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中国空中云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摘要

为科学应对水资源短缺,本报告基于前期云水资源概念、评估方法、开发原理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评估了我国近20年云水资源状况和开发潜力,分析了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发展建议。主要结论:(1)近20年,我国云水资源总量年均约1.67万亿吨(176.4毫米),云水更新快,平均5个小时,呈逐年上升趋势。(2)云水资源分布呈现南部多、北部少,东部多、西部少的特点。(3)云水资源开发潜力年均2500亿~5000亿吨,其中西北、中部、华北和东北等地需求和开发潜力大。(4)目前云水资源开发能力与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应加强开发基础能力建设,需从云水资源精细监测、精准作业指挥、高效催化和区域联动机制等方面,提升云水资源规律认识、人工影响开发云水资源的能力及科技水平。

作者

周毓荃 ,博士,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首席专家,二级正研级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气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及业务发展。
蔡淼 ,博士,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副处长,正研级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气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相关技术及业务发展。
赵俊杰 ,山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和人工影响天气相关技术。
余杰 ,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和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云水资源和人工影响天气相关技术。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Cai M.,Y. Q. Zhou,J. Z. Liu,et al.,“Diagnostic Quantification on the Cloud Water Resource of China during 2000-2019,” J. Meteor. Res. 36(2022):1-19.
  • Cheng J. Y.,Q. L. You,M. Cai,et al.,“Cloud Water Resource over the Asian Water Tower in Recent Decades,” Atmospheric Research 269 (2022):106038.
  • Cheng J. Y.,Q. L. You,M. Cai,et al.,“Increasing Cloud Water Resource in A Warming World”,Environ. Res. Lett. 16 (2021):124067.
  • Tian J.,X. Dong,B. Xi,et al.,“Comparisons of Ice Water Path in Deep Convective Systems Among Ground-based,GOES,and CERES-MODIS Retrievals,” J. Geophys. Res. Atmos.123(2018):1708-1723.
  • Xi B.,X. Dong,P. Minnis,et al.,“Comparison of Marine Boundary Layer Cloud Properties from CERES-MODIS Edition 4 and DOE ARM AMF Measurements at the Azores,” J. Geophys. Res. Atmos. 119(2014):9509-9529.
  • 蔡淼、周毓荃、欧建军等:《三维云场分布诊断方法的研究》,《高原气象》2015年第5期。
  •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组织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大气科学 海洋科学 水文科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 高国栋、陆渝蓉编著《气候学》,气象出版社,1988。
  • 刘国纬、周仪:《中国大陆上空水汽输送的研究》,《水文》1983年第2期。
  • 余杰、蔡淼、周毓荃等:《2000—2019年西北地区云水资源时空特征研究》,《气象学报》2024年第4期。

中国空中云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7.11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章节目录

  • 一 需求和现状
  • 二 云水资源概念和评估方法
    1. (一)云水资源及其相关物理量的概念
    2. (二)云水资源的定量评估方法和数据集
  • 三 我国云水资源分布特征
    1. (一)整体气候特征
    2. (二)年际和逐月变化特征
    3. (三)不同区域特征
  • 四 云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原理、途径和实践
    1. (一)云水资源开发原理和特点
    2. (二)云水资源开发潜力
    3. (三)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实践
  • 五 进一步工作建议
    1. 1.进一步精细化评估我国不同区域的云水资源特性和分布特征,为科学开发利用打好基础
    2. 2.加强云水资源监测和作业指挥能力,提升云水资源精准开发指挥调度技术水平
    3. 3.持续开展不同特性云水资源高效催化技术攻关,突破关键技术瓶颈
    4. 4.围绕特定需求和云水资源特性进行作业布局科学设计,强化跨省区域联合联动和国家区域统筹,提高云水资源精准开发利用的集约化能力

章节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