于是新的一轮王位争夺战开始。这一切,简直就是《独裁者手册》难得的注脚啊。
——星河~努力煮粥
05
天国之秋
[美]裴士锋(Stephen R. Platt) 著
黄中宪 译
谭伯牛 校对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6
两个重要点 一个是将太平天国运动放在世界史背景下 跟美国内战联系起来 通过对英国内部纺织业 茶叶产业等的影响 从而影响到英国对清和对天国的政策 资本帝国主义国家政策唯一到落脚点只在贸易利益方面 其次就是惨痛的人民 无比惨痛的人民 被牺牲的局部地区…… 它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太平天国全史 更接近文学修辞笔法 文笔很优美。
——須菩提
06
中国古代的财政与国家
[日]渡边信一郎 著
吴明浩 吴承翰 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5
渡边是少数后京都学派时代还在坚持构建理论和架构的日本东洋史学者。如果我们抛开大架构下小问题关注度不够、细节分析有待商榷这种问题(毕竟是走大架构路子难以避免的),本书的价值在于提出了国家财政的视角和国家财政物流,以此启发学界把眼光从只言片语的户调制争论中往上看(虽然渡边本人在魏晋部分还是陷入了户调的泥沼,不如秦汉部分清晰)。多说一句,对于历史学而言细节很重要,但是结构也是不可缺少的,不然挖掘出来的细节只能说零碎的断瓦残垣毫无意义,盯着制度细节考证外一定要关注整体的制度设计和运作。
——震林
07
左道
中国宗教文化中的神与魔
[美]万志英(Richard Von Glahn) 著
廖涵缤 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7.6
自远古时代,死亡在国人的宗教中占据统治位置。商与周的统治者虽高高在上但也受制于对祖先的崇敬。汉朝亡者成了神明审判与惩罚的对象,于此人们对祖先的同情大于恐惧。祖先们曾以克里斯玛式的威严威胁后人,但这种威严因为由冥府的严厉而渐渐消散。在宋朝,多数神祇竟来自亡者。亡灵们在死后仍保留了他们生前展现过的克里斯玛——他们曾是文臣、武将、通神、先知,因灵验而受到他人膜拜。新神灵体系中的神官拥有科层权威,在世之时拥有的权势和身份已转换为死后的崇高地位。但身份卑微却拥有克里斯玛光环的个体也可位列仙班,以土地神的身份造福于自己的社群。以五通的产生、溯源、发展、演进为引,刻画了中古时期中国仙神体系的演进与发展。
——Meinecke
08
普奥战争
1866年德意志之战与意大利的统一运动
[美]杰弗里·瓦夫罗(Geoffrey Wawro) 著
付稳 李妍 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8
普奥战争是德意志帝国建立道路上的重要一战,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后起之秀普鲁士就将老态龙钟的奥地利锤倒在地。本书利用军事档案、个人笔记等资料,把握主干,深入细节,全景式地再现普奥战争的详细过程。作者在第一章探讨了战争前双方战略战术、武器装备等方面的不同,通过阅读本章,基本能够把握战争态势和走向,这场战争更像是改新战胜守旧的最佳体现。在讲述战争经过时,大量示意图能够起到极好的阅读辅助功能。在最后一章,作者结合史实,全面分析普奥战争造成的巨大影响力,它不仅引发欧洲格局的重新洗牌,也引发军事方面的多重变革。最后提一句副标题出现的意大利,它在扮演战争史“欢乐喜剧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校书郎公子熙
09
野蛮大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
[英]基思·罗威(Keith Lowe) 著
黎英亮 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9.0
在很多时候,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家国恩仇甚至历史本身都会被用于意识形态和政治纷争,因此“通常我们的战争记忆都是建立在民族团结神话基础之上” 但是作为普通百姓,抛开这些宏大叙事,通过这本书我们应该清楚,战争带来的物理破坏、道德摧毁以及心理创伤甚至民族仇恨,并不会简单的伴随着炮火的熄灭就戛然而止,而是会持续数年、数十年甚至影响几代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战争都没有绝对意义上的胜利者 “永远不要轻率的支持战争”
——南方没有公园
10
世界的演变
19世纪史
[德]于尔根·奥斯特哈默(Jürgen Osterhammel) 著
强朝晖 刘风 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9.1
花了一个月才看完,视野广度真的超乎预料,尤其空间、边疆、“文明化”与排异这三章读下来启发良多。由于作者是研究近代中国出身,该书几乎每一章节都会分析一番清帝国和日本的相关情况以作参考,不过南亚与奥斯曼之外的伊斯兰世界还是略显薄弱。作者在划分的各领域中对过去专题研究的汲取无须多言,至少为大量话题列出了经典著作或本世纪初的主要成果。有趣的是各章节的编排,看似不同的主题,作者前后的叙述却具有连贯性,比如在劳动部分讲完铁路、运河的修建后便转入网络部分交通运输的讨论。
——西野鱼竿
11
中国1945
中国革命与美国的抉择
[美]理查德·伯恩斯坦(Richard Bernstein) 著
季大方 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1
长期以来,在关于1940年代美国如何介入中国内战会更有利的问题上都有两大比较对立的观点,是全力挺蒋反毛,毕其功于一役?还是藉由原本良好的美、共关系弃蒋保毛,最终避免后来中共一边倒的出现?从史迪威到魏德迈,从赫尔利到马歇尔,的确是见仁见智。本书应该是我所读过观点比较公允和中立的著作,并没有将当时的中美三方关系进行简单的二元对立,通过吸收更多当事人后来公开的的史料和观点,相对真实地还原了当时极端复杂的政治和军事局面。在作者看来,除了蒋本身的痼疾和毛超强的能力之外,苏联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和方向的介入其实是最不容忽视的因素,至于美国实际上的骑墙和最终的结果,既是历史的选择,更是民众自己的选择。
——bookbug
12
撒马尔罕的荣光
阿夫拉西阿卜壁画解谜
[意]康马泰(Matteo Compareti) 著
李思飞 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9.1
一幅壁画的解读过程,让我看出了推理、解密的味道。阿夫拉西阿卜遗址中大使厅的壁画环带,因其内容的多元化和跨文化性而尤为重要,但又因为残缺颇多,不得不细致地辨识一笔一划,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作者首先梳理了粟特地区的历史脉络,然后对壁画中出现的每一个元素都在中国、印度、波斯、粟特等广大区域内,以及跨越诸多朝代更迭的历史纵深中寻找其图像学意义;对于壁画整体的意思表达也重视每一个可识别部分对叙事性的贡献。本书不仅使读者了解了壁画的内容,极其严谨细致的论证过程也使我受益匪浅,虽然不至于有能力研究壁画,但起码再看到其他壁画,不会像以前一样直接大脑空白。看本书前:哇,这一墙的红黄蓝白好厉害!看完本书后:这幅画你听我给你讲(chui)……
——唐子书
13
美第奇家族的兴衰
[英]克里斯托弗·希伯特(Christopher Hibbert) 著
冯璇 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7.4
①虽然人名地名繁复,很多信息阅后即忘,但阅读过程是十分舒适的,这很大程度不得不归功于译者的出色表现。②文学性和历史性五五开,没有明确的信息来源,只有一个偷懒的“参考文献”,适合入门/扫盲/娱乐,部分细节细到令人发指。③美第奇家族的历史串联起了文艺复兴到启蒙时代的大半部欧洲史,在他国绝对君主制日益走向顶点并行将衰落之际,奢靡腐朽又缺乏强大国家能力的金融资本贵族统治下的佛罗伦萨也走向了历史的拐点;尽管本书主体不在于对民众的叙述,但仅从美第奇家族自身日益走向荒淫堕落、以至忽视贵族礼节、处事技巧、国家治理和个人体面来看,这一家族的没落也是不可避免的。后人哀之当鉴之。
——taxiu
14
海贝与贝币
鲜为人知的全球史
杨斌 著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7
以海贝为切入点,通过观察海贝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传播,揭示了特定的海贝如何被当做货币使用,在全球经济史中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其中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第五章和第六章,第五章讲述元代云南贝币的使用,换算方式与东南亚地区贝币换算方式相同,以此证明云南受东南亚的影响,有着联系紧密的货币体制。第六章则通过仔细推敲先秦青铜器铭文释义,说明海贝并非作为货币流通,更可能的是作为财富和礼物,另外还通过考古发现的地理空间分布论证海贝从陆路西来,而非从南海传入,因为海贝的传入的过程中必然会在交通沿线留下痕迹,但从南方到西北,并未发现海贝的考古遗迹,反而在西部有着较为连续的传播路线。前八章从海贝的传播路径,由近及远,产地马尔代夫传播到印度、东南亚、云南、西非、北美等地,最后两章分别讲述海贝的文化和货币的意义。
——南人北相
15
地中海史诗三部曲
[英]罗杰·克劳利(Roger Crowley) 著
陆大鹏 张骋 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9.3
比小说还要精彩的历史著作,如果你犹豫这套书是买平装还是精装……精装!不要犹豫好吗!!买它!!!配图非常到位,这点必须夸夸。 《1453》:在君士坦丁堡绵延12英里的城墙上,冲天的炮火燃尽了一个时代的辉煌。我看到许多相似的历史在其中明明灭灭。1453年事件的特殊性在于,这段历史是由失败者书写的。有时候文化和科技之间的落差确实会造成一些神奇的后果。 《海洋帝国》:因为喜欢《加勒比海盗》的缘故对海战蜜汁感兴趣,这本书里的描写详细到看得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虽然很残酷但真的,非常有意思。另外看了这么多场战役的一个感想就是,要获得胜利,就必须孤注一掷才行。 《财富之城》:一个靠商业崛起的国家,在时人鄙夷的目光中一心追逐财富、唯利是图。你会发现在历史的长河中信仰有时无比强大,有时又异常脆弱。
——戏谑的猫
16
拿破仑大帝
[美]斯科特·安德森(Scott Anderson) 著
陆大鹏 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6
拿粉干货书籍。简短的感受,时势造就英雄,英雄也在以个人的特点影响时代,作为指挥官,拿破仑成功的诀窍在于:始终亲临一线,其副官承受着高伤亡率,与士兵打成一片;业务技能扎实,所以才能以炮兵低级军官在土伦崛起,法国革命前系统化的军事改革已经做好准备;军事教育和成长系统化,既有过硬的基本业务素质,也经过战略局后勤规划的熏陶,能与与专业参谋有效合作,这是高级指挥官的必备素质;工作狂,打仗和从政的时候都是如此,打仗的时候长期处于一线,写信的数量就是证据。拿破仑本人的其他背景在于 边疆地区非天命贵族出身,所以孤身在法国受到系统军事教育后,具有强大的进取心,另外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对拿破仑本人政治理念的冲击甚大,其上位也是大革命后遗症顺理成章的结果,以集权方式反抗武装干涉,并贯彻大革命理念。最后结论部分不错
——saidelizi
17
间谍与叛徒
改变历史的英苏谍战
[英]本·麦金泰尔(Ben Macintyre) 著
袁鑫 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9.0
以为间谍故事会很枯燥无味,真实人物经历故事非常精彩刺激,真实人生经历比小说家言语更吸引人,那个时代的无奈复杂困惑挣扎选择,最终坚持自己信念准备7年逃亡计划在真正落地时候提奥格列戈尔季列夫斯基捏一把冷汗,希望他能逃脱成功坚持自己信仰无关系任何国家,内心强大且坚定统一,这就是他成为传奇原因吧。 不同人视角看待行为都是不一样在我看来都无对错立场和选择罢了。
——喵喵喵酱💖
18
十字军
一部争夺圣地的战争史诗
[英]丹·琼斯(Dan Jones) 著
谭琦 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9.0
毫无疑问,这是一本有份量的十字军历史书,其数次东征是全书重点描述的部分,另外包括了针对伊比利亚半岛上的穆斯林征服者大收复运动,包括欧洲内部对所谓异教徒的征服,进而通过哥伦布的新大陆发现为欧洲人开拓了新的发展方向,最后一章提醒世人,两大宗教的冲突实际上已经延续至今,并将持续下去。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份量适中,详略得当的十字军历史入门书。
——gcryang
19
六论自发性
自主、尊严,以及有意义的工作和游戏
[美]詹姆斯·C.斯科特(James C. Scott) 著
袁子奇 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9
我们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组织下的,作者提供了无政府,无组织的视角,跳脱出宏观视角,个体不再是组织下的螺丝钉,而是有独立精神、理性的人。(比较惊喜的是作者引用了很多庄子的话,轴心时代的理性光辉。读到后面,慢慢理解了什么叫做“自发性”,无政府主义的核心是自由、自主和互助。制度化精神症应该是我们现在集体化、组织化的一种通病,不会制定计划也不会自发行动,只会配合,不惹麻烦。这类人是有利于管理的,所以上层也鼓励甚至奖励这种行为。
——momo
20
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
[瑞士]谭凯(Nicolas Tackett) 著
胡耀飞 谢宇荣 译
孙英刚 审校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7.3
作者采用墓志文本分析、门阀居住地源分析、姻亲分析、政治暴力,再结合数据分析,梳理了门阀家族至唐末全部消防的原因。史观不选算新,基本沿袭姜士彬的体系,贵在数据、谱系图标和墓志记录的相互掩映梳理。连着2年自驾了5次山西,对于山西为何能存留唐、宋建构,以及该地区信仰包容度之高结合此文的河东地区一些信息梳理,顿觉清晰。
——我是雅雅霖
21
无政府
东印度公司的崛起
[英]威廉·达尔林普尔(William Dalrymple) 著
陆大鹏 刘晓晖 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9.1
社科的《无政府:东印度公司的崛起》较为细致地介绍了东印度公司从1600年初创、1765年的巅峰、1780年的灭顶之灾和1874年的悄然关门,将近中国一个朝代的跨越,但它所带来的影响和改变确远远超出了一个公司的范畴,而且我们可以从书中得知,东印度从初创之处就深深带有政治的原罪,真是透过公司的阶段变化使我们观察到企业如何对政治施加影响,反过来政治又如何对其助力(或阻力)的效果,再结合当下国际芯片环境的垄断与制裁,不正是东印度的再投射嘛,虽是无政府,但甚是政府,甚至强权政治!
——K一直很安静
22
冰雪王国
美国军舰珍妮特号的极地远征
[美]汉普顿·塞兹(Hampton Sides) 著
马睿 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9.4
读完之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平复心情。正是对于未知的这种永不停歇的探索和牺牲精神,才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前行的最大动力。非常感谢梅尔维尔,不仅在于他在救援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坚持,还在于在捍卫整个探险活动声誉时“只要还有一块冰块让我立足”的坚守,德隆船长和所有队员得此兄弟,也可宽慰了吧。
——大风哥
23
走过两遍的路
我研究中国历史的旅程
[美]柯文(Paul A. Cohen) 著
刘楠楠 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6
由西方中心观、西方主动理论转变,认为西方影响的变革始于技术,扩展到其他领域,而且需要中国的推广,尤其是官员或知名人士推广才能事实,其目的是防范内生和半内生变革。 《在中国发现历史》检视了1950s-1960s美国的中国历史学三大范式:冲击回应范式、现代化(或传统-现代性)范式、帝国主义范式(帝国主义-革命范式),并提出了中国中心观。中国中心观的特点:1.认识到四个世纪里中国历史连续变化的进程 2.把中国分解成更小的空间个体进行理解,省、县级分析增多 3.开始关注社会下层、大众历史 4.使用社会学、人类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方法。 当代认为太平天国及捻军、回乱而不是鸦片战争才是中国19世纪的分水岭。
——宋叶舟
24
午夜北平
[英]保罗·法兰奇(Paul French) 著
兰莹 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2
2023年11月,北京已入深秋。这几日天气晴好,暖阳令人昏昏欲睡。我在温暖的房间里读完了这本冷酷的书。作者以发生在1937年1月北平鞑靼城内“恶土”上的一起惨绝人寰的谋杀案为切入点,描写了那个暗流涌动、危机四伏、如同末日狂欢般表面繁华又内里落败的北京城。城外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蠢蠢欲动气焰日渐嚣张,城内欧洲列强称霸的格局已悄然转变,有人自危,有人破罐子破摔,有人仍沉浸在使馆区内歌舞厅的灯红酒绿,有人流连忘返于滋生毒品皮肉交易的“恶土”。一个无辜女孩的丧命,民众恐慌,警方看似极力侦破却迫于各种不可说不需说的原因而让真凶逍遥法外,唯有悲伤的父亲,直至耄耋仍以一己之力力求真相。然而, 那时的旧中国哀号遍野,早已陷入战争的泥沼无法自拔,谁又顾得上那个消失在冰冷的夜幕中再也不会回来的帕梅拉呢?
——丽莎丽莎要去哪
25
武曌
中国唯一的女皇帝
[美]罗汉(N. Harry Rothschild) 著
冯立君 葛玉梅 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7.1
一位女帝的经历。中国历代王朝之中,在封建制度及父系世族社会的影响之下,一位女帝却如流星一般横重出世。为何会出现此种结果?自身原因与外部影响因素。从自身上来看,其有着冷酷无情的心性,坚定不移的野心,无与伦比的政治才干,机智过人的头脑和异常渊博的知识。从外部影响因素来看,在唐初,大范围的领土需要一种新公共精神的政治哲学,此可简约表述为“天下为公”。当时的中国,需要一位能够适应帝国多元性,兼收并蓄特点的人物。木材商家庭出身,汉胡混血,信仰佛教的武则天就成了最适合的人选。在双重因素的加持之下,武曌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帝。在时代的潮流之下,其现于舞台之上;时代的发展,矛盾的变化,利益的转移,又让其最终隐于历史烟尘之中。
——横转中子星
26
魂归伤膝谷
美国西部印第安人史
[美]多里斯·亚历山大·迪伊·布朗(Dorris Alexander Dee Brown) 著
邓海平 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6
这本书读的非常令人难受,第一次这么赤裸裸的了解到美国的印第安人历史,真的好伤心,简直比日本人侵华更加惨绝人寰,还好我们胜利了,被殖民真的太惨了,如果战败了中国就成了另一个印第安。开篇印第安人的单纯美好善良,让我想到了阿凡达,也是那么一群单纯善良的人,被一群利益熏心的外来人用暴力打破了宁静,全书内容里关于战争的描写真的很令人难过。战争、杀戮、流血、屠杀,印第安人被武力和权谋一点点的剥夺了生存的权利,一群那么美好的人被迫战争被迫努力生存,真的是太令人难过了,他们本该享有多么美好的生活啊!看完这本书之后想了很多,发自内心的希望世界能够和平,没有战争,宁静美好的生活不要被世俗利益所打破。
——哎呀大萌
27
债务与国家的崛起
西方民主制度的金融起源
[英]詹姆斯·麦克唐纳(James Macdonald) 著
杨宇光 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7.8
战争要动用大量资源。为了战争,原始部落的成员需捐出自己的财产,战胜后通过瓜分战利品来得到补偿。这就是后世共和国式财政体系的基本逻辑。在这种体系中,公民是国家的债权人。而这种债权是对君主的有力约束。 现代国家是伴随着战争和公债崛起的。 西方观念:自由公民不能接受直接税。直接税代表着征服和奴役。 对外扩张,侵略掠夺是写在西方文明基因里的。 随着核威慑时代的到来,战争和公债之间的联系消失了。
——呼噜斯基
28
1453
君士坦丁堡之战
[英]罗杰·克劳利(Roger Crowley) 著
陆大鹏 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9.0
意外的好看,本来以为会是纵观和鸟瞰,结果没想到是如此细致的描述,非常强的镜头感和画面感,像在看战地记者的报道。看了奥斯曼人的暴行之后,这才理解弗拉德大公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不愧为民族英雄。看完之后现在特别想找刺客信条启示录来再玩一次,在伊斯坦布尔走一遭。
——Luinrandr老刚
29
王座上的幽灵
亚历山大之死与马其顿帝国的分裂
[美]詹姆斯·罗姆(James Romm) 著
葛晓虎 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9.2
无与伦比的杰作!以出类拔萃的生动笔法全景展现了后亚历山大时代争夺权势、合法性乃至最终的王位的日渐白热化的王朝博弈,将领间、王室分支间与希腊—马其顿间.,彼此猜忌、利用、倾轧与残杀。在两难的抉择不定中煎熬、在生死相搏中孤注一掷、在绝望的至黑之夜峰回路转……扣人心弦,甚称该类作品的登峰造级的殿堂级大作。
——地上人国
30
传染病与人类历史
从文明起源到21世纪
[美]约书亚·S.卢米斯(Joshua S. Loomis) 著
李珂 等译
豆瓣推荐
豆瓣评分:8.6
在读此书之前,我不知道流行病会对国家、宗教、民族、历史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天花🦠大规模爆发导致了罗马帝国近百年衰落的开始,也促成了基督教在380年成为罗马帝国的官方宗教;欧洲海外探险把天花带到了欧洲美洲,几乎屠杀了整个土著文明,导致非洲被殖民数百年至今无力崛起;鼠疫爆发重挫拜占庭帝国的军事实力,无力再次崛起,14世纪的黑死病更是让人闻风丧胆,但间接推动了欧洲封建制度走向崩塌和宗教改革;亚洲七次大霍乱推动了公共卫生改革,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开始建设并逐步完善,输液作为治疗方式出现;当然书里还介绍了流感、疟疾、肺结核、斑疹伤寒、黄热病、脊髓灰质炎、艾滋病等七种流行病的历史自己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不可磨灭的影响,待下一次再版时,新冠肺炎一定会榜上有名,大疫三年对21世纪的影响还有待后人去书写评判。
——Lisa Mona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