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金句书单|我们从“拾句”活动当中精选了这些留言!
作者:社科文献
发布时间 2022-11-30 08:36 浏览量 173
各位书友,
社科文献双十一“拾句”活动告一段落,文献君精选了10则大家在本期阅读活动中摘录的金句内容,一起分享。
读书,是一场发现之旅,也是一生的课题。“拾句”活动将持续进行,我们也将不定期为提供优质内容的书友送上福利,欢迎大家一起阅读,一起成长。
欢迎访问拾句小站~
01
· 书籍简介 ·
时间的社会文化史:
近代中国时间制度与观念变迁研究
湛晓白 著
《时间的社会文化史——近代中国时间制度与观念变迁研究》一书,首次系统专门地以“时间”为主题,从社会文化史角度较为完整地勾勒了近代时间制度和时间观念变迁的整体面貌,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按照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书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近代中国时间制度变革的历史探源,确定了近代中国新时间制度所包含的主要内容,考察了新时制确立、推广的具体历史过程,透视了其在近代的流变及其整体变化趋势。第二部分集中于描摹近代时间社会化的多元面相,揭示其物质基础及动力机制。第三部分则对时间观念的近代转变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其内容涵括了近代人们对日常生活时间、历史时间、哲学时间等多层次的理性认知。
02
· 书籍简介 ·
从维吉尔到昆德拉:
世界文学经典导读
高永 著
本书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以“人之存在”为中心,综合运用主题解读、比较研究、传记研究、文化观照、理论分析等方式对具体作品进行解读,重点探索文学经典中蕴含的精神世界。本书绪论部分以哈罗德•布鲁姆的经典阅读论为中心,探讨了经典的价值以及经典阅读的现状与意义。经典导读部分分为十一章,选取了《埃涅阿斯纪》《哈姆莱特》《许佩里翁》《项链》《在流放地》《边城》《雪国》《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等世界文学名著及维吉尔、莎士比亚、弥尔顿、莫泊桑、契诃夫等世界文学巨匠,对作家作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主要从人的内心及精神的角度探讨文学创作和表现问题。
03
· 书籍简介 ·
踏着鲁迅的脚印:鲁迅研究论集
张恩和 著
本书收集了作者半个世纪以来鲁迅研究的散篇文章。内容包括对鲁迅思想、生平的研究,有关鲁迅创作的总论和具体作品的分析,有关鲁迅的学术随笔,以及为别人的鲁迅论著所作的序跋等。文章虽非宏篇谠论,然而观点明晰,文字朴实。在许多问题上,作者不跟风、不随众,勇于说出自己的看法。其中关于鲁迅对封建主义的认识和深刻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多少说出了一些别人没有说的话。对近年来关于鲁迅是否被“神化”,以及鲁迅算不算“革命家”等问题,作者也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这些文章虽“卑之无甚高见”,但在“大变化”“大转换”的今天,或多或少可为几十年的鲁迅研究留点微弱的印痕,并于“众声喧哗”之中,保有小小的一席之地。
04
· 书籍简介 ·
傻瓜之光:白痴和他的时代
[德]博托·施特劳斯 著
何婧 译
现在,生存于消费社会的人们变得越来越迟钝,思考和感受能力也越来越差,人正在成为对历史和现状无知无觉的失忆之人,成为无思想无特性的人,成为不知快乐为何物的人。这本书是对当代社会这种现象的批判与反思。
05
· 书籍简介 ·
马克思历史方法理论
庾虎 著
历史科学是马克思整个理论的核心研究域。终其一生,马克思的研究视域都没有离开过这一领域。历史由历史规律与历史方法共同推进,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则由历史规律理论和历史方法理论两个基石构成。本书对马克思历史理论基石之一的历史方法理论进行了提炼、系统化。同时,基于新全球化这一历史时期的生成,基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与趋势,基于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使命,基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当代发展要求,通过研究将马克思的历史方法理论在历史理论中的地位予以提升。21世纪的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需最大限度地把握马克思的历史方法理论。
06
· 书籍简介 ·
当代奢侈消费的批判与超越
吴琼 著
全书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对奢侈消费的发展历程作了全面而细致的考察,特别是对当代奢侈消费意识形态性的深刻批判,揭示了以奢侈消费为代表的消费社会恰恰是人类文明进入一定阶段展现出的一种良莠参半的生存方式。这种围绕消费展开的生存方式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各种便利的同时,也让每个人的生活内容越来越贫乏,生活形式越来越碎片化,生活世界越来越孤独。
07
· 书籍简介 ·
征服世界:
一部欧洲扩张的全球史,1415~2015(全3册)
[德]沃尔夫冈·赖因哈德 著
周新建 皇甫宜均 罗伟 译
欧洲人在600年里到达了世界各地,占领了世界,也剥削了世界。但是欧洲的扩张从来都不是“单向行车”,而是一段漫长的交互史。殖民扩张有多少种类型?哪些族群的生活面貌被彻底改变?个体如何在动荡社会里重新立足?殖民地从何处汲取新的活力?德国历史学家奖得主赖因哈德的这部佳作结合了宏大的叙事和大量真实案例,为我们逐一解答这些问题。
作者从古代和中世纪欧洲扩张的开端写起,一直讲述到艰难而漫长的去殖民化和21世纪的新型文化扩张,直观地呈现了欧洲扩张史最突出的特征“全球性”到底是怎样建立起来并发挥作用的。他开创性地视不同的海洋为一个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尤其在白银流动、移民进出、物种交换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科技、信仰乃至启蒙思想既带来进步,又不断制造新的人口失调、阶级矛盾和民族冲突,殖民地的疼痛与新生也持续冲击欧洲本土的自我认知。古老的欧洲未来将立足何处、向何方扩张,依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08
· 书籍简介 ·
不可思议的骨骼:支撑生命的杰作
[英]扬·扎拉斯维奇 [英]马克·威廉姆斯 著
林安萧 译
邢立达 审校
从最小的种子虾到巨大的恐龙和蓝鲸,从最早的细菌群落叠层石到大堡礁,从外骨骼到内骨骼,本书带领我们从多个角度审视骨骼,并且详细地介绍那些由矿物质组成的,曾帮助生命改造我们所在地球的骨骼。我们将从远古遗迹中查看骨骼的创新,看看微小的细胞是如何为自己搭建“脚手架”的,看看这些细胞的“脚手架”又如何一步步演变成如今我们熟悉的骨骼的样子。同时,书中还讨论了气候变化的影响,使某些骨骼的形成面临的风险,并将未来的骨骼考虑在内,包括我们可能会越来越多地将金属和塑料元素融入人体的骨骼中,以及在其他行星上建造骨骼的可能材料。
09
· 书籍简介 ·
荒诞的幽灵:现代虚无主义的根源与批判
[美]唐纳德·A.克罗斯比 著
张红军 译
从晚期尼采开始,“虚无主义”成为西方众多思想家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关键词。正如沙恩·韦勒所言,“在哲学现代主义领域,尼采是独一无二的典范,这不仅是因为他的现代性批判的影响比同时期任何哲学家都要大,还因为他使用了‘虚无主义’这个概念来捕捉现代性的本质。……哲学和美学现代主义中的一些关键人物的现代性批判理论,都深受尼采的现代性诊断的影响,这种诊断认为现代性包含虚无主义的内容。举例来说,这些角色有雨果·鲍尔、高特弗里德·本、恩斯特·容格、马丁·海德格尔、温德姆·刘易斯、西奥多·阿多诺、阿尔贝·加缪、莫里斯·布朗肖和E.M.齐奥兰。” 然而,由于尼采及其后众多思想家过度频繁而不加严格限定的使用,虚无主义一词早已变得含糊不清,充满歧义。让虚无主义一词获得尽可能明确的含义,进而恢复这个词应有的批判力,就成了美国学者唐纳德·A.克罗斯比《荒诞的幽灵——现代虚无主义的根源与批判》一书的重要任务。
10
· 书籍简介 ·
马克思历史方法理论
庾虎 著
历史科学是马克思整个理论的核心研究域。终其一生,马克思的研究视域都没有离开过这一领域。历史由历史规律与历史方法共同推进,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则由历史规律理论和历史方法理论两个基石构成。本书对马克思历史理论基石之一的历史方法理论进行了提炼、系统化。同时,基于新全球化这一历史时期的生成,基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与趋势,基于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使命,基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当代发展要求,通过研究将马克思的历史方法理论在历史理论中的地位予以提升。21世纪的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需最大限度地把握马克思的历史方法理论。
— End—
想了解更多书籍详情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先晓书院APP
先晓书院网页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推荐
吴琼 著
[德]沃尔夫冈·赖因哈德(Wolfgang Reinhard) 著 周新建 译 皇甫宜均 译 罗伟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