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2023年第四届鸣沙史学嘉年华活动攻略!
作者:社科文献
发布时间 2023-08-25 09:53 浏览量 227
以历史中地方上的人群和场域为中心,第四届“鸣沙史学嘉年华”活动尝试讨论一个原则上应被尊重的理念:历史学者对人群和社区的理解不是单一的,而是对位的;不是混乱的,而是复杂的;有时是自觉的,有时是相互重叠和联系的——关键是,通向这种理念的道路。
#01
地方政治精英在地方社会中代表着上级官府直至皇帝的意志,统治和管理着地方上的各个族群、各个阶层、各色户计的百姓。地方政治精英不仅是官僚体系和政治机器中的一员,也是地方社会网络中的一分子——从上头的眼光看,地方政治精英是百姓的头人;从下头的眼光看,地方政治精英就是政府。梳理和研究地方政治精英在复杂政治关系网络中辗转腾挪的过程,不仅仅是在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和复杂心境,也是在通过他们的双重身份,去理解地方社会运作的各个环节。
那么通常来说,我们对地方精英的认识来自哪里呢?正如会典、则例映照着王朝国家理论上的运转规则,官箴书、地方志以及地方官员的文集和私人日记等地方文献,被认为反映了地方的实际情况。但不一定所有人都注意到,地方的力量也必须被吸纳进王朝国家的价值、兴趣、文明之中。关于地方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活动,这些活动又在王朝国家中创造出一系列关于地方的新的思潮和行动,这一切的结果,是王朝国家不是作为区域社会的参照系而存在,而是作为区域社会历史和现实的创造者、指导者而存在。
本场活动尝试从这个角度出发,讨论我们通常认为的地方政治治理,是否就可以和王朝国家“一刀两断”?在被贴上“地方”或者“区域社会”的标签时,我们有没有认真思考过上一个自然段所提出的问题?
活 动 嘉 宾
邱捷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刘志伟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鲁西奇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曹家齐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人文学部副主任
主 持 人
安东强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系主任
活 动 信 息
时间:8月25日 19:00—21:00
地点:广州购书中心(天河店)6楼多功能厅
更多活动信息请点击:
#02
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如今已经高度发达,但是,在传统社会的绝大多数时间里,这里有着与中原——传统国家核心地区——完全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习俗。明清以来,随着国家的发展、开发的深入,沿海地区的社会在与国家的统合中不断发生变化,由此就出现了以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生活地域所划分出来的人群。
然而,关于人群的划分,某种程度上多少是我们脑海中主动做出的、无须经过验证的“想象”。因为有些事物虽然表面上客观存在,但事实上可能出自虚构。比如,“我们”在讨论和“他们”领地的界限、身份的边界时,往往不需要得到“他们”的确认,只要在“我们”的头脑中做出这一区分就够了,“他们”自然而然地就成了“他们”。这样一来,是否可以说,区域社会本身无足轻重,而我们对区域社会的知识就是区域社会?也就是说,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在场,恰恰是由于区域社会本身的缺席?
本场活动以明清时期东南沿海地区的各类人的日常生活为例,探索这里人群分类的依据、他们的自我表达,进而讨论区域社会史书写的理论和意义。
活 动 嘉 宾
黄国信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
张侃
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教授、院长
温春来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岭南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
叶锦花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中心教授
主 持 人
陈肖寒
反水投注网站 历史学分社 编辑
活 动 信 息
时间:8月26日 14:30—17:00
地点:广州购书中心(天河店)6层多功能厅
更多活动信息请点击:
活 动 报 名
第一场沙龙报名二维码
第二场沙龙报名二维码
#03
历史,不只是纸上的文字;寻找历史,也不只是翻阅故纸。
在今日沿海乡镇之中,依旧保存着一批滨海社会过往的习俗、生活方式和记忆,置身其中,我们依旧可以找到历史的痕迹、感受沿海社会的往昔。
如今的珠海地区,既保留着不少宋、元、明时期村镇刚刚形成时的古庙、祠堂,也留存有不少近代以来的名人故居、特色建筑,以及见证了某些事件的历史地标。通过在珠海地区的走访,我们可以发现滨海社会如何形成和演变,又在近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变迁。因此,我们组织本次研学活动,邀请中山大学李晓龙副教授与我们一同在珠海走访、探寻并全程讲解,讲述地方故事,在现实中把握历史,在地方历史中发现地方社会。
活 动 信 息
主持人:
李晓龙,广东揭阳人,历史学博士,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著有《西樵天后信仰与地方社会》《当代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等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时间:8月27日 10:00—12:00
地点:广东·珠海
更多活动信息请点击:
线上直播方式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