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索·恩新书 │ 《生而为王》(全13册)之《亚历山大大帝》
来源:索恩thornbird
发布时间 2021-08-19 10:19 浏览量 452
亚历山大大帝,世界古代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亚历山大大帝,马其顿王国国王,称亚历山大三世。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之子。在短短13年内,他就巩固了马其顿王国作为希腊地区诸城邦的盟主地位,击溃强横的波斯帝国,还将埃及在内的非洲东北部和中东地区都纳入统治的麾下。亚历山大大帝的兵锋还一路向东,占据了今天的中亚各国、阿富汗和巴基斯坦。
历史中的亚历山大
对于亚历山大的人格我们应当作出何种评判?他在历史的洪流中扮演了何种角色?就历史上的其他风流人物来说,这类问题也往往属于历史学家们最难回答的问题。而就亚历山大来说尤其如此。即使是与他同时代的人,甚或是对于像克里特的尼阿库斯那样了解他的人来说,亚历山大其人也通常像个谜。
他们将亚历山大所作出的那些他们所不能理解的决定和举动归结为亚历山大个人的“渴望(pothos)”,即某种非理性的冲动所导致的结果。这是某种强大的,但最终却难以解释的力量的源头。这种冲动无法为他最亲密的朋友所通达,甚至亚历山大自己都无法对此作出解释。我们必须非常认真地对待这些迹象,因为它们可能与亚历山大那些极具象征意味的具体举动中所包含的巨大神话特质密切相关。亚历山大的行动的参照点是半神,甚至是神。
亚里士多德与亚历山大,由Jean Leon Gerome Ferris创作(1754)。
他效仿这些神祇的征战与辛劳,并且还想超越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他觉得自己被号召与这些先人竞争。最迟的一个时间点是当亚历山大前往锡瓦的阿蒙神谕所之后,他终于明显地感觉到自己是那些先神中的一员。如此,在这个世界上,他便不必再去容忍任何忤逆,也不必再去惧怕任何险阻。他必须去往边界,去往已知人类世界的尽头。他必须是这个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天下莫敌的统治者,他的名声和荣耀凌驾于一切生灵之上,不仅是现在,还有过去,甚至是在未来。这便是他所渴望的一切。
从他的童年开始,当他沉浸于那些讲述着他的祖先获得至高荣誉的英雄传说时,这些念头便驱使着他。在他所实现的巨大而难以想象的成功中,这种冲动得到了证实。他也在自己所享受的宗教崇拜中获得了某种庄严。
但亚历山大不是一个完全被冲动左右的狂暴斗士。他对于世界尽头的追寻遵循着前沿的地理知识的指引,并且他还抱有对于完善地理认知的兴趣。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系统的、专业的准备之上的,同时还有军队人员进行辅助。“整个世界!”——虽然亚历山大的冲动如此叫嚣着,但这条路完全是铺设在客观、明智的轨道上,并且在行进过程中进行了合理的规划。总体而言,在一般的政治交往中,亚历山大按照友善或是敌对、怀柔或是惩戒、提携或是毁灭的简单逻辑,冷酷地进行着计算。
木刻画,约创作于18世纪早期北方战争时期。画像中与波斯军队对战的亚历山大身穿近代西式戎装,面容与彼得一世相像,暗喻彼得一世将战胜被比作波斯王的对手瑞典查理十二世。
不管是出于什么冲动,也不管是通过什么手段,亚历山大都是极具个人魅力的,对于马其顿人来说尤其如此,但对于其他人来说也不例外。只有这样才能成就这番连最大胆的想象都难以企及的伟业。由此,亚历山大也同时成了一个备受讨论的问题的典型案例——个体在历史进程中究竟具有何种意义?扮演了何种角色?又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历史的进程以及历史事件?这些事情脱离了,或者说似乎脱离了人类的控制,因为它们是由如此多的人类冲动及其行为所滋养的,以至于它们不再能够被分门别类地确定出来。
近几十年来,历史学家们也在这个意义上更倾向于认为,个人在对历史的影响中只占有很小的比重。对历史的理论反思也主要是关注那些不可支配的、过程性的、自主性的东西,这使得历史上那些强大的个体也没有什么发挥的空间。而在经历了总统戈尔巴乔夫的事件之后,情况似乎有所转变,至少是对于某一事件本身来说,人们可能会更倾向于重视个人因素。而亚历山大正是一个非常好的,也许是最好的例子,由此我们可以说明,在世界史意义上,个人的行为确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带来巨大的改变。
毫无疑问,亚历山大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比别人更高的起点:他的父亲在马其顿给他留下了一个组织严密且内部稳定的王权国家;希腊的各个城邦不仅皆因旷日持久的战乱而疲惫不堪,而且在腓力二世的影响下陷入依附马其顿的状态;而伟大的波斯大帝的王国也仍在与自身强烈的解体倾向抗争;亚历山大自己的士兵即使在最艰难的情况下,也表现着难以动摇的忠诚。
亚历山大大帝,抄本Liber Floridus彩绘,藏于根特大学图书馆。
此外,亚历山大还拥有个人才能,比如前面提到的政治上的独断力以及军事能力,使得他在紧要关头能够冷血地,几乎是本能地执行正确的选项。并且在许多危急的情况下,好运总站在他的一边,这一点在古代就已经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然而,我们前文中所提到的内在驱动力才是真正的决定性因素,这是一种极端的、难以理解的、非常具体的对于神话的神往,以及与英雄们比拼的强烈欲望。刚才提到的历史机遇和个人才干也可能发生在他人的身上并助其一臂之力。但一方面具备理性规划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对神话有着好似全然生活于其中般的着迷,这完全是亚历山大的个人特质。这一点可以为亚历山大的很多行为作出解释:无论是他拒绝了波斯大帝提出的分割统治权的建议,还是他开启一场在现实意义上直至世界尽头的远征。
正是亚历山大的这种个人特质推动了波斯帝国与其周边地区的完全融合,从而为希腊文明的扩张和多元化文化移入的进程创造了空间,同时,这种文化融合标志着一个崭新的时代——希腊化时代——的开始。因此,亚历山大的身影在自历史学家约翰·古斯塔夫·德罗伊森以来的历史判断中跻身首列,并不是毫无理由的——“亚历山大这个名字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亚历山大塑像 ©Aya Mahmoud Naguib Ibrahim
除此之外,亚历山大对于整个历史判断来讲也是一个特别的挑战。他的残暴总是引起人们的厌恶,而且还将一遍又一遍地引起人们的厌恶,正如他的伟大与仁慈所带来的与将会带来的赞赏一般。我们在本书伊始提到的对于亚历山大这个人物形象的各类判断的投射更是提醒我们,在下判断时应当保持克制。
判断和评价的标准和尺度往往是由历史学家们指出的,他们一再提请人们加强关注那些受时代影响的视野。他们强调在亚历山大生活的世界中,暴力逻辑与恐吓逻辑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出于自我保护,人们很难不去考虑这种逻辑,从而使得这种逻辑强烈地影响了同时代人的心态以及价值观。但恰恰是在这种背景下,历史学家注意到了亚历山大的特殊性,注意到了他的某种“过火”;而亚历山大将这种倾向极端化,并从而再度增加了这种过火的程度。这种做法使得人们无法按照“理解即宽恕”的原则对他进行评判——尽管这种“过火”促成了难以想象的成功。
刻有亚历山大头像的金戒指,肖像中,亚历山大装扮成赫拉克勒斯,头部披有狮皮,狮爪装饰于颈部,藏于大都会博物馆。
在这个意义上,也恰恰是在这一意义上,历史的分化并不绝对导致相对化。我们没有理由将自身封闭在对伟人或隐秘或张扬的崇敬之中。如果我们把视线从他身上移开,转向那些被他的冲动所影响和波及的人群,转向受害者,那么,另一种评判便会浮出水面。由于我们的资料主要是围绕着英雄本人所展开,因此,与重述英雄事迹相比,本质上我们必须在另一些人群身上使用更多的历史想象力。
如此,我们便可以理直气壮地召回我们的文学想象力,例如阿诺·施密特(Arno Schmidt)在他的文章《亚历山大或什么是真理》(Alexander oder Was ist Wahrheit)中对大帝身边的环境的描述。如果人们能够将主客二元同时置于自己的视野之内,那么人们便能够从这个成功的故事中鲜活地体会到政治暴力在宽严并济的紧张关系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同时,这个故事也让我们能够衡量,或者至少能够想象,在个人的标志性的伟大背后,在这个撼动世界、改变历史的伟人身后,隐藏着的是成千上万人所遭受的苦难。
注:本文选自《亚历山大大帝》第五章
新书速递
若非英年早逝,
他将把已知人类世界的尽头推到何方?
亚历山大大帝
[德] 汉斯–约阿希姆·格尔克(Hans-Joachim Gehrke)著
王诗文 译
2021年6月出版
ISBN 978-7-5201-8346-8
反水投注网站
│索·恩
内容简介
古希腊的历史学家狄奥多罗斯对亚历山大的丰功伟绩赞不绝口。凭借自己过人的胆识,他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与其所蕴含的历史意义超越了人类已知的所有其他国王。在短短十二年里,他便征服了欧洲大部分地区,征途及至亚洲,并以此获得了广泛的声誉,使自己与古代英雄和半神齐名。
与此相反,罗马哲学家塞内卡却更倾向于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亚历山大的行径:如果一个人在自己初获启蒙的精神故乡(希腊)大开杀戒,难道他是精神健康的?对于那些在被父亲征服的国家中所发生的不幸,亚历山大并不感到满足,而是继续举着他的武器让整个世界变得支离破碎。他的暴行毫无止境,一代帝王如同贪得无厌的野兽。鉴于其在历史中模糊不清、摇摆不定的形象,本书旨在帮助现代读者对亚历山大这个既是掌权者、将军,又是远见卓识的政治家的多面性格形成自己的认识。
作者简介
汉斯–约阿希姆·格尔克(Hans-Joachim Gehrke),1945年生人,曾于哥廷根大学、维尔茨堡大学、柏林大学和图宾根大学任教,于2007年至2011年任德国考古研究所所长,为国际著名古希腊研究专家。
译者简介
王诗文,生于北京崇文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学士,Erasmus Mundus 欧洲哲学硕士,布拉格查理大学哲学博士候选人。旅居德国数年。尼采有言,翻译之事,肯綮之处莫过于把握原语言风格之节奏。由此时刻谨记:尽力体味原作中风格文体的幽微之处,切莫使用心可嘉而近乎伪造的翻译在无意中将原文平庸化。
全套简介
埃赫那吞、亚历山大大帝、汉尼拔、恺撒、克利奥帕特拉、奥古斯都、尼禄、君士坦丁、查士丁尼、从查理大帝到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中世纪皇帝、萨拉丁、路易十四、威廉二世……这些叱咤风云的统治者如何深刻地影响了历史进程?世人描摹的画像又是否符合他们真实的形象和性格?
13册传记均由德国古代史、中世纪历史和近现代史的顶尖学者写就,作者皆为德国大学的权威教授和研究院资深成员,在相关领域深耕多年,能对传主所处时代的原始文本及后人编纂的史书、传记作品进行严谨分析、有序整合,涵盖不同时代对同一人物的接受史,信息周全而均衡。
《生而为王》(全13册)是索·恩从德国贝克出版社引进的君主传记系列,篇幅虽短却是名家写就,史料扎实,文风活泼,史评均衡而不失锋芒,尤其指出以今人视角认识和理解这些历史人物需要克服的偏见。
目录
第一章 亚历山大之谜 / 001
第二章 青年亚历山大 / 011
第三章 征服者亚历山大 / 048
1 希腊与巴尔干半岛 / 048
2 小亚细亚 / 053
3 伊苏斯及其后 / 071
4 埃及、亚历山大港与锡瓦绿洲 / 082
5 决 战 / 091
6 巴比伦、苏萨和波斯波利斯 / 097
7 对手的继任者 / 107
8 中亚地区 / 119
9 直至世界尽头 / 129
10 灾难般的返程 / 142
第四章 统治者亚历山大 / 148
第五章 历史中的亚历山大 / 170
大事年表 / 178
参考文献 / 183
索 引 / 185
— E N D —
前往反水投注网站 天猫旗舰店
即可享受优惠购买本书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