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书讯 | 贾晋华 著译《唐代女道士的生命之旅》
来源:鸣沙
发布时间 2021-12-17 17:17 浏览量 7506
内容简介
女道士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在唐代崛起,这在中国妇女史上前所未见。
本书对唐代女道士这一群体展开完整而全面的研究。虽然中国社会的传统结构
对女性不利,但她们并不是 牺牲品,而是有可能成为生机勃勃的力量,在不同
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下参与性别关系的重组、权力构成的交涉及社会发展的
运作,唐代女道士即为这一代表。
作者贾晋华,现任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澳门大学兼职教授。
出版时间 2022年1月
鱼玄机:从都城女郎到士人小妾
《三水小牍》称鱼玄机为“长安里家女”。“里”指坊里,“里家女”字面上为“坊里人家的女儿”,亦即普通市井人家的女儿。《太平广记》及其后数种著作引《三水小牍》,皆称“里家女”。然而,重印于十九世纪的一个《三水小牍》的版本,却改“里家女”为“倡家女”,意谓娼妓。这一后代的更改未有任何早期的证据支持,很可能是被某位对鱼玄机有偏见的人所改动。但是,这一擅改却成为不少学者断定鱼玄机为娼妓的“有力”证据。
此外,一些学者自由地将“里家女”的“里”字解释为“北里”,亦即平康里,唐时长安的青楼区,或其他相似的娱乐区。然而,“里”未必指称北里或其他青楼区,唐人也从未用“里家女”指称青楼区的娼妓。相反,“戚里”一词被用来指称皇室及其他贵族官僚居住的城区,“戚里女”一词被用来指称皇室或贵族家族的女性。“里家女”及另一个相似的词语“里妇”则被用来指称普通家庭的女性。例如,《唐阙史》载:“(杜牧)俄于曲岸见里妇携幼女。”此外,由于娼妓仅居住于平康里中的三条曲巷,“曲”字而不是“里”字,被普遍用来指称她们。她们被称为“曲中”及“曲中诸妓”;当一位娟妓初入青楼,她被称为“人曲”;当一位娼妓被赎身,她被称为“出曲”。
根据《三水小牍》,鱼玄机“色既倾国,思乃人神”,美丽,聪明,受过良好的教育,尤其具有诗歌才华。《北梦琐言》记她于咸通(860 ~873)中嫁李亿为妾。李亿于唐文宗大中十二年(858) 进士及第为状元。他的李姓及他在科举中的极大成功,皆说明他可能出自世家大族。因此,尽管鱼玄机十分美丽聪明,但作为普通人家的女儿,她不可能成为李亿的正妻。许多学者已经指出,在唐代同等地位家族的联姻,特别是世家大族之间的联姻,仍然是十分重要的观念传统;从中唐开始,世族也倾向于将女儿嫁给成功的举子。考虑到李亿可能的世族背景及其在科举上的极大成功,许多大族应会急于将女儿嫁给他。李亿与鱼玄机相识的最大可能机会则是他于857年至858年在长安应试时( 在唐代,每年秋天举子赴京,次年春天应试),或稍早几年( 如果他应考过不止一次)。元代辛文房称鱼玄机在15岁时被李亿纳为妾。如果她于857年约15岁,她应约生于唐武宗会昌三年(843)。
——出自第七章 女道士诗人鱼玄机的生活和诗歌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