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甲骨文』新书速递 | 充满冒险与开拓的维京时代
作者:社科文献
发布时间 2022-12-19 16:31 浏览量 229
16
十二月
星期五
在一个急速变化的时代,维京人充分运用他们不同寻常的能力来重新适应环境,而他们的冒险天赋造就了非凡的成果和创新。
—— 《维京人》
维京人的魅力
维京时代洋溢着冒险精神。这一时代开始于公元800年之前不久,直至11世纪晚些时候结束。在前后300年的时间里,来自当今丹麦、挪威、瑞典三国地理范围内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在欧洲很多地区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凡船只所及之处,几乎都受到了维京人的影响。他们留下的一些痕迹,诸如英语中的外来语、诺曼底的很多地名,仍然是当今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建立了爱尔兰的主要城镇,也是冰岛的首批定居者。
现代人对维京人的着迷,为许多图书、展览、博物馆和重建的纪念碑提供了灵感。维京人已经成为斯堪的纳维亚的一种标志。从设得兰群岛到诺曼底再到美国,世界很多地区的人们都以铭记维京人的方式来颂扬他们的北欧之根。斯堪的纳维亚人将维京时代视为一段黄金期,他们在外从事宏伟的事业,故土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今天的丹麦、挪威、瑞典三个王国成形了,基督教传入了,最初的城镇建立了,这些均为现代斯堪的纳维亚打下了基础。
维京武士:在瑞典午盘兰的锡格蒂娜发现的一枚驼鹿角配件尖端的雕饰。
乘船出现在外国的海岸,手持利剑,干着血腥的勾当,洗劫教堂,勒索钱财,参与战斗、谋杀和绑架,这种经典的维京人形象是片面的,最初是由当时的西欧教士塑造的,他们倾向于只记录暴力事件,而中世纪的说书人和历史学家又对此加以发挥,其中就包括冰岛的“萨迦”(saga)作者,他们想要寻求一种戏剧化的民族认同。但维京人并不只是军阀。他们的国王参与复杂的国际政治,工程师建造堡垒和桥梁,商人在广阔的地域内开展贸易——从挪威北部到丹麦南端的海泽比,从瑞典的比尔卡城(斯德哥尔摩附近)到罗斯,从冰岛到都柏林。他们是探索者,殖民了至今人烟稀少的北大西洋土地——法罗群岛、冰岛和格陵兰;他们还是最早(约公元1000年)到达美洲的欧洲人。像在英格兰那样,大批维京人定居在他们征服的地区,耕种土地,开始与当地人融合;他们定居于贸易殖民地,例如在都柏林,或者像在罗斯的某些地区那样,成为经济和政治精英。
斯堪的纳维亚人在拜占庭受雇于帝国卫队,也受雇于常规的雇佣军。在其他地方,当地的国王或皇帝将大河河口处的一块土地赐给维京酋长们,从而阻止其他维京人驶入他们的王国。例如,约公元911年,法兰克国王将塞纳河河口一带的土地赐予维京酋长罗洛。罗洛及其后继者巩固了权力,最终统治了后来成为诺曼底的这片地区。1066年,罗洛的五世孙威廉征服了英格兰,他的后代自此以后都坐上了王位。
挪威南部的维京窖藏,很可能是9世纪60年代埋藏的。
维京人的活动犹如万花筒,同一个人往往会以不同的面目出现在不同的地方。维京人的世界是广大的,因此为个体提供了诸多机遇。然而,多数斯堪的纳维亚人仍然和平地生活着,相对远离那个时代的波谲云诡。他们集中精力为自己和家庭讨生计,时不时地对征服巴黎、东游巴格达或北大西洋海难的精彩故事有所耳闻。很多人拥有一些从外部宏大世界输入的物品,它可能是用于磨面的手推石磨,也可能是一些小珠子。
斯堪的纳维亚拥有自己的文化,具有牢固的传统。在维京时代的三个世纪中,这种文化在与其他国家的广泛接触中得到发展,吸收并改造了很多外来的影响。我们主要是通过对维京人故乡的研究,了解他们令人震惊的高水平的技术和组织成就,从而扭转了对该时期的印象。过去人们常常认为:维京人只不过是精力旺盛、体格魁梧、性情爽直的人,抑或桀骜、野蛮、挥舞着斧头的海盗;而且他们生活在相当民主的社会中。现在看来,维京时代总体上是更加复杂的,具有稳固的阶级制度、多样的社会状况,取得了极其重大的成就。在一个急速变化的时代,维京人充分运用他们不同寻常的能力来重新适应环境,而他们的冒险天赋造就了非凡的成果和创新。
(本文节选自《维京人》导读)
书籍信息
维京人
[丹]埃尔塞·罗斯达尔(Else Roesdahl)著
汪枫 译
2022年12月出版/定价89.00元
ISBN 978-7-5201-9770-0
内容介绍
维京时代充满冒险与开拓。从8世纪末到11世纪,维京人探索了他们周围几乎所有可以行船抵达的地区。他们发动战争,争夺领地,同样也与欧洲其他国家在贸易、饮食与宗教方面互相影响,促进经济和文化交流。时至今日,维京人所到之处留下的痕迹仍然是西方生活的一部分。维京人的老家是今挪威、瑞典和丹麦,他们和后代一度控制了波罗的海沿岸大部分地区、俄罗斯帝国内陆、法国诺曼底,英国、意大利南部和巴勒斯坦部分地区。
维京人不仅是“骁勇、野蛮和挥舞着斧头的海盗”,还创建了较为完善的社会制度,见证了基督教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传播,并通过贸易、旅行和广泛的资源整合给欧洲历史带来了重大影响。《维京人》这部包罗万象的作品汇集了对维京人的居所、艺术、家庭生活、丧葬习俗,珠宝、诗歌,乃至王朝更迭和阶层划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既有着眼于小处的微观描绘,又有对地区全局的观察和宏观层面分析,呈现出一幅丰富绚丽的维京史诗画卷。
作者简介
[丹]埃尔塞·罗斯达尔(Else Roesdahl),1942 年生,丹麦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教育家。奥胡斯大学中世纪考古学荣休教授,都柏林圣三一大学和约克大学名誉博士, 1989~1997 年和2000~2003 年在诺丁汉大学担任维京学特聘教授。她毕生致力于维京时代历史研究,曾在维京人涉足的大部分国家游历并讲学,在丹麦和其他国家参与大量考古发掘活动。
1988 年,她凭丹麦文版《维京人》荣获瑟伦·居伦达尔奖(Søren Gyldendal Prize);1992 年,她获得丹麦国旗勋章骑士勋位(Knight of the Order of Dannebrog)。
译者简介
汪枫,世界史专业,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周边国家对华关系档案收集及历史研究”。现从事编辑出版工作,业余爱好写作和翻译。著有《北欧雄狮:古斯塔夫二世传》等,译有《决胜波罗的海》等。
书籍目录
(上下滑动浏览)
精彩荐读
大转向:世界如何步入现代
[美]斯蒂芬·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 著
唐建清 译
2020年9月出版/定价68.00元
· 内容简介 ·
1417年1月,猎书人波焦·布拉乔利尼从一个偏僻修道院尘封的书架上取下一份年代极其久远的抄本,无意间唤醒了一部湮没长达千年之久的作品——卢克莱修的《物性论》。这首行文无比优美的拉丁文长诗引发了巨大的讨论,也深深影响了如波提切利、布鲁诺、伽利略、弗洛伊德、达尔文、蒙田、莎士比亚、爱因斯坦等艺术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还经杰斐逊之手在《独立宣言》中留下了痕迹。斯蒂芬·格林布拉特在《大转向》中讲述了这个引人入胜却鲜为人知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冒险故事。他认为,正是由于《物性论》的重见天日才开启了西方文明走向现代的序幕,进而改变了全人类的历史。
深蓝帝国:英国海军的兴衰(全2册)
[英]本·威尔逊(Ben Wilson) 著
沈祥麟 译
2019年10月出版/定价168.00元
· 内容简介 ·
长久以来,英国只是处于欧洲边缘的三流海洋国家,其岛屿四周的海面上全无法纪可言,各种灾厄接踵而至。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毫不起眼的岛国,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屡次战胜来自四面八方的海上威胁。特拉法尔加海战之后,英国稳坐海洋霸主之位,成为统治世界海洋的强大贸易帝国。最终,它在20世纪丧失这一霸权,其海洋帝国的史诗画上了句点。《深蓝帝国》讲述了从阿尔弗雷德大帝到伊丽莎白女王登基60周年庆典之间的英国海军全史,同时,它也是一部英国文化史和帝国史。
海洋帝国:地中海大决战
[英]罗杰·克劳利(Roger Crowley) 著
陆大鹏 译
2014年5月出版/定价55.00元
· 内容简介 ·
《海洋帝国》主要描写16世纪中后期的奥斯曼帝国,与由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西班牙王国和教皇国、威尼斯共和国等结成的“神圣联盟”之间,为争夺地中海即旧世界中心,在地中海进行的著名岛屿攻防战和海上大决战,包括罗得岛、马耳他岛、塞浦路斯岛战役以及勒班陀海上战役等。《海洋帝国》是一个色彩纷呈、惊心动魄的故事,为当代的文明冲突提供了一个关键的背景。
追寻千禧年:
中世纪的革命千禧年主义者和神秘无政府主义者
[英]诺曼·科恩(Norman Cohn) 著
冯璇 译
2022年11月出版/定价98.00元
· 内容简介 ·
这部研究欧洲中世纪千禧年主义的经典之作,出自英国史学大家诺曼·科恩之手。科恩花费十年时间,结合编年史、审讯记录甚至抒情诗等原始资料,完整论述了盛行于11—16世纪各种革命的、无政府主义的教派和运动,以及它们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关系,精彩分析了敌基督出现、被战胜以及圣徒统治的预言如何与底层民众渴望改善物质条件的愿望混合到一起,从而导致千禧年幻想盛行。通过这部杰作,诺曼·科恩为我们提供了观察欧洲中世纪贫穷、渴望、抗争、权力等复杂面相及其相互关系的新视角。
策划:张思莹
编辑:丁曼泽
审校:柳 杨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