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新能源与调节电源协同发展路径分析
摘要
甘肃是风光资源大省,全省风能、光伏技术开发量分别位居全国第四、第五。随着新能源装机的快速增长,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对电网的影响和安全稳定问题日益突出,为应对新能源的波动性必须充分发挥可调火电、储能、抽水蓄能等调节电源的调节能力,最大限度保障新能源消纳。本文聚焦能源转型背景下的甘肃电网,从电力保供、电网调峰、新能源消纳等多方面梳理调节电源需求,结合甘肃省煤电、抽水蓄能、光热等资源禀赋,分析煤电改造、光热、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多种类型调节电源与新能源发展路径,展望多类型调节电源的发展趋势,推动新能源与调节电源协调可持续发展。
检索正文关键字
章节目录
-
一 甘肃省调节电源建设概况
- (一)煤电
- (二)新型储能
- (三)光热
- (四)抽水蓄能
-
二 新能源与调节电源协同发展路径分析
- (一)新能源与煤电协同发展路径
- 1.煤电灵活性改造
- 2.煤电与新能源联营
- 3.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甘肃省煤电掺氨路径分析
- (二)新能源与新型储能协同发展路径
- 1.新能源配储能整体参与电力市场
- 2.多措并举提升新能源配置储能利用率
- 3.新能源与新型储能联合运行缓解保供压力
- 4.新能源与独立储能协同提高消纳水平
- 5.优化新能源与储能协同运行策略提高效率
- (三)新能源与抽水蓄能协同发展路径
- 1.抽水蓄能改善新能源发电并网性能
- 2.抽水蓄能支撑电网调峰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
- (四)风电、光伏与光热协同发展路径
- 1.光热平滑风电、光伏波动性
- 2.风电、光伏、光热多能互补发展路径
- (五)新能源与天然气协同发展路径
- 1.天然气与新能源联合运行
- 2.天然气发电与新能源协同发展面临挑战
- (一)新能源与煤电协同发展路径
-
三 相关建议
- (一)保障煤电辅助服务的主体地位
- (二)推动储能多元化发展和合理布局
- (三)分阶段推进不同光热发电发展模式
- (四)坚持需求导向,有序推进抽水蓄能发展
- (五)调节电源协同发展体现综合效益
相关文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