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详情

家校合作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化实践研究(全3册) 教育社会学;专著 VIP

售价:¥147.2 ¥368
6人在读 |
0 评分
吴重涵 张俊 范忠茂 刘莎莎 刘莎莎 贺小茜 朱重旺   反水投注网站   2023-12 出版
ISBN:978-7-5228-2674-5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

图书简介 目录 参考文献 音频 视频
[展开]
  • 家校合作的国际比较与学理研究 封面
  • 家校合作的国际比较与学理研究 前折页
  • 家校合作的国际比较与学理研究 书名页
  • 家校合作的国际比较与学理研究 第一篇 绪论
    1.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
    2. 第二章 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 家校合作的国际比较与学理研究 第二篇 理论研究
    1. 第三章 家校合作的全球实践与交叠影响域理论研究
    2. 第四章 制度化家校合作的动力机制与行动逻辑
    3. 第五章 多维视角下的家庭教育原理:历史原型与现代变迁
    4. 第六章 家长赋能理论:内涵、要素与行动框架
    5. 第七章 现代教育制度中的家庭教育
  • 家校合作的国际比较与学理研究 第三篇 国际比较研究
    1. 第八章 制度化家校合作的国际比较
    2. 第九章 国际典型实践经验
  • 家校合作的国际比较与学理研究 第四篇 本土实践的田野研究
    1. 第十章 个体层面:教育焦虑与基于儿童发展的包容性框架
    2. 第十一章 留守儿童的家校合作与家庭结构中的亲代在位
    3. 第十二章 班级层面:有效的家校合作如何在班级产生
    4. 第十三章 学校层面:从家校合作到良好教育生态
    5. 第十四章 家校责任划分:核心争论与划分原则
    6. 第十五章 宏观教育系统层面:家校合作跨界行动的制度化过程及特征
    7. 第十六章 宏观社会层面:寻找最大公约数 共建家校合作健康教育生态
  • 家校合作的国际比较与学理研究 第五篇 线上学习期间的家校合作研究
    1. 第十七章 未来教育变革的驱动力量
    2. 第十八章 “神兽”的教育之问
    3. 第十九章 线上学习期间家庭教育和家校合作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4. 第二十章 实践回顾:构建“五位一体”协同育人格局 营造教育良好生态
  • 家校合作的国际比较与学理研究 版权页
  • 家校合作的国际比较与学理研究 后折页
  • 家校合作的国际比较与学理研究 封底
  • 从家校合作到教育良好生态:区县和学校经验 封面
  • 从家校合作到教育良好生态:区县和学校经验 前折页
  • 从家校合作到教育良好生态:区县和学校经验 书名页
  • 从家校合作到教育良好生态:区县和学校经验 前言
    1. 前言
  • 从家校合作到教育良好生态:区县和学校经验 第一篇 省域层面家校合作制度机制
    1. 第一章 省域综合政策纳入
    2. 第二章 家校合作与家庭教育专门政策
    3. 第三章 家校合作三轮试点工作相关文件
    4. 第四章 县域层面家校合作行动经验
  • 从家校合作到教育良好生态:区县和学校经验 第二篇 学校层面家校合作行动机制
    1. 第五章 幼儿园行动经验
    2. 第六章 小学行动经验
    3. 第七章 初中行动经验
    4. 第八章 高中行动经验
  • 从家校合作到教育良好生态:区县和学校经验 第三篇 班级层面家校合作行动机制
    1. 第九章 班级行动经验
  • 从家校合作到教育良好生态:区县和学校经验 第四篇 家校合作的针对性指导经验
    1. 第十章 专题经验
  • 从家校合作到教育良好生态:区县和学校经验 版权页
  • 从家校合作到教育良好生态:区县和学校经验 后折页
  • 从家校合作到教育良好生态:区县和学校经验 封底
  • 家校合作调查:变量结构与数据报告 封面
  • 家校合作调查:变量结构与数据报告 前折页
  • 家校合作调查:变量结构与数据报告 书名页
  • 家校合作调查:变量结构与数据报告 第一部分 样本基本情况
    1. 第1章 家庭和学生基本情况
    2. 第2章 学校和教师基本情况
  • 家校合作调查:变量结构与数据报告 第二部分 线上学习前家校合作:基本情况与影响因素
    1. 第3章 家庭背景与线上学习前家校合作
    2. 第4章 学生特征与线上学习前家校合作
    3. 第5章 学校特征与线上学习前家校合作
    4. 第6章 教师特征与线上学习前家校合作
  • 家校合作调查:变量结构与数据报告 第三部分 线上学习期间家校合作:基本情况与影响因素
    1. 第7章 家庭背景与线上学习期间的家校合作
    2. 第8章 学生特征与线上学习期间家校合作
    3. 第9章 学校特征与线上学习期间家校合作
    4. 第10章 教师特征与线上学习期间家校合作
  • 家校合作调查:变量结构与数据报告 第四部分 家校合作对家庭教育、儿童成长、学校办学的作用
    1. 第11章 家校合作对家长教育风格的影响
    2. 第12章 家校合作对儿童成长的作用
    3. 第13章 家校合作对学校办学的作用
  • 家校合作调查:变量结构与数据报告 版权页
  • 家校合作调查:变量结构与数据报告 后折页
  • 家校合作调查:变量结构与数据报告 封底
[1][1]王俊丽:《家园共育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问题的探讨》,《亚太教育》2016年第36期。 [2][2]高翔:《家园互动:爱与智慧的联动》,《教育科学论坛》2017年第8期。 [3][3]张丽莉:《关注学前特殊需要儿童 发展学前特殊教育事业》,《现代特殊教育》2010年第12期。 [4][4]刘振寰:《儿童智力低下的教育康复》,《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2012。 [5][5]魏明香、张翠闽、邹国香等:《教育康复对学龄前期脑瘫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效果分析》,《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一次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4。 [6][6]徐云、杨健、季灵芝等:《自闭症儿童康复困境分析》,《残疾人研究》2014年第2期。 [7][7]吴晖:《自闭症儿童康复救助的现状和改革思路》,《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8][8]于聪、夏薇、孙彩虹等:《哈尔滨市2~6岁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现况调查》,《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年第10期。 [9][9]李媛、方建群、马欣荣等:《孤独症儿童家长亲职压力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第12期。 [10][10]易容芳、吉彬彬、唐四元:《自闭症儿童主要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护理学杂志》2012年第19期。 [11][11]李凤:《论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心理压力与调适》,《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第S1期。 [12][12]陈夏尧、李丹、刘荣莲等:《智力障碍、孤独症儿童家长心理压力及相关因素对比研究》,《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6期。 [13][13]车文婷、雷秀雅:《自闭症儿童家长心理压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14][14]A. Dabrowska,E. Pisula,Parenting Stress and Coping Styles in Mothers and Fathers of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Autism and Down Syndrome,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esearch:Jidr,2010,54(3). [15][15]秦秀群、苏小茵、高玲玲:《孤独症儿童父母的亲职压力调查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8年第10期。 [16][16]高飞、杨静:《自闭症儿童家庭的社会支持现状研究——对河北省99个自闭症儿童家庭的调查》,《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8年第4期。 [17][17]倪赤丹、苏敏:《自闭症儿童家庭支持网的“理想模型”及其构建——对深圳120个自闭症儿童家庭的实证分析》,《社会工作》2012年第9期。 [18][18]林云强、张福娟、聂影:《美国特殊教育立法中的家长参与》,《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第5期。 [19][19]B.A.苏霍姆林斯基、董友、刘启娴:《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外国教育动态》1981年第1期。 [20][20]周满生:《关于“融合教育”的几点思考》,《教育研究》2014年第2期。 [21][21]周春英、马月丽、丁雅芬:《浅析“家校合作”在特殊儿童心理教育中的价值及策略——以学校第二课堂教育模式机制为视角》,《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S2期。 [22][22]刘小蕊、庞丽娟、沙莉:《尊重家长权利,促进家长参与——来自美国学前教育法的启示》,《学前教育研究》2008年第3期。 [23][23]李雪:《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策略的相关研究》,《名师在线》2019年第8期。 [24][24]张继安、王丹丹:《共解难题:家校合作的一种实践取向》,《江苏教育研究》2019年第Z2期。 [25][25]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6][26]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7][27]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8][28]石宣:《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中国商业出版社,2009。 [29][29]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4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0][30]石宣:《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中国商业出版社,2009。 [31][31]陈俐丽:《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一剂“良方”——浅谈“正面管教”在中职德育管理中的有效运用》,《现代职业教育》2018年第14期。 [32][32]丁小红:《“面对面”评价:让评价走向个性、正向》,《江苏教育》2011年第33期。
[展开]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表评论
所属图书
相关卷册(共2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