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书摘】周宪 陈勇 主编丨《南京大学高研院学者文丛(第一辑)》出版

作者:人文万象

发布时间 2022-12-01 08:15   浏览量 1232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南京大学高研院学者文丛

(第一辑)(全2卷)

周宪 陈勇 主编

2022年10月出版 / 398.00元

978-7-5228-0774-4

反水投注网站

高研院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中国高校走过了近20个年头。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简称“高研院”),作为中国高校最早创建的高级研究院,成立于2005年。她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体制创新和知识创新,成长为现代大学体制中一个很有活力和凝聚力的科研平台,助推一流大学建设做了不少颇有创意的工作。


在高研院的日常运作中,最为重要的乃是人力资源。南京大学高研院云集了一大批中青年才俊,作为驻院学者,他们以团队和课题形式,展开了问题导向的跨学科或多学科的研究。毫无疑问,这些学者现已成为南京大学科研教学的中坚力量。他们在高研院一至两年的驻院研究,既亲历了跨越院系专业的跨学科交流碰撞,又参与了丰富多彩的国际学术交流。驻院学者不但给高研院带来了勃勃生机,而且提升了校园文化、学生品位。这里刊出的诸多篇什,是驻院学者们一段时间的思考结晶,主题多样,方法多元,观念各异,思想新锐,它们从一个角度反映出高研院学者雅集的广泛学术兴趣和深刻问题意识。


本书是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学者文丛,分为上、下两卷。


上卷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本土文脉”涉及中国历史文化的诸多议题,从陈寅恪“以文证史”的方法论,到宋初四大书的成因,再到晚明南京的“国都记忆”;第二部分“域外人文”则多为跨文化交往或从中国看世界的思考,既有文学研究个案,又有思想史专题分析。


下卷的两个部分分别为“知识方法”“当代问题”,前者是对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知识生产及其方法论的反思,后者是对当代社会和文化问题的直接追问与解答。


这部厚实的学术论集,仿佛是一扇敞开的“高研院之窗”,既展现出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学术传统,又彰显出各位作者拥抱现实、直击当下问题的学术担当。


目录


上 卷


本土文脉



现代学术史中的“教外别传”

——陈寅恪“以文证史”法新探 张伯伟

“五牛旗建”与“赤牛奋靷”

——文本视域下南匈奴汉赵时代的预言与谶纬 童岭

吴都建业的图像与史料

——以敦煌莫高窟323号窟《康僧会感圣得舍利》为例 吴桂兵
宋初四大书编纂原因和宗旨新勘 巩本栋
“多文之谓儒”

——以《原教》篇为中心看朱彝尊之“文章尔雅” 张宗友
“曾问劫灰搜坠简”

——嘉兴私人藏书的传承与民间古旧书源的断流 徐雁
盛世叩阍:清前期执政理念脱节与政治法律错位 马俊亚
民族主义的“发明”:孙中山与辛亥前后的会党论述 李恭忠
国家权力与近代中国城市空间重构 陈蕴茜
“场所精神”的回归

——《南都繁会图卷》与“老城南保卫战” 胡恒
棉仓城市客厅:一个内部性的宣言 鲁安东
“国都记忆”与晚明南京的地方叙事

——兼论明清时期的国家与城市关系 罗晓翔
《中国现代诗选》:最早翻译到西方的中国现代诗集 卞东波
中医科学化的困境

——以风行一时的“柳枝接骨术”为例 陈勇

1949年前商务印书馆的英文出版探析 张志强 黄芳


域外人文



重读《抄写员巴特尔比》:一个“后9·11”的视角 但汉松
以画笺史:从杜米埃的漫画透视法国十九世纪中叶的政治与市民文化 韩伟华
重现的普鲁斯特 黄荭
喻指理论:《诺顿非裔美国文学选集》的文学史观 方红
论基莲·克拉克和格温妮丝·路易斯诗歌中的民族性书写 何宁
互助的政治意义

——英国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建构过程中的友谊会 闵凡祥
18世纪德语历史文献的数据挖掘:以主题模型为例 王涛
论文化相对主义之下的当代分析美学策略 殷曼楟
格奥尔格·伊格尔斯的德国-犹太遗产 宋立宏



知识方法



艺术史的二元叙事 周宪
马克思主义如何研究城市问题:一种三元空间辩证法视角 刘怀玉
超越“机器论片断”:《资本论》哲学意义的再审视 孙乐强
哲学:追求真理还是丰富对话? 陈亚军
从社会科学拯救历史

——关于历史学学科特质的再思考 李里峰
政治经济学批判与辩证法的颠倒 周嘉昕
当代情感体制的社会学探析 成伯清
女性主义方法论的批判与重构

——基于弗雷泽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的视域 戴雪红


当代问题



易卜生与世界文学:《玩偶之家》在中国的传播、改编与接受研究 何成洲
《哈姆莱特》中国接受史研究的路径整合及其当下价值

——一个复调的接受史研究论纲 从丛
先锋艺术的“雅努斯面孔” 周计武
视觉文化语境中的艺术生产理论及其当代问题 李健
权力、资本与缝隙空间 童强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国家干预界限研究 方小敏
科斯法律经济学本土化路径重探 吴建斌
追求裁判的社会效果:1983~2012 宋亚辉
国际产能合作与重塑中国经济地理 吴福象 段巍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中国国内生产网络 方勇
社会企业与中国老龄服务供给 高传胜
为媒介技术决定论正名:兼论传播思想史的新视角 胡翼青
中国应急管理十年(2003~2013):结构变化及其理论概化 张海波 童星
官僚制组织的两副面孔 张乾友



The End




策划:佟   譞

编辑:翟冰冰

审校:吴   超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