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书摘】『九色鹿』新书速递 | 《亦神亦祖:粤西南地区信仰构建的社会史》

作者:社科文献

发布时间 2023-08-03 15:09   浏览量 140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文 | 科大卫


在珠江三角洲,神是神,祖先是祖先,当地人不会混淆这两个概念。《亦神亦祖》挑战这个看法。高州、雷州与海南距离珠江三角洲不远,明清时期都属广东统辖。但是,那里的雷神又是神,又是祖。冼夫人更多一层复杂关系;作为女神,她的子孙从夫姓,她当然也是祖先。

要了解这些故事,以及更重要的,了解这些故事背后的漫长历史变化,读者需要读这本书。在这篇短短的序言,我谈一下本书的作者贺喜。

贺喜喜欢挑战。她的研究特点,就是从来不会被某个课题“已经有人做过”几个字吓倒。在研究生的时候,很多人“已经做过”的广东宗族历史没有让她退缩;毕业后,她好像特别喜欢研究很多人“已经做过”的题目。她接着《亦神亦祖》的另一本专著——《宗族与共同体(1100—1500):族谱在江西的发明》,直接面对数位蜚声国际的学者对江西的既有研究。我与她合著的《秘密社会的秘密:清代的天地会与哥老会》(我只写了其中一章)当然也是在面对一个有着丰富成果的历史课题。

研究课题是否“已经做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新的研究是否具有新的观点。说这句话需要有点勇气,也需要一点诚实。在今时今日的学术环境下,不少“学术回顾”只是片纸虚言,妄论在回顾之上创新。这是题外话。


白院雷祖祠正殿雷祖陈文玉像


我对于历史学者称什么为“新”,是有一点意见的。我相信其中存在中西学术传统的分别。中国的学术传统,注重资料考证,“新”的发现是“新”的资料与对资料的“新”见解。18世纪以来,西方学术传统注重于回应问题,所以“新”的学术是“新”的问题与问题的“新”答案。这两种传统并不互相矛盾。没有资料,什么问题与答案都无从判断是错是对;没有问题与答案,也不知道什么叫作资料。但是这两套观点非常影响阅读研究成果的读者。在我看来,很可惜,我们越来越被西方的观点带着走。出版商在这方面可能应该承担很大的责任。以往学者引用的资料大都置于文脉之中。后来,参考了西方的标准,把资料置于注脚。再过来,注脚也不需要引文,只要有资料来源就可以了。这样一来,我们以前凸显资料与问题的关系,起码的标准是历史学者只可以配合资料谈见解。而现在阅读研究成果的标准往往是研究者有没有讲出一个漂亮的故事,却没有多少人在意漂亮故事背后在注脚中有没有实在支撑的资料。

贺喜讲的故事很漂亮,但是她也非常严谨地处理历史材料。她掌握中外前人的研究,她也说得很清楚自己与前人的分别。以这本书为例,她面对我们关于珠江三角洲的研究,提出“您以为神跟祖先一定有分歧吗?看到高雷半岛和海南岛的例子,您需要承认您错了吧!”我当然承认。珠江三角洲的经验可能有其特别之处,但是究竟为何,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更好地理解。究竟什么情况下地方上“亦神亦祖”,什么情况下神与祖先截然分开?


《雷祖志》所绘乌仑山


贺喜并没有停留在“亦神亦祖”的范畴。在雷州所见到的,是宋朝水利开发带来深远影响的社会;在海南所见到的,是黎族社会的历史变化;在高州所见到的,还有上岸的水上人。第一个问题,把贺喜带回她的家乡江西;第二个问题,把她引向其后有关五指山黎族的深入田野,并撰写了数篇文章。至于水上人,这一与宗族历史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人群,他们在《浮生:水上人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更加清晰地展现。随后,从宗族的架构进一步实践,即当秘密取代血缘作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的时候,她关注清代秘密会社。我听说她最近打算走更远的路,我们静静等待吧。

欣然得知贺喜的《亦神亦祖》再版,庆贺之余,是为序。



新书速递




亦神亦祖

粤西南地区信仰构建的社会史

贺喜  著

反水投注网站 ·九色鹿

2023年8月出版/78.80元


内容简介
本书以超越地方史为着眼点,来研究粤西南地区呈现的亦神亦祖祭祀现象。本书认为神明与祖先的形象与祭祀模式,关乎在大一统的礼仪与文化推广中,地方社会如何利用国家礼仪来塑造认同。这个过程,既牵涉明清时期国家礼仪、地方行政、经济环境的冲击,也深受文字运用、宗教科仪、建筑形制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简介

贺喜

香港中文大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研究领域为历史人类学、中国社会经济史;著有Lineage and Community in China, 1100-1500: Genealogical Innovationin Jiangxi、《秘密社会的秘密:清代的天地会与哥老会》(合著)、《浮生:水上人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合编)。



目录

绪论  中国南方的宗族、礼仪与传统

一  地方社会是怎样形成的

二  亦神亦祖的话语:广东西南地区的地理、社会形态及史料


第一章  传说的历史

一  土酋归附

二  传说的历史

结语


第二章  “边”区的贸易、教化与行政

一  侬智高起义

二  香与牛

三  南宋海南的文教与风俗

四  酋与官

结语


第三章  编户齐民与身份认同

一  从抚黎知府到知府抚黎

二  丘濬《世引堂记》与儋州土舍

三  黎峒起义

四  编户齐民与开路通道

结语


第四章  雷祖与雷首:祖先还是神明?

一  猪熊与雷种——唐人笔下的雷州雷神

二  水利开发与行政、信仰中心的空间布局

三  明清时期的珠池与洋田

四  神庙祭祀与宗族礼仪

五  谁为雷裔?

六  从雷种到乡贤

结语


第五章  冯氏家族与冼夫人信仰

一  明中叶高州地方社会之转变

二  冯氏家族的谱系建构

三  高州冼夫人庙:身份、控产与拜祭

结语


第六章  建筑、仪式与历史记忆

一  历史建筑物与石雕

二  仪式表演

三  从梁沙婆到冼夫人

结语


第七章  从家屋到宗族?

一  水上人的祭祖:朝会

二  神明祭祀与社区结构:以硇洲岛天后诞为例

三  水上人祭祖的普遍性与差异

结语


第八章  重访雷祖祠

一  作为长房的亿年村

二  雷裔陈氏的其他房支

三  另一种叙事:英山陈氏

四  麻扶赛端阳

五  重构消逝的图景:一个大胆的猜测

结语


总论  大一统的殊途同归


征引史料及参考书目

原版后记



编辑:周畅
审校:宋荣欣 李丽丽
转载自:鸣沙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