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以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助推旅游强省建设

摘要

中原文化在中华文明进程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根主脉的关键作用,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有助于推进河南旅游强省建设。河南有黄河文化、黄帝文化、殷墟甲骨文、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等一系列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但在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过程中也存在内涵有待深入阐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待深化、具有“河南”文化标识的知名度有待提升等问题。在旅游强省建设的背景下,河南需要持续丰富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内涵,增强旅游强省的文化识别性;以“产业链思维”构建标识体系,实现文化与经济双效益;以科技赋能文化传播,联动借势助推旅游强省建设;拓宽国际视野,统筹标识体系的国内与国际影响力,以民族性为基础,不断借鉴外来文明的优秀成果,融会贯通,推陈出新。

作者

范先立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黄河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习近平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中国政府网,2024年5月17日,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5/content_6951885.htm。
  • [2]《河南文旅的“破圈”之路》,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2024年6月17日,https://hct.henan.gov.cn/2024/06-17/3008646.html。
  • [3]《河南:保护弘扬黄河文化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手机报”微信公众号,2024年9月13日,https://mp.weixin.qq.com/s/LZI-S9x_wLyT5Gblz07eGA。
  • [4]《殷墟甲骨文,安阳以“文化”吸引八方来客》,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2024年3月6日,https://hct.henan.gov.cn/2024/03-06/2957585.html。
  • [5]《中华文明的“种子”,为何“种”在二里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宝安讲坛第十二期开讲》,“羊城派”百家号,2024年7月27日,https://www.163.com/dy/article/J8500GAI0550AXYG.html。
  • [6]《文明探源|在二里头遗址发现“最早的中国”》,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2023年9月12日,https://www.henan.gov.cn/2023/09-12/2813711.html。
  • [7]《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中华文化新地标 把装备制造业打造成安阳发展新优势》,《河南日报》2023年11月9日。

以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助推旅游强省建设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3.51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河南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优势与现状
    1. (一)大力弘扬黄河文化,厚植文明根脉
    2. (二)持续传承黄帝文化,赓续历史文脉
    3. (三)将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为中华文化新地标
    4. (四)深入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 二 河南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存在的问题
    1. (一)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内涵有待深入阐释
    2. (二)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待深化
    3. (三)具有“河南”文化标识的知名度有待提升
  • 三 河南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助推旅游强省建设的对策建议
    1. (一)丰富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内涵,增强旅游强省的文化识别性
    2. (二)以“产业链思维”构建标识体系,实现文化与经济双效益
    3. (三)以科技赋能文化传播,联动借势助推旅游强省建设
    4. (四)拓宽国际视野,统筹标识体系的国内与国际影响力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