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书讯】书单 | 同济大学欧洲与德国研究丛书

作者:社科文献

发布时间 2023-01-11 14:28   浏览量 161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本期书单推荐的六本书籍,均出自“同济大学欧洲与德国研究丛书”系列。该系列力图整合同济大学德国研究和欧洲研究方面的成果,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郑春荣教授任总主编。


   1

德国默克尔政府外交政策研究(2013-2019):

从克制迈向积极有为


郑春荣 著

2021年12月出版/定价88.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从德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内外背景和政策宣示出发,通过“欧债危机”“难民危机”“英国脱欧危机与欧盟改革”“德国对美政策的调整”“乌克兰危机”五个实例,分析德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具体表现、成因及其影响。本书丰富了国内有关德国外交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视角,也为德国政府2013年以来的外交政策调整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成果,是我们了解默克尔总理执政中晚期对外政策的一部重要作品。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言
 一 德国默克尔政府外交政策调整概述
 二 有关德国外交政策调整的讨论
 三 德国外交政策调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第二章 德国政府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内容与实践
 一 德国“默克尔3.0”政府外交政策调整的内外背景与政策内容
 二 德国《2016安全政策与联邦国防军未来白皮书》的内容
 三 德国“默克尔4.0”政府外交政策调整的内外背景与政策内容
 四 德国政府外交政策的实践


第三章 欧债危机
 一 德国在欧债危机应对中的表现
 二 经济治理理念与内政因素的影响
 三 欧债危机折射出德国欧洲政策的新变化


第四章 难民危机
 一 德国政府在欧洲难民危机中的表现及其应对政策的变化
 二 德国在欧洲难民危机中表现的原因
 三 德国在难民危机中表现的影响


第五章 英国脱欧危机与欧盟改革
 一 德国应对英国脱欧进程的立场
 二 德国在欧盟未来改革问题上的立场

第六章 德国对美政策的调整
 一 德国对美政策调整的背景
 二 德国对美政策调整的内容
 三 德国对美政策调整的若干特点

第七章 乌克兰危机
 一 德国在乌克兰危机应对中的表现
 二 德国在危机中表现的影响因素
 三 德国在危机中表现的特点

第八章 德国默克尔政府外交政策调整的评价
 一 “文明力量”角色定位依旧在延续
 二 德国在欧盟内处于领导困境之中
 三 德国外交政策处于微调与手段变化之间
 四 德国外交政策进一步调整所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后记


(上下滑动浏览)



   2

德国的亚洲政策研究(2013~2019年)


陈弢 著

2021年12月出版/定价88.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德国政府各部、联邦议院、各大政党、德国国内社会机构以及德国亚洲政策对象国的有关材料的全面爬梳和解析,同时参考各类媒体的报道,对2013~2019年德国的亚洲政策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探讨。


本书依据历年来的德国亚洲政策文件,对德国政府视野中的“亚洲”进行了划分,明确了德国眼中“亚洲”的具体范围,并解释了其变迁过程。通过把德国的亚洲政策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我们能够更好地比较德国政策在该区域内的相同与不同,并更全面地认识德国对华政策在整个德国亚洲政策中的角色和地位,以及本地区内其他国家对德国政策的影响。这样的研究视角弥补了以往的德国亚洲政策研究对中国之外其他国家的忽视,并解释了德国在亚洲地区政治、安全及社会建构等问题上所起的作用及所面临的问题。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部分 德国在东亚
   第一章 打造价值观样板盟友:德国与日本的合作探析
   第二章 经验输出与经贸合作:近年来德国在朝鲜半岛的政治经济活动


第二部分 德国在东南亚
   第三章 聚焦经贸发展:近年来德国在东南亚的政治经济活动
   第四章 历史纽带与未来市场:德国与越南的政治经济互动


第三部分 德国在中亚和南亚
   第五章 可持续增长伙伴与价值观盟友:近年来德国与印度的政治经济交往
   第六章 推动建设现代阿富汗国家:德国对阿富汗政策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上下滑动浏览)



   3

西欧激进右翼政党与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化


玄理 著

2022年1月出版/定价88.00元


内容简介

欧盟多重危机的交织影响下,欧洲一体化在大众政治中的显著度与争议性与日俱增,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化成为近年来欧洲政治中的重要现象,体现了欧盟框架下民意与精英驱动模式之间的张力。激进右翼政党作为疑欧势力中最具代表性的政党团体,擅长塑造民众对于欧盟的负面认知,是欧洲一体化政治化的重要推动者。


激进右翼政党为何会推动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化?它们在政治化欧洲议题时采取了何种政治策略?这给欧洲政治生态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本书从后功能主义理论视角入手,分析西欧激进右翼政党推动欧洲一体化政治化的动机、策略和影响,考察当下欧洲社会民情和政党政治的演变趋势,探讨民意、认同和政党政治因素对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意义。


书籍目录

图表目录
英文首字母缩略词表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结构框架


第一章 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化:概念、发展历程与理论视野
 第一节 欧洲一体化政治化的概念
 第二节 欧洲一体化政治化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主流欧洲一体化理论与欧洲一体化政治化
 第四节 后功能主义理论与欧洲一体化政治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激进右翼政党及其疑欧主义立场
 第一节 疑欧主义的内涵与来源
 第二节 西欧激进右翼政党概述
 第三节 激进右翼政党与疑欧主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激进右翼政党推动欧洲一体化政治化的动机
 第一节 需求因素:民众疑欧主义情绪的上升
 第二节 外部供给因素:政治机会结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激进右翼政党推动欧洲一体化政治化的策略
 第一节 议题强调与立场极化策略
 第二节 架构策略
 第三节 欧洲议会——推动欧洲议题政治化的策略性场域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激进右翼政党推动欧洲一体化政治化对欧洲政治的影响
 第一节 公众议程
 第二节 国内政党政治
 第三节 欧盟政治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浏览)



   4

极右翼阴影下的欧洲左翼政党


杨云珍 著

2022年1月出版/定价88.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以实行新自由主义政策以来引发的全球化、欧洲一体化为分析背景,将欧洲政党政治置于2008年以来多重危机的背景中加以考察。作者以极右翼政党意识形态诉求的内容为基础,借鉴伊斯顿“系统论”中的“需求与支持”理论,构建了一个多元的理论分析框架。本书以全球化、欧洲一体化、经济危机、局内人与局外人——移民与身份政治、日益增加的不平等、重回民族国家六个维度作为“需求一方”;以安东尼·唐斯的政党竞争空间模型以及社会民主党自身身份与话语权的缺失为“支持一方”,解读极右翼思潮蔓延对欧洲左翼政党的影响。本书最后指出,虽然目前社会民主主义左翼政党面临着重重困难,但是它的价值追求并未过时,社会民主主义所提倡的实质上是一个集体的道德工程,是一个关系到所有人的共同事业。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国内外关于欧洲极右翼的研究综述
 二 国内外关于欧洲左翼政党的研究综述
 三 研究方法
 四 创新与不足
 五 本书的基本构架


第二章 极右翼政党的概念和意识形态
 一 左和右——一个概念史的考察
 二 极右翼的概念界定


第三章 欧洲左翼政党相关概念梳理
 一 社会主义
 二 社会民主主义
 三 民主社会主义
 四 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变迁


第四章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极右翼力量的上扬
 一 德国选择党与PEGIDA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二 法国国民联盟
 三 瑞典民主党
 四 荷兰自由党


第五章 2008年金融危机后欧洲社会民主党的衰落
 一 德国社会民主党
 二 英国工党
 三 南欧:意大利民主党
 四 北欧:瑞典社会民主工人党
 五 中东欧:匈牙利社会党
 六 小结


第六章 极右翼蔓延对欧洲左翼政党影响的理论探析
——基于极右翼政治诉求的分析框架

 一 政党所处外部环境的变化——“需求一方”的理论
 二 极右翼政党、左翼政党自身发展原因——“支持一方”的理论
 三 小结


第七章 欧洲左翼政党的未来在何处
 一 左翼的衰落威胁着欧洲的未来
 二 左翼政党如何面对
 三 左翼政党的未来在何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上下滑动浏览)



   5

默克尔时代的德国:

2005~2021年中国的德国研究文选


郑春荣 主编

2022年11月出版/定价99.00元


内容简介

从2005年11月首次担任德国总理,到2021年12月完全卸任,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担任总理达16年之久。经过长年执政,她深刻影响了德国的国内治理以及德国在欧盟改革与发展以及全球治理中的参与。她的卸任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默克尔时代”给德国内外留下了怎样的“遗产”,是人们普遍关注和讨论的议题。本书精选国内学者有关“默克尔时代”的德国的学术论文,总结“默克尔时代”的德国的内政外交,分析德国在国内治理上的改革举措以及创新做法,为我们党的治国理政提供了域外经验,这也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德国外交发展的影响因素及趋势,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德、中欧关系行稳致远。


书籍目录

导论:默克尔时代的德国 郑春荣

政治卷
默克尔总理面临的内政形势和改革任务及其外交政策走向 梅兆荣
欧洲难民危机中的德国难民政策及难民问题应对 宋全成
默克尔“失败的胜利”——试析2017年德国大选 连玉如
德国碎片化政党格局的表现、成因及影响 杨解朴
德国失稳的原因及其影响 郑春荣
能源转型的政治学研究:基于德国弃煤的探讨 张锐

经济卷
德国大联盟政府经济政策剖析 殷桐生
德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政策评析
——特点、成效与退出战略 史世伟
德国可持续发展模式 吴畏 石敬琳
德国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及特征分析 陈强 霍丹
德国“工业4.0”:内容、动因与前景及其启示 丁纯 李君扬
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朱苗苗

社会文化卷
“融入”的现实困境与文化冲突
——德国的移民政策和外来移民运动 伍慧萍
德国的地方事务治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汤葆青
德国医疗保障制度:现状、问题与改革 丁纯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缘起、运行、调整与改革 刘涛
用教育4.0推进工业4.0:德国教育2030战略考察 顾娟 彭正梅
默克尔执政以来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 刘淑华 郭荣梅

外交卷
德国“嵌入式崛起”的路径与困境 熊炜
德国外交政策的新动向 郑春荣
21世纪新时期“德国问题”发展新考 连玉如
德国在欧盟的经济主导地位:根基和影响 赵柯
德国的全球治理:理念和战略 吴志成 王亚琪


(上下滑动浏览)



   6

德意志帝国贸易政策(1871~1914)


朱宇方 著

2023年1月出版/定价88.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对一战爆发前德意志帝国的贸易政策做了深入研究,包括建国之初的自由贸易政策、1879年完成从贸易自由主义向贸易保护主义的转变、卡普里维时期贸易自由主义的短暂回潮,以及以“比洛税则”为标志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反攻、巩固与延续。但本书并不局限于对贸易政策本身的描述,而是重点考察其政策制定过程,强调贸易政策是一个位于政治和经济、内政和外交交叉点的关键领域,对参与政策制定的政党与经济利益团体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综合分析,以期能通过对贸易政策这个关键领域的剖析,观察和解析德意志帝国在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关键时期,政治与经济的交缠和互动、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冲突和博弈、工业与农业的合作与竞争、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碰撞等多重线索的交织与共振。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说明

第三节 作为贸易政策核心的“关税”的一般意义

第四节 德意志帝国的政治构架及贸易政策网络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 建国初期的自由贸易政策

第一节 拿破仑战争后德意志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工业化进程

第二节 德意志关税同盟时期的贸易政策

第三节 建国初期贸易政策网络的行为体

第四节 德意志帝国建国初期的贸易政策网络


第三章 贸易政策的保护主义转变

第一节 与贸易政策相关的环境变化

第二节 向保护主义转变的贸易政策网络

第三节 贸易政策网络转变后的结果与影响


第四章 贸易保护主义的巩固

第一节 与贸易政策相关的环境与行为体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 卡普里维贸易协定——自由贸易政策的短暂回潮

第三节 比洛税则——贸易保护主义的回归


第五章 总结与思考


附录

附录Ⅰ19世纪中期至一战前德意志地区主要经济利益组织

附录Ⅱ书中所涉政治行为体相关人物简要信息

附录Ⅲ德意志帝国议会主要政党概况及得票率、帝国议会席位数、席位占比

附录Ⅳ德意志帝国党派发展脉络

附录Ⅴ1876~1913年德意志帝国农产品价格指数(1913=100)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浏览)




策划:张思莹

编辑:丁曼泽

审校:柳   杨

转载自:城邦的世界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