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4)
方勇 季为民 沈杰 杨斌艳 季琳 叶俊
2021年11月22日,第三届“王金玲性别研究优秀著作奖”终评拉开帷幕。经过终评委员会的评审,六种性别研究类作品脱颖而出,荣获本届优秀著作奖。
“王金玲性别研究奖励基金”由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性别研究领域的领路人王金玲女士提议并发起,通过在反水投注网站 设立“王金玲性别研究优秀著作奖”(以下简称“王金玲奖”),鼓励资助科研优秀者,推动繁荣性别领域研究与学术发展,促进社会科学事业进步乃至推进社会性别平等。
根据《王金玲性别研究奖励基金章程》相关条例,“王金玲奖”评选工作组已于2021年9月正式启动第三届评奖工作。评选范围为社科文献出版社2018年至2019年出版的性别领域图书,包括学术专著、研究报告、教材、译著、工具书、集刊、文集等,无学科限制。要求著作内容为明确的性别研究或具有社会性别视角的研究。在经过初审筛选、复审评议与终审合议后,由终评委员会推选六种优秀著作荣获第三届“王金玲性别研究优秀著作奖”,其中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
现将优秀成果获奖名单及信息发布如下。
一等奖
欲望与尊严:
转型期中国的阶层、性别与亲密关系
肖索未 著
2018年10月出版
定价 69.00元
ISBN 978-7-5201-3281-7
©️本文版权归作者 【文学论坛】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祖荫”博弈与意义建构
许沃伦 著
在生计方式、家庭规模、家庭观念等不断变迁的背景下,“不招不嫁”这种婚姻形式经历了从最初不被接受到普遍被村民接受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招不嫁”与传统的嫁娶婚、上门婚不断冲突磨合的过程,是双方家庭不断博弈的过程,也是传统与现代磨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主体的白族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构传统。本书围绕“不招不嫁”双方家庭之间的无限博弈展开论述,其中婚后孩子的姓氏选择是“不招不嫁”婚姻中最核心的问题。孩子姓氏的选择既是“不招不嫁”带来的结果,也是人们尝试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双方家庭的继嗣问题,以保证祖荫的延续。当然,“不招不嫁”也带来了如家庭认同感缺失、因孩子姓氏争执导致家庭不和等问题。
4
立即阅读 >农村女犯人:生活世界中的纠纷与抗争
张晓红 著
博登海默曾指出:“如果一个纠纷根本得不到解决,那么社会机体上就有可能产生溃烂的伤口。如果此纠纷是以不适当和不公平的方式解决的,那么社会机体上就会留下一个创伤,而且这种创伤的增多,又可能严重危及人们对令人满意的社会秩序的维护。”本书的研究对象正是这些无法被例行化的纠纷解决机制所消化和解决,最终“溢出”纠纷解决机制之外演变成刑事案件的纠纷。本书运用法律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15起以农村女性为犯罪主体的“民转刑”案件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通过对这些特殊案件的回溯,将案件之前的纠纷放置到生活世界中,探讨纠纷因何而起、为何激化。通过琐碎的生活细节洞察农村女犯人们的生活逻辑,试图了解她们是如何看待问题、理解纠纷的,感受她们在纠纷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经历和抗争。
7
立即阅读 >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
黄盈盈 著
本书是在身体社会学与性社会学的理论脉络下展开研究的,强调21世纪以来中国的社会变迁背景、日常生活的方法论视角以及质性经验研究的方法取向。本书借鉴普拉莫(Plummer)的“讲述性故事”,基于多类人群(不同年龄段的城市女性、乳腺癌患者、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加拿大中国移民、变性人等)的性/别与身体的故事讲述,试图提出并实践具有人文与社科批判精神的、作为方法的“故事社会学”分析框架,从不同的面向具体探讨“中国式”的身体问题,以促进更为积极的身体、性和多元性别领域本土学术语境的形成,以及相关学科在中国的建设与发展。
661
立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