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中国气象文化与科普教育发展研究

摘要

该报告系统梳理了气象文化和气象科普教育发展情况,特别是对气象文化产业和气象科普产业发展进行了分析。同时,首次概括了气象文化的内涵体系包含气象与哲学和生态文明、人类历史文明演进、人类生命健康、人居环境建筑、科技、安全、气象行业精神等12个维度的“时光年轮模型”(或“十二月模型”);分别梳理了气象文化与科普教育事业和产业的发展进展、现状和问题,总结了成功的经验和不足;提出了从顶层设计到创新机制、从宣传推广到“互联网+”等促进气象文化和气象科普事业与产业发展的“6+6”条对策建议。本报告为我国气象文化与气象科普教育事业及产业的发展梳理了清晰的发展脉络,提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前进方向。

作者

石培华 ,南开大学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A1岗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文化和旅游融合、气象文化与气象旅游。
孙健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常务副会长,正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气象服务、生态气象服务、预警信息发布服务。
黄萍 ,博士,硕士生导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二级教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文旅、气象旅游、文旅融合。
董丹蒙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副秘书长、会员部主任。
张卓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文旅融合、康养旅游。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宛霞:《开展气象文化传承、弘扬、培植、传播四项行动》,《中国气象报》2024年4月11日。
  • 张娟:《“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成立》,《声屏世界·广告人》2019年第8期。
  • 王若嘉:《传播气象好声音 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中国气象报》2022年10月26日。
  • 赵真真:《农业防灾减灾中气象科普宣传的作用与策略》,《农业灾害研究》2023年第4期。
  • 简菊芳:《气象科普发展规划发布》,《中国气象报》2019年1月4日。

中国气象文化与科普教育发展研究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8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