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
云南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与对策
检索正文关键字
章节目录
-
第一节 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提升农林牧渔业
- 一 农业内部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 二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的特征突出
- (1)种植业加工程度低
- (2)林业的基础性更强
- (3)畜牧业加工程度低
- (4)渔业发展不足
- 三 农业是云南省重要的净调出部门
- 四 扩大需求对农业有较强的拉动作用
- (1)种植业
- (2)林业
- (3)畜牧业
- (4)渔业
- 五 对策建议
- 1.以加快发展林业和渔业优化农业内部结构
- 2.以高原特色农业为重点增强种植业的竞争力
- 3.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 4.以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生态农林牧渔产品生产
-
第二节 以多品种开发为重点加快食品加工制造业发展
- 一 食品加工制造业的产业地位不高
- 二 食品加工制造业对农业的带动能力强
- 三 食品加工制造业是净调出部门,但调出规模有待提高
- 四 食品加工制造业受消费需求和外部需求影响大
- 五 对策建议
- 1.推进产品差异化战略
- 2.加大力度扶持小微企业发展
- 3.通过顾客细分的产品创新推进产品差异化
-
第三节 以产品差异化稳住卷烟工业
- 一 产业地位高但增长缓慢
- 二 卷烟工业产业关联度低
- 三 卷烟调出规模大,贡献程度高
- 四 外部需求对卷烟工业的带动作用大
- 五 对策建议
- 1.以差异化产品获得市场空间
- 2.着力开拓外部市场
-
第四节 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加快纺织与服装制造业发展
- 一 产业规模小,发展水平低
- 二 产业带动能力较强
- 三 产业不能满足省内需求,以调入为主
- 四 扩大需求主要拉动省外的产业发展
- 五 对策建议
- 1.以昆明螺蛳湾批发市场为依托建设服装制造园区
- 2.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为重点加快承接纺织业
- 3.以民族特色服饰为重点加快发展特色纺织与服装制造业
- 4.加快发展丝绸等高端纺织品
-
第五节 以满足省内需求为重点加快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发展
- 一 产业弱小,发展水平低
- 二 产业带动能力强
- 三 产业不能满足省内需求,调入规模不断扩大
- 四 各项最终需求对产业都有拉动作用
- 五 对策建议
- 1.强化林业分类指导经营
- 2.引进技术先进、管理高效的名牌企业
- 3.大力推进非公经济发展
-
第六节 以资源高效利用为重点稳步发展采掘业
- 一 采掘业产业地位有所提升
- 二 采掘业的产业关联性强
- 三 矿产资源调入还将不断扩大
- 四 最终需求对采掘业的拉动作用小
- 五 对策建议
- 1.加强矿山建设
- 2.强化地质勘探,加大找矿力度
- 3.进一步扩大对外投资
-
第七节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加快石油与化工工业发展
- 一 产业地位不断提高
- 二 产业门类多,产业关联性强
- 三 产业不能满足省内需求,调入规模不断扩大
- 四 各项最终需求对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
- 五 对策建议
- 1.引进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发展石油加工业
- 2.把握大健康时代的趋势和特征,加快发展医药制造业
- 3.努力发展橡胶制品业
- 4.发挥生物资源优势,扶持发展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制造业
- 5.跟踪新兴科技,着力推进化学纤维、化学原料等化学制品业的产品创新
-
第八节 在保护好环境的同时加快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发展
- 一 产业发展层次低
- 二 产业带动能力强
- 三 产业不能满足省内需求,调入规模不断扩大
- 四 各项最终需求对产业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 五 对策建议
- 1.加快陶瓷、耐火材料等制品业发展步伐
- 2.加强技术创新,努力开发特色建材业
- 3.切实抓好环境保护,努力减少环境影响
-
第九节 以产业链延伸为重点推进冶金工业发展
- 一 产业地位较高
- 二 产业关联性强
- 三 产业是云南省重要的净调出部门
- 四 投资需求对产业的拉动作用很强
- 五 对策建议
- 1.加快发展金属制品业,延伸冶金产业链
- 2.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提高冶金产品在省内的消化能力
- 3.努力开发功能性新材料,实现冶金工业从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转变
- 4.努力争取稀贵稀散金属产品定价权
- 5.多区域着力开拓外部市场
-
第十节 以满足省内和周边市场为重点加快发展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一 产业发展水平低
- 二 产业链长,产业带动能力强
- 三 产业不能满足省内需求,以调入为主
- 四 各项最终需求拉动的是省外的产业发展
- 五 对策建议
- 1.以国家大型铁路养护设备昆明产业基地为核心,加快聚集发展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
- 2.以引进国际知名汽车制造商为重点,加快发展汽车制造业
- 3.加快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人才培养
-
第十一节 以满足省内需求为重点大力发展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
- 一 产业规模小,发展程度低
- 二 产业链长,产业关联性强
- 三 产业不能满足省内需求,以调入为主
- 四 各项最终需求主要拉动省外的产业发展
- 五 对策建议
- 1.加快发展矿山、冶金专用设备制造业
- 2.以工业园区为重点聚集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发展
- 3.整合配套产业资源,培育一批“专、精、特、新”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
- 4.抓好优势产业集聚,建设完整产业链
-
第十二节 以满足省内需求为重点大力发展电气机械及仪器仪表设备制造业
- 一 产业发展水平低
- 二 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高
- 三 产业不能满足省内需求,以调入为主
- 四 各项最终需求拉动的是省外的产业发展
- 五 对策建议
- 1.利用区位优势,扩大机电产品对南亚、东南亚及其他国家地区的出口贸易
- 2.着力引进国际知名品牌,高起点生产电气机械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产品
- 3.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电气机械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
第十三节 以满足省内需求为重点努力发展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一 产业弱小,发展程度低
- 二 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高
- 三 产业不能满足省内需求,以调入为主
- 四 各项最终需求拉动的是省外的产业发展
- 五 对策建议
- 1.积极做好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发展规划,促进可持续发展
- 2.整合与改造并举,提升优势行业水平,完善产业链
- 3.加强支持引导,努力推动自主创新
- 4.建立行业预警机制,提高抵抗风险能力
-
第十四节 分类指导造纸及其他工业的发展
- 一 产业发展层次低
- 二 产业关联性较强
- 三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是主要的调入部门
- 四 最终需求对产业的拉动作用较大
- 五 对策建议
- 1.加快发展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 2.稳步发展造纸及纸制品业
- 3.积极扶持发展废品废料业
-
第十五节 以消纳电力为重点增强电力工业竞争力
- 一 产业发展水平快速提高
- 二 产业的需求感应强,支撑众多产业发展
- 三 产业是云南省重要的调出部门
- 四 各项需求对产业有较强的拉动作用
- 五 对策建议
-
第十六节 以质量提升为重点稳步发展建筑业
- 一 产业获得快速发展
- 二 建筑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能力强
- 三 建筑业的调入与调出较为平衡
- 四 投资需求对建筑业的影响显著
- 五 对策建议
- 1.拓展建筑领域,加快推进建筑业企业结构调整
- 2.大力实施人才工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 3.加强行业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 4.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拓展市场
-
第十七节 以现代物流业为重点适度超前发展交通运输及仓储业
- 一 产业地位有所降低
- 二 产业需求旺盛,仓储业高度影响种植业
- 三 产业不能满足省内需求,调入规模不断扩大
- 四 各项最终需求对产业的拉动作用不显著
- 五 对策建议
- 1.从企业经营形式和经营规模上进行调整
- 2.提高服务意识
- 3.找准同物流服务结合的切入点
- 4.培育市场,优化环境
- 5.加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监管和调控职能
- 6.建立客运价格与油价联动机制
- 7.完善仓储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
第十八节 以满足省内需求为重点大力发展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一 产业弱小,发展水平低
- 二 产业关联性不强
- 三 产业不能满足省内需求,以调入为主
- 四 最终需求对产业的拉动作用显著
- 五 对策建议
- 1.优化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发展环境
- 2.打造龙头支柱企业
- 3.加快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优化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人才队伍
-
第十九节 以生产性服务为重点稳步发展商贸服务业
- 一 产业发展快,产业地位相对较高
- 二 产业需求感应强
- 三 产业的调入与调出基本平衡
- 四 最终需求对产业的拉动作用显著
- 五 对策建议
-
第二十节 以服务质量提升为重点推进住宿和餐饮业健康发展
- 一 产业发展快但产业规模小
- 二 产业关联性不强
- 三 产业是净调出部门但调出规模不大
- 四 消费需求对产业的拉动作用较强
- 五 对策建议
- 1.完善行业发展规划体系,规范行业管理秩序
- 2.培育和发展集团化连锁,大力推行品牌化经营
- 3.完善住宿餐饮企业服务,制定功能化、个性化和绿色化发展方向
- 4.加快发展经济型酒店建设,完善酒店业发展结构
- 5.提高员工素质和管理水平
-
第二十一节 以服务实体经济为重点创新发展金融业
- 一 增长速度快,但发展水平还不高
- 二 各产业对金融业的需求不断增强
- 三 云南省的资金外流加快
- 四 各项最终需求对金融业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
- 五 对策建议
- 1.加强金融基础建设,完善金融机构
- 2.大力拓展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本形成能力
- 3.切实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
- 4.优化金融行业结构,促进保险证券业发展
- 5.加快培养金融专业人才
-
第二十二节 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稳步发展房地产业
- 一 产业规模小
- 二 产业链短,产业关联性低
- 三 产业是净调出部门,但调出规模小
- 四 消费和投资对产业有较强的拉动作用
- 五 对策建议
- 1.弱化国民经济发展对房地产业的根本推动力
- 2.加强房地产业的管理
- 3.积极履行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
- 4.制定产业政策,追求公共利益
-
第二十三节 以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科技服务业
- 一 产业发展快,但产业还很弱小
- 二 产业服务不足,产业关联性不高
- 三 产业属净调入部门,但调入规模很小
- 四 投资需求对产业的拉动作用强于消费需求
- 五 对策建议
- 1.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 2.加强体制改革和创新
- 3.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工作,提高科技服务业人才素质
- 4.积极推进科技服务业行业协会建设,实现行业自律和专利保护
- 5.加大财政鼓励扶持力度,建立多元化投资运作模式
-
第二十四节 以满足省内需求为重点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 一 产业发展快但规模小
- 二 产业链短且产业关联性弱
- 三 产业不能满足省内需求但调入规模不大
- 四 各项最终需求对产业有较强的拉动作用
- 五 对策建议
- 1.招大引强,培植上规模上品牌的文化企业
- 2.改进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方法,放宽资金的注入方式
- 3.加强文化产业相关法规政策建设,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市场法制政策环境
- 4.进一步健全文化产业统筹协调机制,加强宏观调控和管理
- 5.坚持“培养”和“聚集”并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第二十五节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社会服务业发展
- 一 产业发展迅速且产业规模较大
- 二 产业链短且产业关联性不强
- 三 教育和卫生不能满足省内需求,调入规模不断扩大
- 四 政府支出对产业的促进作用最强
- 五 对策建议
-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 2.明确方向,重点突破
- 3.深化改革,激活机制
- 4.扩大开放,强化招商
- 5.政策扶持,资金配套
相关文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