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重磅推荐|《中国乡村振兴学术报告(2019—2020)》出版
来源:人文万象
发布时间 2021-08-12 09:50 浏览量 443
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意味着“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如何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挂念的问题。 2021年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更加聚焦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办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实事,一件一件抓落实,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为此,我们特别推荐由叶敬忠、陈世栋联合主编的《中国乡村振兴学术报告(2019—2020)》一书,回顾乡村振兴学术研究之路。 中国乡村振兴学术报告 (2019—2020) 叶敬忠 陈世栋 主编 2021年7月出版/168.00元 978-7-5201-8469-4 反水投注网站
内容简介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乡村与发展研究为主题领域,是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本书所选文章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20年刊发的乡村振兴研究主题论文,以及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师生2018—2020年发表的乡村振兴研究主题论文,分成乡村振兴的整体性逻辑、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与小农户发展、乡村振兴与治理现代化、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六个部分。 前言 党的十九大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弥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乡村短板。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乡村振兴“三阶段”目标,即,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统筹部署,是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也为“三农”研究提供了前沿聚焦。 与以往关于“三农”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安排相比,乡村振兴战略不仅仅是延续更是超越,在理论框架和战略部署上都做出了历史突破性判断。例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指出乡村本身是具有多重功能的地域综合体,其与城镇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这是对乡村作为国家组成的根本性地位的重要定位。进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乡村与城市是融合发展的关系,是资源均衡配置、要素平等交换的命运共同体关系。同时,乡村的振兴是一项系统性的、综合性的工程,是超越经济主义的全面的振兴。这些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对“三农”发展乃至国家建设的总体性部署都在提醒我们,在乡村振兴语境之下,“三农问题”研究也面临着主题延续、拓展与转换的挑战。 我们在此呈现的这一份《中国乡村振兴学术报告(2019—2020)》即展现了2018—2020年乡村振兴研究的部分图景。全书共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乡村振兴的整体性逻辑”从宏观的和历史的视角审视乡村及乡村振兴议题,第二部分“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转型与新思路,第三部分“乡村振兴与小农户发展”讨论以“小农”和“小农户”为基础的乡村实现振兴的可能路径与突破,第四部分“乡村振兴与治理现代化”提出乡村治理现代化对于乡村振兴实践的引领与促进作用,第五部分“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探索新型城乡关系模式下乡村振兴的具体方案,第六部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则在政策、制度与实践等方面提出思考和建议。 本书所选文章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20年刊发的乡村振兴研究主题论文,以及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师生2018—2020年发表的乡村振兴研究主题论文。《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乡村与发展研究为主题领域,是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于2018年第1期率先开办“乡村振兴”专栏,随后连续开办“乡村振兴”专刊和专栏,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主题学术研究的交流与对话,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是中国“三农”与发展研究的学术中心和重要“智库”,学院师生长期从事“三农”问题和发展主题研究,有着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和踏实的研究作风。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后,学院迅速开展全面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四个系列”行动(系列研究、系列试验、系列研讨、系列培训),取得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学术和实践成果。 编者介绍 叶敬忠,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国家发展与农政变迁、发展干预与社会转型、劳动力流动与留守人口、小农农业与土地制度、农村教育与社会问题等。主要著作包括《发展的故事》《别样童年》《阡陌独舞》《静寞夕阳》《双重强制》《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参与式发展规划》等。译校著作包括《遭遇发展》《农政变迁的阶级动力》《新小农阶级》《小农与农业的艺术》等。 陈世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责任编辑。研究领域包括发展研究、乡村研究。 全文目录 相关推荐 策划:佟 譞 编辑:尹巧璇 审校:韩莹莹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