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书讯】甲骨文|近期出版新书

来源:甲骨文

发布时间 2021-08-10 13:59   浏览量 426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WeChat 圖片_20210810134900.jpg

甲骨文ioracode

转载任何甲骨文微信公众号ioracode所推送的文章,请事先与本公众号取得联系。





01


WeChat 圖片_20210810134908.jpg

苏格兰民族

一部近代史

[英]T·M·迪瓦恩(T. M. Devine) 著

徐一彤 译

出版时间:2021年7月


内容简介

★ 一部关于苏英合并以来苏格兰三百年近现代历史的杰出著作

★ 详细阐述苏格兰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身份认同

 

1707年,两个自中世纪以来保持着独立地位的王国——苏格兰与英格兰签订《联合条约》,统一的不列颠王国就此诞生。保留苏格兰国教会在教育、济贫等领域的关键职能维持了苏英关系的稳定,大英帝国在全球的扩张则为苏格兰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资本与人才的流入也促使苏格兰经济在工业革命中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加强了苏格兰对联合王国的忠诚度,但苏格兰民族非但没有因此失去自身的民族认同,反而通过方格呢、长裙等高地风尚形成了独特的苏格兰民族形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格兰的民族认同感再度崛起,维持联合王国的统一已成为今后英国政府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苏格兰民族》既涵盖了政府高层的政治动向,也叙述了平民的日常生活,梳理了苏格兰民族从苏英合并到今天苏格兰独立大讨论之间的史诗历程,是一部关于苏格兰三百年来近现代历史的杰出著作。对于苏格兰这个正走向历史性十字路口的古老民族而言,本书的主题具有重大意义。


本书获评《格拉斯哥先驱报》2014年度好书、《新政治家》2014年度好书。



02


WeChat 圖片_20210810135018.jpg

六朝文明(中译修订版)  

[美]丁爱博(Albert E. Dien) 著

李梅田 译

出版时间:2021年7月


内容简介

★ 美国早期中古中国学会创始人、《剑桥中国魏晋南北朝史》编者丁爱博

★ 系统地呈现了六朝政治、社会和日常生活

★ 一幅全景式的六朝图卷


六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争议的时代,政权割据、战争频发、人口迁徙让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正是在这个所谓的“黑暗时期”,中国的艺术、技术、思想和文化都取得了巨大的创新和发展。丝绸之路不仅带来了外来货物,也带来了新的宗教和文化。得益于民族融合与南北差异,这一时期的服饰风格、饮食习惯、墓葬雕塑、音乐舞蹈等无不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差异。


美国资深汉学家丁爱博认为,六朝是一段非常复杂的时期,对它进行任何“标签式概括”都不会很贴切。他以考古出土实物为基础,对照传世文献,既宏观阐述了六朝的政治与社会,又细致描绘了六朝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一幅全景式的六朝图卷。




03


WeChat 圖片_20210810135021.jpg


1941

德国走向失败的那一年

[美]安德鲁·纳戈尔斯基(Andrew Nagorski) 著

袁鑫 译

出版时间:2021年8月


内容介绍

★ 希特勒的傲慢、一厢情愿与无知

★ 如何导致了纳粹的毁灭

★ 并为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冷战拉开了序幕


1940年末,希特勒的军队肢解了捷克斯洛伐克,吞并了奥地利,征服了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还得意扬扬地羞辱了法国。与此同时,丘吉尔领导下的英国孤立无援地抵抗着纳粹的侵袭,承受着德国空军的轰炸和U型潜艇的攻击;斯大林仍在遵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罗斯福发誓要让美国远离战争。希特勒自信地以为,全面的胜利指日可待。


但到1941年末,一切都不同了。希特勒的豪赌不断升级却一再失算:他入侵苏联,犯下毁灭性的军事错误;他实施大规模屠杀,采取恐怖的政策;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他便冒失地对美国宣战。英国获得了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强大的盟友,德国的失败已经注定。


纳戈尔斯基聚焦于1941年的关键事件,用快节奏的叙事揭示了这个年份的重要意义:这是纳粹德国走向失败的一年,也是大屠杀开始的年份。此外,它预示了战后欧洲的分裂、冷战的发端,定义了我们今天的世界。




04


WeChat 圖片_20210810135139.jpg


狄德罗与自由思考的艺术

[美]安德鲁· S. 柯伦(Andrew S. Curran)著

何铮 译

出版时间:2021年8月


内容介绍

★ 展示18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狄德罗天才头脑的多个侧面

★ 一窥18世纪法国知识分子的生活全貌


对于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人们常将他与世界上第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联系在一起,然而他最为大胆的作品却不为人所知。他去世后被秘密保存下来的未发表作品惊世骇俗,这位哲人在其中向 18 世纪所有公认的真理一一发起挑战:从君权神授,到对奴隶贸易的种族主义辩护,再到人类的性规范。


法国启蒙运动及狄德罗思想研究专家安德鲁·S.柯伦教授耗时四年,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完整呈现了这位法国天才的生平及思想,其间还穿插了他与卢梭的友情纠葛,与伏尔泰不同寻常的书信交流,以及他对艺术、戏剧、道德、政治和宗教等一反传统的见解。狄德罗秉持的无神论思想,以及他对真理快乐而坚决的追寻,让他成为那个时代自由思考艺术的拥护者中最有魅力的一位。




05


WeChat 圖片_20210810135144.png


樱格拉姆

拯救日本樱花的英国人

[日]阿部菜穗子 著

张秀梅 译

出版时间:2021年8月


内容介绍

★ 樱花是“无言的外交官”

★ 书写了日英两国间野蛮与文明、战争与和平、近代化与民族主义的故事



众所周知,樱花是日本的象征;但鲜为人知的是,一般意义上的现代日本樱花仅仅拥有百余年的历史,而樱花与武士道的结合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国家宣传的产物。日本历史上曾拥有多种多样的樱花,而在明治维新和战后复兴时期,追求速成的日本大量种植“染井吉野”,导致其他品种的樱花几近灭绝。为了保护樱花的多样性,英国园艺师英格拉姆与日本的“樱花守护人”共同书写了这个横跨两大洲两大洋的动人故事。


故事涉及的时间不过短短80年左右,却反映了英国和日本两个国家经历近代化浪潮和世界大战前后社会剧变的过程,也投射出日英两国人民不同的自然观和价值观。




06


WeChat 圖片_20210810135241.jpg

中世日本的内与外

[日] 村井章介 著

康昊 译

出版时间:2021年8月


内容介绍

★ 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东亚海域史研究的主要奠基人

★ 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村井章介作品

★ 以东亚史的视角考察中世日本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国籍”和“国界”是极其近代化的产物。在“国境”这一概念固定下来以前,东亚世界里确实存在一种根据统治者的需要而变化的领土意识,这对于一般民众而言意义却并不大。在日本与新罗断绝国交的9世纪,新罗的贸易商人张宝高将中国商品运往日本,唐物获得了日本贵族的极大喜爱。天台僧人圆仁随同遣唐使船寻访中国的佛教圣地,他归国时乘坐的是新罗人的船只。到了15世纪,“倭人”在日朝之间的海域中活跃地进行着各种贸易。


本书聚焦的就是上述这样一群人——“境界人”。他们轻而易举地跨越“国境”,成为东亚各国间交流和贸易的媒介,其活动也将国家性、民族性的归属变得模糊。由“境界”所派生的向外意识与中世贵族“净秽”思想演变出的向内意识的互相对抗,构成了中世日本内外观的基本线索。




07


WeChat 圖片_20210810135311.jpg


哲人与权臣

尼禄宫廷里的塞内加

[美]詹姆斯·罗姆(James Romm) 著

葛晓虎 译

出版时间:2021年8月


内容介绍

★ 展现尼禄治下的罗马帝国政治图景

★ 探讨道德哲学与政治实践如何权衡


塞内加既是著名的斯多葛学派道德哲学家,也是罗马皇帝尼禄的家庭教师兼高级顾问。他经历了卡利古拉、克劳狄乌斯和尼禄三位元首的统治,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最终因受卢坎谋杀尼禄事件的牵连而被迫自尽,完成了他斯多葛式的生命献祭。在哲学论著中,他将自己塑造为理性的典范,提倡简朴克制的道德原则;但在宫廷政治中,他却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学生尼禄堕入疯狂。他目睹了尼禄统治时期发生的五宗皇室谋杀、焚毁罗马的大火,以及一场粉碎了元老院黄金时代缔造的至高思想的野蛮清洗。


詹姆斯·罗姆试图把塞内加的思想论著与政治实践统一起来探讨,弥补两种塞内加形象之间的鸿沟,并探讨最为核心的问题:塞内加在尼禄政权中的作用,究竟是唤起尼禄的良知,避免让这个政权变得更坏,还是与尼禄同流合污,帮助他巩固这个邪恶的政权?




08


WeChat 圖片_20210810135315.png

仙那度

追寻马可·波罗的脚步 

[英] 威廉·达尔林普尔(William Dalrymple) 著

兰莹 译

预计出版时间:2021年9月


内容介绍

★ “过去二十年中出版的最好游记之一”

★ 步入近两万公里的文化之旅

★ 探寻丝绸之路上的繁华印记


1987年,22岁的达尔林普尔在大学最后一个暑假走出剑桥三一学院,决心重拾马可·波罗的足迹,去探寻仙那度——一度威严富丽,如今已成废墟的忽必烈夏宫——的遗迹。带着旅伴,他从耶路撒冷的圣墓出发,一路领略阿卡、阿勒颇、大不里士、塔什库尔干等丝绸之路城镇的人文风情,不时还为凭吊古迹而深入险境。他们走过尘土漫天的大道小径,享受意料之外的殷勤款待,同时还要应付种种突发的挑战。达尔林普尔用轻松诙谐的语言,把沿途的辉煌历史和近期的没落景象编织在一起,让这部游记既包含千奇百怪的逸事传说,又不乏令人啼笑皆非的亲身经历。




09


WeChat 圖片_20210810135428.jpg

被隔绝的女孩

战争与家庭、遗失与找寻的故事

[荷] 巴特·范埃斯(Bart Van Es)

成琳 译

预计出版时间:2021年9月


内容介绍

★ 他人讲述版“安妮日记”

★ 二战废墟和噩梦中普通人的抗争之光


二战期间,纳粹在欧洲大陆大肆追捕犹太人,因荷兰当局的大力配合,阿姆斯特丹、海牙等地的犹太人家庭时刻笼罩在巨大的危险和恐惧之中。为了躲避追捕,犹太女孩小利恩被父母交付给地下抵抗组织中的寄宿家庭保护,历经多次躲避和逃亡,目睹无数同胞遇害,她最终在战争中幸存下来。作者范埃斯的祖父母一家是保护小利恩最久的家庭,然而,由于战后的一场争执,双方再也没有联系。


战争时期和战后究竟发生了什么?犹太女孩视角里的这个故事是什么样的?通过探寻上述问题的答案并深入调查荷兰的抵抗运动,范埃斯讲述了一段荷兰版《辛德勒的名单》般的真实故事。


本书荣获2018年科斯塔图书奖年度图书、2018年Slightly Foxed杂志年度传记奖、2019年《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平装书。




10


WeChat 圖片_20210810135432.jpg


横滨中华街

1894-1972

[美] 埃里克·C.韩(Eric C. Han)著

尹敏志 译

预计出版时间:2021年9月


内容介绍

★ 探究华人华侨与祖国和居住国的情感交错

★ 解析历史情境中错综复杂的身份认同


世界各地有很多著名的华人聚居地,如历史最悠久的马尼拉唐人街、亚洲以外规模最大的旧金山唐人街等,它们如同一块块霓虹招牌,既反映了中华文化对外国人的强烈吸引力,也投射出外国对中国人的普遍刻板印象。


横滨中华街就是这样一个华人社区,它像民族“飞地”一般扎根在这个港口城市,挑战着日本的单一民族神话。这里的居民自称为横滨人,但没有声称自己是日本人,也没有否认自己的中国人身份。他们的民族身份与地方身份相互矛盾却又彼此共存,从甲午中日战争到中日邦交正常化,二者间的关系相继受到流亡民族主义者和杂居地政治、国际主义和合作主义、战争和冷战的影响,不断发生变化。华人在横滨的国际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们作为少数族裔的社会地位,可以让我们洞察民族主义的构建和中日文化的底蕴。


《横滨中华街:1894-1972》是第一本关于中国移民在日本的历史的英文专著。



 TO BE  CONTINUED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