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新书速递 |《长期主义:机构投资者的资产管理》
作者:社科文献
发布时间 2022-12-16 12:24 浏览量 177
14
十二月
星期三
本书旨在通过研究、梳理国际大型机构投资者较为成熟的资产管理和运作模式,研究公司治理、资产配置、风险管理、薪酬激励、产品设计等资产管理全流程,结合案例,为国内同业提供经验借鉴。
—— 《长期主义:机构投资者的资产管理》
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我国居民家庭人均财富迅速攀升。我国居民家庭财富积累的速度令人瞩目,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证券市场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机构投资者也不断发展壮大。这一切似乎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老百姓有了钱,有了管理财富的需求,我们的资产管理行业就茁壮成长起来了。从规模和质量等不同指标来看,我国的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得都不错。同时,我国的机构投资者逐步走向世界,我国的主权财富基金在国际上也广受关注。
似乎一切都很好,然而仔细观察总觉得我们的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得远远不够。普通的居民家庭总是感到自己的钱不知道应该投向哪里,似乎都是机会,也似乎处处充满风险。从普通居民家庭投资结构来看,房地产依然占据最大的比例,然而,房地产是不是就是永远的财富蓄水池,政府和老百姓都比较担心。股票市场周期性的大幅波动,让普通老百姓也难以亲近。P2P、虚拟货币等此起彼伏的“财富新机会”也不能承载普通老百姓的期盼,对于许多人来说就只是伤心往事。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对专业的机构投资者有着更高的期许。
我国的证券监管部门几乎在证券市场建立之初就呼吁并致力于培育机构投资者,特别是中长期投资者,认为以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无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然而,在大多数时间里,我国股票市场上交易量最大的群体依然是散户。我国的机构投资者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一方面为市场效率的提高和市场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经常被批评存在“机构散户化”的现象。怎样使机构投资者赢得广大普通老百姓的信任,在金融市场中真正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目前还是中国金融市场面临的重要问题。
杜邢晔博士的新著《长期主义:机构投资者的资产管理》深入研究了国际大型机构投资者的资产管理和运作模式,探讨了它们的公司治理、资产配置、风险管理、薪酬激励、产品设计等资产管理全流程的特点,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期望从中寻找到机构投资者发展的一些规律,为我国机构投资者发展提供一些经验借鉴。杜邢晔博士在业界有长时间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她的总结和梳理能够让读者更加近距离地看到国际大型机构投资者的内部运行机制和模式。
杜博士的新书首先介绍了国际上资产管理行业的主要参与者和行业结构,并以一些著名机构投资者为案例分析了机构投资者资产管理全流程的一般经验、内部治理结构和投资范围等。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这本书重点梳理了国际上机构投资者的主要资产配置流派,并介绍了机构投资者业绩基准的设置原则和机构投资者常用的基准,对一些代表性机构投资者投资业绩表现进行了分析。该书还重点介绍了代表性机构投资者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对机构投资者的产品设计特别是养老基金的设计进行了较为翔实的介绍。
这本书比较有意思的一章是“机构投资者的薪酬激励机制”。正如作者所述,薪酬激励机制是资产管理机构运作的核心机制之一。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金融业界和学术界对金融机构的薪酬体系高度关注,各国监管者也担心错误的激励机制会使金融体系变得不稳定,会激励从业人员特别是高管选择过于冒险的行为伤害客户和合作机构而为自己谋利,从而破坏整个金融系统,引发系统性风险。
应该说,杜博士的这本新书具有强烈的操作性风格,力求展示国际机构投资者的全貌,并用一个个案例来剖析国际机构投资者内部的运行模式,对希望从事资产管理相关工作和期望理解机构投资者的读者来说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
杜博士在这本书里总结机构投资者相关事实和特征的同时,提出了很多自己的观点,也问了一些非常深刻的学术问题,相信这些都是她未来研究的起点,也相信会向其他学者进一步研究机构投资者提供很多新的视角。
是为序。
(摘自本书序一
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教授、副校长 吴卫星)
书籍信息
长期主义:机构投资者的资产管理
杜邢晔 著
2022年11月出版/定价89.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研究了国际大型机构投资者的资产管理和运作模式,探讨了它们的公司治理、资产配置、风险管理、薪酬激励、产品设计等资产管理全流程的特点,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从中寻找到机构投资者发展的一些规律,为我国机构投资者发展提供一些经验借鉴。
作者简介
杜邢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发展合作学院教师,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兼任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特邀研究员、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特邀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同济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曾任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欧盟使团、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从事宏观经济、金融市场与资产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书籍目录
上下滑动浏览
名家推荐
对于国内的机构投资者而言,本书提供了系统了解国外优秀同业机构的窗口,特别是当前我国各类资产管理业务、养老金投资、各级政府的专业或财务投资处于从起步、发展到逐渐完善的阶段,本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美国杜克大学客座教授 高西庆
本书为全面了解国际大型机构投资者的先进经验和最新趋势提供了重要资料,也为我国机构投资者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借鉴,是研究机构投资者资产管理不可多得的专业书籍。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 曹德云
2022年,机构投资者资产管理研究的原野,即使只有这一本著作,也是一个丰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发展合作学院执行院长、美国德雷克大学客座教授 王波
我国积累型养老金正处于大发展的初期阶段,借鉴发达国家资产管理的经验十分必要。此书的出版对资管业和养老金业都是一件大好事,也希望有更多的此类研究成果问世。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特聘教授 董克用
本书用全球主要机构投资者的实际案例,系统阐述了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架构、投资流程、资产配置方法、风险管理模式和绩效评估体系,对学习借鉴资产管理国际经验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天弘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 熊军
本书提供了机构性资产管理过程中各种治理问题的解决方案——大类资产配置方法论、投资模式流派、业绩管理体系、风险多层管理、利益一致性——一套崭新的系统性解读。它展示了全方位分析对比的知识探索对理解大型资金池跨时空价值管理的穿透力量,绝对值得一读。
——佳辰资本全球公开市场总经理、中投公司多资产投资前负责人、香港金融发展局小组成员 余家鸿
在个人养老保险步入“大资管”时代之时,作者放眼世界,帮助从业人员深入理解全球主要机构投资者的运作模式。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本书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视角,审视全球顶级基金相对封闭的内部世界,与风险和回报相伴随的是主动管理、多元化和稳健的长期主义,这才是顶级机构投资者的真实投资理念,而不是电影里所塑造的短期激进形象。
——加拿大阿尔伯塔投资管理公司固收投资部经理 朱晓光
策划:孔庆梅
编辑:丁曼泽
审校:柳 杨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