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四川省农民工就业途径与方式研究报告

摘要

四川是农民工大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从1978年的118.79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2613万人,转移输出总量占全国9%。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农民工经历了“离土不离乡、就地进工厂”“离土又离乡、进城又进厂”“进城受管控、务工受限制”“热血铸‘大军’、潮涌天地间”“服务有保障、阔步新征程”等五个发展阶段。当前农民工就业面临路径变化、愿望变化、行业变化等,应围绕加快建设培育当地特色劳务品牌,构建农民工就业动态监测机制,全面强化农民工培训提能等全方位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

作者

赵华文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劳动就业、农民工问题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
王汉鹏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就业创业。
韩琪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劳动保障和人事人才。
Zhao Huawen
Wang Hanpeng
Han Qi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四川省农民工就业途径与方式研究报告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8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农民工概念及发展历程
    1. (一)“农民工”概念
    2. (二)四川农民工发展历程
  • 二 农民工主要贡献
    1. (一)农民工是推进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力军
    2. (二)农民工是中国社会二元分割到包容发展的关键力量
    3. (三)农民工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4. (四)农民工是提升全省农民素质推动乡村有效治理的重要途径
  • 三 当前农民工就业面临的新变化
    1. (一)农民工就业路径发生转变
    2. (二)农民工就业愿望发生转变
    3. (三)劳务经济增长方式发生转变
    4. (四)农民工就业贡献发生转变
    5. (五)农民工人才培养方向发生转变
  • 四 农民工就业方法路径建议
    1. (一)构建农民工就业动态监测机制
    2. (二)加大农民工现有就业政策落实力度
    3. (三)细化完善农民工就业专门政策措施
    4. (四)全面强化农民工培训提能
    5. (五)建设培育当地特色劳务品牌
    6. (六)构建科学精准的劳务服务体系
    7. (七)构建稳定高效的劳务协作机制
    8. (八)引导鼓励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就业
    9. (九)培育创建返乡入乡创业园区带动就业
    10. (十)用好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

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