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2020年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报告

摘要

本报告参照《河南省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评价工作实施办法》,将河南省县域分为54个纳入中心城市组团发展范围的县(市)、17个基础条件比较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5万元以上)的县(市)、33个农区县(市)三大类,依据县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特征和内在目标要求,从县域经济的发展规模水平、发展结构、发展效益、发展潜力活力、民生幸福等角度出发,构建县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计量实证手段,进行分值计算和排名比较。研究发现,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多维不平衡性挑战依然严峻,县域城镇化、产业支撑力、县域消费需求事关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本报告提出,应持续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培育县域经济特色产业支撑力,持续扩大县域消费有效需求,以更好促进河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查看全部 ↓
  • [1]李京文:《快速发展中的中国经济:热点·对策·展望》,反水投注网站 ,1996。
  • [2]任保平:《以质量看待增长:对新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与反思》,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 [3]武义青:《经济增长质量的度量方法及其应用》,《管理现代化》1995年第5期。
  • [4]郭克莎:《论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经济研究》1996年第1期。
  • [5]钟学义等:《增长方式转变与增长质量提高》,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 [6]毛海波:《浅谈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企业导报》2009年第4期。
  • [7]单薇:《基于熵的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3年第10期。
  • [8]李俊霖、叶宗裕:《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评价》,《税务与经济》2009年第4期。
  • [9]毛燕玲、肖教燎、傅春:《中部6市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比较》,《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6期。
  • [10]王文彬、王雅华:《中部地区6省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与分析》,《价值工程》2009年第4期。
  • [11]河南省发改委:《关于发布2014年度产业集聚区考核综合排序的通知》(豫集聚办〔2016〕1号),2016年5月4日。

2020年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报告

可试读20%内容 PDF阅读 阅读器阅览

试读已结束,剩余80%未读

¥11.65 查看全文 >

VIP免费

报告目录

  • 一 县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基本原则、指标选择和方法选用
  • 二 县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结果及分析
    1. (一)纳入中心城市组团发展范围的54个县(市)
      1. (1)经济发展质量总体评价
      2. (2)发展规模水平评价
      3. (3)发展结构评价
      4. (4)发展潜力活力评价
      5. (5)发展效益评价
      6. (6)民生幸福评价
    2. (二)基础条件比较好的17个县(市)
      1. (1)经济发展质量总体评价
      2. (2)发展规模水平评价
      3. (3)发展结构评价
      4. (4)发展潜力活力评价
      5. (5)发展效益评价
      6. (6)民生幸福评价
    3. (三)33个农区县(市)
      1. (1)经济发展质量总体评价
      2. (2)发展规模水平评价
      3. (3)发展结构评价
      4. (4)发展潜力活力评价
      5. (5)发展效益评价
      6. (6)民生幸福评价
    4. (四)104个县(市)总体评价
      1. (1)经济发展质量总体评价
      2. (2)发展规模水平评价
      3. (3)发展结构评价
      4. (4)发展潜力活力评价
      5. (5)发展效益评价
      6. (6)民生幸福评价
  • 三 结论与反思
    1.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多维异质性挑战依然严峻
      1. 1.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2. 2.河南县域经济发展规模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3. 3.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结构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4. 4.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潜力活力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5. 5.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效益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6. 6.河南县域经济民生幸福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2. (二)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总水平和规模扩张具有内生差异性互动规律,促进要素自由有序流动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依托
      1. 1.县域经济发展总水平、规模水平与城镇化进程之间的基本关系
      2. 2.县域经济发展总水平、规模水平与城镇化进程之间互动的异质性
      3. 3.县域经济发展总水平、规模水平与城镇化进程之间互动的特殊性
      4. 4.县域经济发展总水平、规模水平与城镇化进程之间互动的提升空间
      5. 5.县域经济发展总水平、规模水平与城镇化进程之间互动关系小结
    3. (三)产业支撑力与县域经济发展总水平和规模扩张具有内生差异性互动规律,创新创业氛围打造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1. 1.县域经济发展总水平、规模水平与第二产业GDP占比之间的基本关系
      2. 2.县域经济发展总水平、规模水平与第二产业GDP占比之间互动的异质性
      3. 3.县域经济发展总水平、规模水平与第二产业GDP占比之间互动的特殊性
      4. 4.县域经济发展总水平、规模水平与第二产业GDP占比之间互动提升的红利空间
      5. 5.县域经济发展总水平、规模水平与第二产业GDP占比之间互动关系小结
    4. (四)市场需求规模与县域经济发展总水平和规模扩张具有内生差异性互动规律,持续扩大有效需求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抓手
      1. 1.县域经济发展总水平、规模水平与县域社会零售商品总额之间的基本关系
      2. 2.县域经济发展总水平、规模水平与县域社会零售商品总额之间互动的异质性
      3. 3.县域经济发展总水平、规模水平与县域社会零售商品总额之间互动的特殊性
      4. 4.县域经济发展总水平、规模水平与县域社会零售商品总额之间互动的提升空间
      5. 5.县域经济发展总水平、规模水平与县域社会零售商品总额之间互动关系小结
    5. (五)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对策建议
      1. 1.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逐步实现县域经济协同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
      2. 2.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基础
      3. 3.持续扩大县域经济的有效内需,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4. 4.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消除县域经济循环运转的制度性障碍

报告图片/图表

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