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水投注网站 2024-12出版

心理传记与质性心理学(第14辑)

郑剑虹 刘电芝 主编 舒跃育 执行主编
关键词:
纸质图书

暂无

电子书

暂无

有声书

暂无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不提供PDF文件

0人在看
先晓推荐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与研究领域的拓展是繁荣心理科学和促进人类对自身理解的重要途径,质性研究方法对于在拓宽心理学研究思路、发展新的概念和理论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方法学优势。希望新版《心理传记与质性心理学》集刊能够进一步成为凝聚心理学人文取向研究队伍,发现和培养人才,产生具有中国化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的重要阵地,为发展我国心理学做出独特的贡献。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学科评议组前召集人、西南大学资深教授黄希庭先生 质性研究的兴起是一种令人欣喜的现象。人类的丰富性与立体性决定了对其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恐怕不是单一取向可以完成的。因此,心理学对质性研究应该有更加积极的态度。                                      ——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前理事长、南开大学乐国安教授 心理学是人类探索自身的一门科学。研究对象的极端复杂性,决定了心理学研究的多层次、多角度和多方法并存。目前主流量化取向方兴未艾,质性研究异军突起,釆用现象学取向、解释现象学分析、扎根理论、叙事心理学、对谈分析、话语分析等质性方法的研究报告异彩纷呈。《心理传记与质性心理学》集刊的出版恰逢其时,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的心理学质性研究,更好地发挥质性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傅小兰教授 本土心理学的研究进路,以实地观察、记录、分析当今老百姓生活中出现的行为为第一步,然后再将之放在自身文化、社会、历史的脉络中去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意义。传记、其他叙述及质性研究材料是本土研究起步的沃土。我祝贺本刊新版的出版,并为它能帮助深入探研中国人的心理及行为,深感高兴与感动。                                      ——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前系主任、华人本土心理研究基金会董事长杨中芳教授
相关海报
详情
内容介绍 参考文献
图书详情
ISBN:978-7-5228-4816-7总页码:176
字数: 161千字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心理传记与质性心理学》集刊创刊于2013年,原名《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2019年改名为《心理传记与质性心理学》,并由原来的年刊改为半年刊。本集刊由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质性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质性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郑剑虹、苏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刘电芝主编。本集刊旨在凝聚国内人文心理学的力量,为国内质性心理学的研究提供学术阵地,同时也为质性研究方法研究生的学习提供优秀案例。

展开

内容资源
目录 卷册 附属资源 图片 图表 音频 视频
·名家视点·
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认识与行动 苏彦捷

·名家自传·
我与实验心理学的不解之缘 杨治良(口述) 刘永芳(整理)

·心理传记·
信仰、爱情与死亡——关露的心理传记学研究 王雁 李琴
生涯心理传记:理论与应用 张婧秋 王鹏

·扎根理论与生命叙事·
硕士研究生职业同一性发展特征的叙事研究 魏润芝 舒跃育
“大义灭亲”还是“亲亲相隐”: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道德基准研究 杨宝琰 吴霜 邢碧荣
探索大语言模型辅助质性研究的编码:以扎根理论为例 颜文靖 王俊秀 蒋柯
新冠疫情下护士参加巴林特小组的心理体验 周树芝 周莉 李洁 谷传华

Contents
征稿启事
《心理传记与质性心理学》2024年审稿专家名录
卷册系列共0个资源
包含0篇文章
包含0张图片
包含0张图表
包含0个音频
加载更多
包含0个视频
加载更多
动态 去广场
全部动态 在读 笔记 书单 讨论

给个评分吧

10分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布
手机扫码阅读
作者
相关知识库
卷册系列共0
全选
0本书,合计:¥0.00
请选择图书

    0:00
    播放速率
    • 1.0
    • 1.5
    • 2.0
    • 3.0
    视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