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书摘】2019年太平洋岛国总体形势

作者:陈德正 吕桂霞

来源:《太平洋岛国发展报告(2020)》

发布时间 2020-12-29 08:56   浏览量 1119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一 太平洋岛国总体政治形势

2019年,五个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瑙鲁、图瓦卢、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和马绍尔群岛举行大选,汤加因首相病逝举行补选。巴布亚新几内亚前政府财政部长詹姆斯·马拉佩(James Marape)高票当选为新一任总理;瑙鲁律师莱昂内尔·安吉米亚(Lionel Aingimea)击败丑闻缠身的前总统巴伦·瓦卡(Baron Waqa)成为新一任总统;纳塔诺(Kausea Natano)以压倒性优势击败连任呼声很高的埃内莱·索波阿加(Enele Sopoaga)出任图瓦卢新总理;帕努埃洛(David W.Panuelo)赢得大选,成为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第九任总统;汤加议会则选举财政和国家规划大臣波希瓦·图伊奥内托阿担任新首相;马绍尔群岛新议会则于2020年1月6日选举前总统阿马塔·卡布阿的儿子戴维·卡布阿为新任总统。上述六国局势在大选期间总体平稳,未出现大规模社会动荡或民众抗议。六国选举的结果均是新人当选,老资格领导人无一获得连任。这一方面反映了太平洋岛国民众渴望政局和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民众要求政治革新、加快经济发展的强烈愿望。正是由于该地区各国民众对既往领导人执政理念缺乏认同感,因而“求新、求变”正成为太平洋岛国的主流社会思潮。

值得关注的是,在谋求地区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氛围下,一些长期影响太平洋岛国地区稳定的热点问题逐步进入政治解决轨道。2019年11月下旬,巴布亚新几内亚布干维尔(Bougainville)20多万名居民依据2001年达成的《布干维尔和平协定》举行了公投。虽然98%的居民支持脱离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但该地区获得真正独立尚须经过诸多法律程序,未来发展仍需进一步观察。本地区的另一热点——新喀里多尼亚(法)也进入独立公投的高潮期。在2018年的公投中,法国政府和西方一些非政府组织事先做了大量工作,劝说当地民众留在法国,但拥护独立的民众人数大大超出法国等西方主要国家的预期。鉴于两派民众数量接近,有关方面不得不达成妥协,决定于2020年9月举行第二次公投。

虽然太平洋岛国在2019年有6个国家举行大选或补选,并且巴布亚新几内亚布干维尔还举行了公投,新喀里多尼亚(法)也将举行第二次公投,但整个太平洋岛国地区整体政治形势较以往相对稳定,未出现大规模的政治或社会动荡。这充分说明太平洋岛国地区的各国政府和民众已经形成维护国家和地区稳定、共同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共识。太平洋岛国自二战后陆续获得独立,但始终未能实现地区稳定、国家繁荣、人民富足。相反,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外来政治力量的控制、施压、干涉和制裁下长期处于政治动荡、经济落后、极度贫穷之中。近年来,随着亚洲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太平洋岛国政府和民众深受启发,努力摆脱西方大国的政治干扰,积极探寻适合本地区和国家发展的路径,“北望”与亚洲国家进行全方位的互利合作已经成为大多数太平洋岛国政府和民众的共识。在寻求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同时,太平洋岛国政治力量和民众越来越关注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带来的生存问题以及贫穷落后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而对前殖民宗主国竭力在该地区倡导和推行的“民主、良政、透明”等政治理念和价值观态度淡漠。这深刻反映了太平洋岛国政治家和民众逐渐认识到国家治理必须与国情相结合才能真正引导国家走上独立自主和富强之路。


二 太平洋岛国总体经济形势

2019年,巴布亚新几内亚采矿业发展势头迅猛,斐济旅游经济发展呈旺盛的势头,其他岛国特别是与中国建交岛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这些均为太平洋岛国整体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近年来也呈分化之势,一些国家由于顺应世界潮流,制定了较为合理的经济发展政策,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见表1)。库克群岛、汤加、瓦努阿图、斐济、萨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六国近五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均保持在3%,并且这些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也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其中,库克群岛2019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达到6%,且在过去的五年中一直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汤加、瓦努阿图和斐济2019年的经济表现也较好,三国在过去五年中也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反观帕劳、瑙鲁和马绍尔群岛等国,经济持续走低,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其中,瑙鲁的经济状况最差,并且近年来经济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

1609203169218968.png

表1 2014~2019年太平洋岛国经济增长率


从太平洋岛国总体经济运行状况来看,各国普遍存在经济结构过于单一的问题,极易受到外部国家特别是前殖民宗主国经济形势的影响。这表明太平洋岛国的经济仍未完全脱离殖民地经济体系,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仍然处于世界经济体系的边缘地带。对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分析还表明,越是“北望”政策执行到位的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越快,总体经济发展态势也越平稳。库克群岛亮眼的表现与近年来积极实施“北望”政策,坚定地执行加快与亚洲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政策密不可分。2019年,库克群岛对亚洲出口增长迅速,其中对中国(31.7%)和日本(24.1%)的出口额之和占本国出口总额的55.8%,远超其与传统殖民宗主国的贸易额。与亚洲经济体的贸易不仅极大地拉动了本国的经济增长,而且也增强了本国经济增长的韧性。

除库克群岛外,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和汤加与亚洲经济体的合作也呈加速之势,巴布亚新几内亚对中国、日本和新加坡三国出口额之和占到其出口总额的49%,远远超过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传统市场的依存度。相反,未与中国建交的帕劳、瑙鲁、图瓦卢和马绍尔群岛四国由于受政治影响,未能搭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快车”,经济发展速度也因此明显低于与中国经贸合作紧密的国家。由此可见,“北望”政策的确为太平洋岛国提供了促进经济发展的新路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中国建交的太平洋岛国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库克群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从而为实现国家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 太平洋岛国总体外交形势

太平洋岛国大多处于太平洋中部,地理环境十分脆弱,气候灾害常对太平洋岛国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太平洋岛国政府和民众因此对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和海啸等气候与海洋灾害治理和预防极为关注。在2019年8月举行的太平洋岛国论坛首脑会议上,太平洋岛国领导人团结一致,“用一个声音说话”,强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是太平洋岛国人民共同的首要关切,谴责西方大国因“一己私利”放任不管,甚至加剧全球气候变化。太平洋岛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再次对太平洋岛国的未来表示“严重关切”,呼吁国际社会采取紧急行动,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部分太平洋岛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正在考虑要采取联合行动把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西方大型石油公司、煤矿公司和工业化发达国家告上法庭,要求它们为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由此引发的自然灾害承担责任,并向蒙受巨大损失的太平洋岛国提供赔偿。太平洋岛国在全球气候变化这一事关国家和民族生存的重大问题上显示出空前的团结,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充分显现了太平洋岛国在国际政治特别是全球气候治理方面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地区发展方面,太平洋岛国联手推动“蓝色太平洋”发展规划,希望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西方国家能够积极参与,向太平洋岛国提供急需的资金和技术。但是西方国家既不积极参与,也不实际投入资金、技术。太平洋岛国政府领导人和经济精英因此希望“蓝色太平洋”发展规划与亚洲特别是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全面对接,接受亚洲和中国的资金、市场和技术以全面推动太平洋岛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此,太平洋岛国竞相加速实施“北望”政策,以加快与亚洲经济体的互利合作。太平洋岛国地区在历史上与亚洲联系密切,长期与亚洲地区保持着人员和贸易往来。冷战结束后,亚洲国家在经济上发展迅速。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太平洋岛国在21世纪纷纷加速实施“北望”政策,希望能够把握机遇,搭上亚洲经济发展的“快车”。因此,与太平洋地区的传统西方大国在本地区实施“排斥亚洲”的政策相反,太平洋岛国则希望有更多的新兴国家和地区能够增加对太平洋岛国地区的关注,特别是增加对太平洋岛国的投资与援助。当然,太平洋岛国的“北望”政策也蕴含着政治考量。由于历史上是西方国家的殖民地,独立后太平洋岛国在政治、经济和外交上仍然不得不依赖西方发达国家,这严重损害了太平洋岛国的国家独立和民族自决。太平洋岛国希望能够加强与太平洋岛国地区新兴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贸易往来,从而减少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赖。

在“北望”政策的引导下,太平洋岛国与亚洲国家的经贸合作自21世纪以来呈加速之势。为了更好地实施“北望”政策,太平洋岛国政府领导人纷纷出访亚洲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亚洲重要的经济体,如中国大陆、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太平洋岛国领导人所到之处受到了亚洲国家的热情接待,不仅是因为太平洋岛国资源丰富,双方经贸合作的前景广阔,而且是由于亚洲人民热情待客的传统文化。这令太平洋岛国领导人感到格外高兴,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他们在西方国家很少感受到的尊重。亚洲国家对太平洋岛国的投资与经贸合作诉求给予了积极的回应。21世纪以来,亚洲国家对太平洋岛国的投资和经贸合作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增长,每年有数十亿美元的亚洲国家的投资进入太平洋岛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经济统计数据显示,太平洋岛国经济比任何时期都更有活力,这也是亚洲国家带给太平洋岛国的“世纪之喜”。亚洲重要经济体,如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中国,在21世纪增加与加强了对太平洋岛国的投资和经济合作。例如,菲律宾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建立了大型鱼类加工企业,对当地丰富的渔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此举不仅带动了当地的就业,而且也为当地的产业升级和产业的多元化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当然,最令人瞩目的还是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在马当省对瑞木镍钴矿的投资。该项目不仅投资金额巨大,而且标志着中国企业开始大规模地进入太平洋岛国地区,令太平洋岛国政府和民众对中国企业和中国资本充满了期待。太平洋岛国政府和民众认为中国经济能够在短短数十年内实现腾飞,并且使数亿民众“脱贫”,中国政府一定拥有独到的经验,值得太平洋岛国学习。


四 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关系

21世纪以来,中国同太平洋岛国的互利合作关系在各方政府和高度互补的经贸合作的推动下呈加速发展之势。2014年,中国同太平洋岛国正式宣布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同太平洋岛国的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历史新高度。太平洋岛国领导人对“一带一路”倡议表示高度赞赏,认为这与太平洋岛国的“蓝色太平洋”发展规划高度契合。中国同太平洋岛国领导人因而就“一带一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达成战略性共识,为中国同太平洋岛国的互利合作扬帆再启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双方就“一带一路”达成共识后,中国同太平洋岛国的经贸合作呈快速发展之势。由于太平洋岛国的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巨大的利益契合点,太平洋岛国论坛共有11名成员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希望中国的“一带一路”能为“蓝色太平洋”的互联互通提供急需的基础设施、资金和技术。2018年,中国同太平洋岛国贸易额达到82亿美元,直接投资从2013年底的9亿美元增至45亿美元,签订工程承包合同额达150亿美元,累计创造1.5万个就业岗位。在中国与建交太平洋岛国政治和经贸互利合作关系不断深化的影响下,2019年基里巴斯和所罗门群岛先后与台湾断绝“邦交”,与中国恢复或建立外交关系,为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和强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中国同太平洋岛国关系的快速发展既是中国恪守合作共赢、守望相助的国际关系平等相待的原则和坚持同舟共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的结果,也是太平洋岛国政府和民众渴望实现民族和国家真正独立的结果。“太平洋岛国欢迎亚洲和中国的崛起,因为亚洲和中国正为本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太平洋岛国政府官员和民众的眼中,中国不同于殖民时期的新兴帝国主义列强,因为中国响应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呼声,与发展中国家一道在世界范围内倡导构建有利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这也是太平洋岛国领导人和民众的心愿,也有助于解决本地区与域外大国的利益纷争。因此,太平洋岛国自21世纪以来纷纷将期待的目光转向了自己的近邻——亚洲新兴国家,特别是中国。它们期待着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国家能够向它们伸出援助之手,利用其资金、技术和走上现代化道路的经验帮助它们实现安居乐业并走向现代化。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也愿意为太平洋岛国提供经济支持,加强太平洋岛国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经济发展条件、便利太平洋岛国人民的生活。太平洋岛国一些政府领导人深有体会地指出,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重在加强世界各国在交通和通信上的互联互通,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与中国市场融合的发展机遇。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契合了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帮助了基础设施极为缺乏的太平洋岛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太平洋岛国国小、岛屿多,各岛屿之间通信不畅,交通不便,难以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太平洋岛国之间的大市场。“一带一路”在太平洋岛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太平洋岛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实现“内联内通”,对太平洋岛国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国家认同做出了重要贡献。“一带一路”还助力太平洋岛国实现与外部世界的“外联外通”,加强了太平洋岛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与交流。太平洋岛国内外联通带动了世界各国特别是亚太地区新兴经济体对太平洋岛国的投资,促进了太平洋岛国的经济增长和持续繁荣。

中国同太平洋岛国互利合作关系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受到太平洋岛国政府和民众的广泛欢迎,原因有三。首先,太平洋岛国迫切需要发展经济、提高就业、改善人民的生活。太平洋岛国历史上是美国、英国、法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殖民地,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剥削和压迫。获得独立后,许多太平洋岛国并没有真正摆脱对前宗主国的经济依赖,一些太平洋岛国依然是联合国“千年扶贫计划”的对象国。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的经验得到太平洋岛国政府和民众的广泛认同,这是中国同太平洋岛国互利合作项目在太平洋岛国“遍地开花”的重要原因。其次,中国在太平洋岛国地区奉行平等互利的外交政策,在经贸合作中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这是中国在太平洋岛国地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互利合作受到太平洋岛国政府和民众欢迎的最重要的原因。最后,西方国家对南太平洋地区的援助效果不理想、低效。


©️本文版权归作者【先晓书院】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分享
  • 评论(0)
  • 点赞(0)
  • 收藏(0)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相关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