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新书速递 | 《博弈论教程:从单人决策到策略互动》
作者:社科文献
发布时间 2023-08-03 15:10 浏览量 141
谈到博弈论,人们可能会立刻想到冯·诺伊曼和摩根斯坦的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 然后就是约翰·纳什、罗伯特·奥曼、莱茵哈德·泽尔滕、罗伊德·夏普利、约翰·海萨尼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名字。
冯·诺伊曼
摩根斯坦
这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其实也都是数学家。的确,在20世纪50~60年代博弈论学科发展时期,多是数学家们在进行研究。对博弈论及其相关问题的关注主要停留在数学领域,所取得的进展也主要由数学家完成。
博弈论作为一种分析工具, 基于理性选择理论,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以数学模型来探讨、模拟理性决策者所做的选择,运用理论化及专业化的方式来解释“行为人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
因此,每个理性决策者都企图预测其他人可能的选择,以确定自己的最佳决策。
如何合理地对这些相互依存的策略做出选择,便是博弈论的主题。
博弈论让决策科学的理论体系焕发出了强大的思想活力,对其研究领域做出了极具价值的扩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博弈论逐渐成为经济学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与分析工具,几乎应用于经济学的所有领域——产业组织、国际贸易、劳动经济学,以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大大拓展并更新了这些理论原有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在信息经济学领域,早期理论经济学家对信息问题的处理方式就是将其搁置在脚注中,几乎不纳入主流经济学标准模型的研究视野。
而博弈论的研究方法与分析工具则极大地推动了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构建与发展。
如果没有博弈论,难以想象会有今日信息经济学的重要成果(至少获得了两次诺贝尔经济学奖), 也不会有信息经济学对经济问题的分析,甚至与经济理论的交叉融合。
今天,博弈论依然是经济学家们的必备分析工具之一。许多经济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都离不开博弈论,而且这些成果又进一步推进并完善了博弈论。
1994年、2005年、2007年、2012年和202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都花落博弈论研究学者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近年来,社会科学之间、社会科学与理工农医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整体推进了社会科学向前发展。其中的一个特点就是现代社会科学的理论基础更加依赖个人行为理论,这恰恰为博弈论促进现代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博弈论因其研究范式的独特性,必然成为现代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析工具。
本书从个人理性选择出发,结合笔者的研究偏好与兴趣,系统地给出了博弈论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及核心思想。侧重于理论构建的设想和主要概念的解释,本书对一些重要的结果和结论给出了完整证明。
全书共7章,首先讨论理性行为人进行决策的基本分析框架,因为单人决策可以看作博弈的特殊情形——在对手策略既定不变时的选择,为后文博弈论的引入做了必要的铺垫与准备。其次重点介绍几种类型的博弈——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非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及非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并讨论与这四种博弈相对应的四个均衡概念——纳什均衡、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贝叶斯纳什均衡及完美贝叶斯纳什均衡。
此外,本书还特别给出了一些经典实例,旨在帮助读者准确理解这四个均衡概念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区别背后的理论内核。
(摘自本书前言)
新书速递
以理性选择模型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博弈理论,是20世纪人类知识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它为我们洞察、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方法与工具。本书覆盖了博弈论的所有重要理念,系统介绍了博弈论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注重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对经济学中的经典博弈论实例,如寡头竞争、公共产品、讨价还价、保险市场、声誉理论、拍卖及信息非对称等做了严格且易于理解的分析。本书适合对博弈论感兴趣的读者,也可作为本科生及研究生的通识课教材与参考读物。
(向上滑动浏览)
转载自:经管领读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