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读
图书
有声
广场
视频
期刊
会议
小站
主题知识库
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中国市场化指数数据库
社会学研究数据库
清前期云南督抚边疆事务奏疏知识库
英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錄数据库
党史党建专题数据库
国别区域专题库
世界文学期刊
殷墟出土文物专题库
数字学术项目库
体育研究发展数据库
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剪报资料库
>>先晓文库<<
购物车
兑换码
书房
消息 (0)
机构登录
您好,请登录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首页
先读
图书
有声
广场
视频
期刊
会议
小站
文库
主题知识库
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中国市场化指数数据库
社会学研究数据库
清前期云南督抚边疆事务奏疏知识库
英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錄数据库
党史党建专题数据库
国别区域专题库
世界文学期刊
殷墟出土文物专题库
数字学术项目库
体育研究发展数据库
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剪报资料库
退出登录
图书
>
大运河文化带北京朝阳段流域历史文脉
分享
反水投注网站 2023-12出版
大运河文化带北京朝阳段流域历史文脉
丛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
王筱芸
潘潇琦
编著
关键词:
大运河文化带
朝阳区
漕运文化
定价:¥
128
加入书单
收藏
引用
纸质图书
电子书
暂无
有声书
暂无
温馨提示:此类商品为数字类产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支持下载打印,不提供PDF文件
0人在看
先晓推荐
wu
相关海报
详情
内容资源
动态
详情
内容介绍
参考文献
图书详情
ISBN:978-7-5228-2883-1
总页码:428
字数: 408千字
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大运河文化带朝阳区段流域由通惠河、坝河、温榆河和萧太后河四条大运河主线河道和支线河道组成,位于北京东郊京通之间。本书根据大运河朝阳段流域的生态分布,以河流为单位共分为四编,分别追溯梳理大运河文化带朝阳段流域历史文脉,呈现其古今文脉源流和文化机理生态集成。 本书根据研究对象只大运河文化带北京朝阳段的形态特征,聚焦构成大运河文化带朝阳区流域的四条河流历史文脉。本书的创新点和贡献在于,一是在全书结构设置上,以流经朝阳区的四条大运河干流和支流分为四编,同时以每条河的河道和河道流域发展源流为线,以河道沿线著名闸坝和村落集镇为点;二是采用线点面结合、历时性与共时性叙述梳理一体的方式,紧扣历时性的文脉兴衰源流,和共时性积淀的历史人文景观、民俗文化形态特征,梳理叙述河道漕运建置兴衰源流,与河道流域人文景观、民俗文化历史文脉;三是将史书文献征引与深入河道流域现场调研相结合,历史文脉接续整合与规划发展战略目标相结合。除了河道漕运建置源流史料外,还注重从方志记载民俗传说,特别是历代文人诗词对流域人文景观、民俗文化的胜景书写积淀,挖掘人文景观文化风貌积淀的厚度和深度。本书将为大运河文化带未来活化创新成为“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提供更深厚的历史文脉活水源头。
展开
内容资源
目录
卷册
附属资源
图片
图表
音频
视频
导言
第一编北京通惠河朝阳段河道和河道流域历史文脉
第一章北京通惠河朝阳段河道历史文脉
第一节辽金两代开源济漕,为元代开通通惠河奠定基础
第二节元朝开通通惠河的历史背景、意义和经过
第三节明代通惠河河道整治与闸坝河道漕运兴衰历史文脉
第四节清至民国通惠河整治与漕运盛衰终结
第五节朝阳门石道:明清与通惠河水陆互补的漕粮车运陆路
第六节新中国成立至今通惠河朝阳段河道流域整治与功能创新
第二章北京通惠河朝阳段河道流域历史文脉
第一节通惠河庆丰闸流域漕运文化多元文脉与源流兴衰
第二节通惠河平津闸流域漕运文化历史文脉
第三节通惠河普济闸流域古迹遗存与历史文脉
第二编北京坝河河道和河道流域历史文脉
第三章坝河河道水系形成、功能变迁与漕运兴衰
第一节金代漕河漕运功能的开发与废止
第二节元代重开坝河引流筑坝与漕运的兴盛衰废
第三节明清至民国坝河河道状态、功能变化与古今变迁
第四节新中国成立以来坝河河道水系治理与功能变迁
第四章坝河河道流域历史文脉
第一节元代坝河河道流域村落形成、漕运码头集镇商贸文化、民风民俗历史文脉
第二节明代坝河流域形成的马政文化和马神庙历史遗存
第三节明清以来坝河流域村落成村历史、节气节庆庙会与神灵崇拜历史文脉
第四节元明清坝河流域的商贸文化与墓葬遗存
第五节清至民国时期坝河流域左家庄关厢文化的形成与古今变迁
第六节新中国成立后坝河流域新兴的工业文明和工人文化
第七节新时期以来坝河流域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旅游文化
第八节当代坝河流域水岸景观建设——坝河流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创新和重塑
第三编北京萧太后河朝阳段河道和河道流域历史文脉
第五章萧太后河朝阳段河道历史文脉
第一节辽代萧太后河的开凿背景和使用功能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以来萧太后河朝阳段的疏浚治理、生态维护与功能变化创新
第六章萧太后河朝阳段流域古今变迁、古迹遗存、民风民俗历史文脉
第一节萧太后河与辽代契丹文化源流
第二节萧太后河朝阳段流域主要村落形成历史、地名源流与民风民俗
第三节萧太后河河道流域历史文脉的文化类型特征
第四节21世纪以来大运河文化带萧太后河流域的现代景观重建
第四编北京温榆河朝阳段河道和河道流域历史文脉
第七章温榆河—北运河水系漕运开发与兴衰历史文脉
第一节温榆河河名变迁与温榆河—北运河水系源流
第二节元明清温榆河—北运河水系河道闸坝建置与漕运开发历史文脉
第三节新中国成立以来温榆河河道整治与河道流域功能变迁
第八章温榆河朝阳段河道流域历史文脉
第一节温榆河河道功能开发与流域历史文脉积淀
第二节温榆河朝阳段金盏地区流域历史文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卷册系列共0个资源
包含0篇文章
包含0张图片
包含0张图表
包含0个音频
加载更多
包含0个视频
加载更多
动态
去广场
全部动态
在读
笔记
书单
讨论
给个评分吧
10分
同步转发到广场
发布
加载更多
手机扫码阅读
保存下载
作者
王筱芸
王筱芸,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曾任北京大学地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史、中国地域文化研究。20世纪90年代至今,运用所掌握的古代文化史和地域文化研究成果和经验,参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与保护传承重大项目。2014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后,受邀参与国家与地方大运河文化带调研与保护传承多项重点项目。
关注
私信
潘潇琦
潘潇琦,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关注
私信
媒体报道
大运河主题图书联合征集书目出炉
相关知识库
相关数据库
知识图谱
关注先晓书院
了解更多专业知识
卷册系列共
0
本
全选
共
0
本书,合计:
¥0.00
结算
取消
请选择图书
0:00
播放速率
1.0
1.5
2.0
3.0
视频
map